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9章 误会(2 / 2)

作品:我真没重生呀|作者:呼啦圈大神|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2-08-10|字数:2139字

鸡蛋也不是先炒熟的,而是拌好了馅儿之后砸里边,搭配粉条虾皮子,味道更丰富。

做成圆的叫菜饼,做成半圆的叫盒子,用蛋皮包的叫春卷。

吃了饭后杨思源躺在躺椅上睡着了,下海救人是个体力活。

王飞鸿看出杨思源挺累,也没多问,到三点来钟杨思源醒过来,便让他回家休息。

杨思源本想去老妈那帮忙,杨思甜已经在了,娘俩不用他,赶着他回家,临走又塞了两块西瓜给他。

家里卖水果还是有好处的。

回了家也无聊,杨思源寻思着整理下自己的东西,老爸回来了。

而且老爸脸色有点难看。

“爸,你这是咋了?谁又惹你了?”

杨国梁没想到儿子在家呢,忙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没啥,哪有人惹我。”

“你头发上是些啥?看着像油漆点子。”

杨国梁摸了一下,犹在嘴硬,“哪有?”

杨思源明白了,“爸,你是去找孙二叔去,想跟着他干装修吧?怎么?又叫人家给开了。”

老爸这个点就回来了,实在像是被人家给开了的样子。

本来杨思源也是开玩笑,没曾想杨国梁自己把事情说漏了。

“唉,谁能想到干个装修,还那么难呢,没个技术还真干不了。”

事情是这样的,杨国梁见俩孩子都知道打工帮家里分担,自己当然也不能闲着。

昨天夜里厂里派工会领导来家访了,一来慰问下老职工,二来就是告知杨国梁,厂里现在困难,没有多余的岗位给他了。

当然也没说要他下岗,厂里也不敢做太绝,让夫妻两口子没了生计,就说让杨国梁去退到三产,依然发放正式工的基本工资。

和杨思源之前预想的基本一样。

三产是啥?

早年间,物资不丰富,运输也不便利,很多日常用品,有钱都买不着,所以上点规模的国营大厂子,就缺什么做什么,成立了很多三产公司。

比如做工作服的,手套毛巾肥皂的,包括厂办的医院学校托儿所,都是所谓的三产。

最开始的时候,三产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物资方面,厂里职工的家属很多都能安排到三产部门去上班。

进入九零年代后,国营厂子经营大都不好,这些三产部门,要么裁撤,要么出售变现,只保留基本的三产公司。

后来不知怎么,三产公司成了厂子里闲散劳动力的去处,因为不能让闲下来的工人全部下岗,得分批来,否则会出大事的。

三产也分割承包出去,厂里为原属厂里的正式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三产定期向厂里缴纳一定比例利润,其余公司自负盈亏。

对于三产公司的职工来说,能接到外边的活赚到钱了,和原本在厂里也没啥区别,甚至有时候收入还有提高。

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没那么多好事的,都是有活就干,没活就闲着,职工收入锐减才是常态。

闲着的人出去自谋生路,公司也不拦着,恨不得这帮人都走了,他们没负担了才最好。

杨国梁就是找了原来的同事孙二龙,想着跟着孙二龙干装修,也能赚点钱。

只是他一没经验二没技术,只能干卖力气的小工。

和工地上类似,有技术的干技术活,叫大工,没技术没经验的只能卖力气,干和泥搬砖之类的活,叫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