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81章 非正常的人生道理(2 / 2)

作品:我真没重生呀|作者:呼啦圈大神|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2-09-02|字数:1983字

很正常吧?

但反过来,如果乙方完全没有类似的个人消费或数额很少,甲方该怎么看?

甲方不会单纯的觉得乙方高风亮节,反而会有担忧的想法。

这逻辑不复杂,但如果没有足够的阅历,一般也理解不了。

杨国梁虽然铲了一辈子煤,但在三矿机这样的企业里干了二十多年,此类的事情,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这不是什么准则或者潜规则,只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生意场或社会上的某种现象。

叫它心理博弈也可以,人机关系中的微妙技巧也可以。

举个类似的例子,皇帝派个将军去打仗,将军大胜而归,战利品一分不贪,皇帝明里暗里的奖赏一分不要。

皇帝会觉得这将军忠诚呢还是会担忧?

反正纵观历史,那些真这么做的忠臣貌似都没有好下场。

这么说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平常不过的情节里蕴藏着重大的人生道理啊。

别扯什么高大上的道德情操,宣传教育是一码事,现实生活是另一码事。

想生存,就得尊重生存法则。

杨国梁回去又在刘慧芬耳朵边一阵嘀咕,刘慧芬神情怪异,不一定立即就能理解,但也学着慢慢接受这些她以前接触不到的东西。

杨思甜在一旁瘪着嘴,“妈,那这些礼物,我们还能要吗?”

刘慧芬换了一副笑模样,“要,当然要,你弟给你买的,怎么就不能要了?”

杨思甜笑了,赶紧去挑她喜欢的东西。

王飞鸿在一边傻乐呵,刚才发生的事他很懵,不过看着杨思甜开心,他也就觉得开心。

一夜无话。

第二天是二十五号,正好是高考出成绩的日子。

九九年还没有网上查分,但有电话热线查分服务。

要是早几年,电话还没普及的时候,电话查分也没有,高考生都是到了时候去学校看榜。

还有那么点古代科举放榜的意思。

一中现在也还保留着放榜的惯例,毕竟还是有些同学家里没有安装电话的。

而且那个热线,最开始的两三天,太**难打了,要么打不通,要么打通了输错准考证号码或直接听岔了分数。

别觉得是开玩笑,这年头真有学生糊里糊涂犯过这样的错误。

远的不说,一中去年就有个学生,电话查分的时候弄错了,以为自己发挥失常,没考上。

结果他去学校办复读,给学校搞懵逼了。

老师纳闷啊,一个分数够上一本的孩子,咋还要回来复读?难道你志向远大,非青华燕大这样的不去?

等搞明白是这学生弄错了自己的成绩,也耽误报名了,弄的他后悔得差点跳海,最后不得已真的去复读一年。

这孩子在十三班,就在杨思源他们班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