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一章 大魏王(2 / 2)

作品: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作者:子虚笑乌有|分类:穿越架空|更新:9个月前|字数:2311字

“陛下切莫灰心,臣有一策。”马日磾道。

刘协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立即又转为落寞,事到如今,还能什么逆转局势的办法吗?

刘协轻摇脑袋,世人所传的渤海王僭越,只是传言而已,但渤海王压根就没有落人口实,怠慢天子什么的,刘擎身为摄政王,本身又是刘协的长辈皇叔,对他严苛,也说得过去。

至于歪门邪道的方法,类似对付老渤海王的套路,压根不可能,刘协未作他想,本着好奇的心思,问道:“老师有何良策?”

“渤海王抗旱大成,可谓旷世之举,可趁此机对其大加封赏,加一字并肩王尊号,裂土冀州,赐封国号,有此隆恩,渤海王短期之内,焉敢再觊觎上位?”马日磾道。

刘协眉头一皱,裂土封王,一字并肩?

这种做法,本质上,有收买之嫌。

“已经到了这一步了,皇叔会接受吗?”刘协反问,他不是问马日磾,他是问自己。

马日磾当即回道:“既是天子隆恩,渤海王焉有不受之理?若是受了,数年之内,若有僭越之举,他如何挡住这悠悠之口?”

刘协心中冷笑,悠悠之口?

或许之前他会信老师的话,但自己去了一趟民间,目睹了渤海王在百姓之中的口碑,才知什么叫做“只知有渤海王而不知有天子”。

因为百姓很务实,在他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时,是渤海王与他们同在,无论是战乱,疫病,还是天灾。

刘协心中不作他想,不过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便同意了马日磾的意见。

反正是刘姓皇叔,甚至两人都是河间王一脉,裂土也就是分家的区别,心理上,倒也能接受。

裂土的想法,上一回就有过,只是没想到,真的会走到这一步,至于一字并肩王,那和其他没有实权的封王相比,也是天差地别。

渤海王之所以权势滔天,不是因为他是渤海王,而是因为他是冠军上将军。

而封一字并肩王之后,这个大王的含金量,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刘协点点头,问:“那依老师之见,封什么王好呢?”

“冀州治所在邺,旧时属魏,当封梁王,不过,先汉梁王彭越曾涉谋反,当避此讳,不如称大魏王。”马日磾道。

“便依老师,明日朝议提出!”刘协道,语气之中,似无奈,似随意。

翌日,早朝。

今日是月初大早朝,所以刘擎也难得参加。

刘擎一出现在宫门之外,前来朝会的大臣见了,无不施以重礼,深深作揖,对此,刘擎也是无奈。

毕竟,受蔡琰熏陶,本王也是个知书达理之人,别人行礼,自己总要还礼,哪怕点头致意,文武百官点过去,也很累。

朝上,刘擎百无聊赖,一应事务,由荀彧主持,刘擎基本处于旁听状态。

旱情基本结束,荀彧也在月初大朝上,做了全面的汇报,抗旱赈灾的结果,无疑是大获成功,这一点,没有任何人质疑。

荀彧讲到各地状况时,过程还是比较枯燥的,刘擎不由得开起了小差,不由得想,一会朝散之后,是找大小桥补觉呢?还是去貂蝉那奏乐且舞呢?或是该去荀采那陪稷儿玩耍一番,毕竟先前因为抗旱,陪伴的时间不多。

想着想着,刘擎也不知说到哪了,突然,陈熙一声低沉叫嚷,惊醒了走神的刘擎。

“……渤海王抗旱大成,功勋卓着,其胜天之举,当彪炳青史,敕封渤海王刘擎,加尊号一字并肩王,以冀州为国,邺城为都,尊大魏王!”

刘擎回神一愣,啥?

我成魏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