阅读历史

第145章 全县动员(1 / 2)

作品: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作者:鹿鸣9|分类:都市生活|更新:8个月前|字数:2159字

自那日从卢家离开,只过了三天时间,卢恪便搞定了涿县大部分世家。

刘安也立即从水泥的研究中抽身出来,以县令的身份张贴告示,正式下令,动员全县民夫沿桃水、垣水挖掘水库。

已经在卢恪那里得了消息的世家豪族立即传唤自家佃农,令他们听从县尊安排。

刘安作为一县之长,自然不能只是简单的发布命令。

他带着手下大小官吏,令吕布维持秩序,根据贾诩的指导,亲自到现场指挥安排由谁带多少人,在何处开挖。

并圈定范围,定好深度。

贾诩内政原本就有90,用完死士卡后直接高达99!

农耕水利方面,贾诩的话刘安可以毫无怀疑的信任。

有县尊亲自带头,涿县的民夫也干劲十足。

毕竟农夫们也都知道,兴修水利乃是绝对的好事。

此间无事,他们只需要付出体力,便能每日得到吃食,这对百姓来说,真的是天降福音。

去年田间大旱,谁家粮食都不富余,能省则省,若能撑到今年秋收,谁又愿意去做无家可归的灾民呢?

流经涿县的河流主要是桃水和垣水,此外,涿县北部还有一部分圣水流经。

桃水和垣水两条河流,会在涿县西方与圣水交汇。

刘安的打算是,优先在桃水和垣水两岸挖水库,若是之后还有时间,就接着去圣水那边挖水库。

挖水库这件事,刘安之前几天就已经吩咐了下去。

作为为主分忧的合格谋士,贾诩也在刘安下令后第一时间就实地考察了桃水和垣水的水势和地势,早早便定下了都要在哪些地方挖水库。

因此刘安实际上也就是起个象征作用,按照贾诩的话,在各处一一就近安排居住在附近的人挖水库。

只是这个年代老百姓交通基本就靠两条腿,刘安带着大部队,肯定不能自己骑马却让百姓两腿跑,便也只能靠两条腿跑一趟涿县境内的桃水垣水两岸。

如此来回折腾了七八天,刘安都没回县衙,每到夜晚,就在临近的聚落借民房下榻。

他们官吏一大堆人,都用马车带着吃食,冬日也不怕坏。

只是住在民房条件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而且百姓也没有闲钱建太多房间,到最后只能是官民挤一挤,勉强能有个遮风的地方就行了。

也幸好刘安有先见之明,给自己加了不少武力值,不然这么一通折腾下来,换个普通体质的文士,非得病倒不可。

即便如此,刘安再次回到县衙时,整个人也已经累瘫了。

刘安本想安抚鼓励一番手下官吏,便回家好好睡一觉恢复恢复。

奈何,刘安刚在县衙落脚,手下接连汇报了三条讯息。

第一,水泥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刘安所安排的那几名工匠中,有一人突发奇想的将刘安几样原料混合在一起放入熔炉之中以高温煅烧,出来的混合物竟能快速融合在一起。

只不过,其凝结的速度却太快了,根本来不及用于建筑。

于是几名工匠又凑在一起,实验在其中添加各种材料,最终将适量石膏混入其中碾碎成粉,再和水进行混合,便能达成刘安所要求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