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四十二章 陈王上位,诸葛献图(1 / 2)

作品: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作者:子虚笑乌有|分类:穿越架空|更新:9个月前|字数:2267字

管亥领百万青州黄巾投效渤海王,消息经过半月酝酿,传至雒阳朝堂,再度满朝震惊。

大将军董卓夸赞渤海王为“大汉之柱,社稷之福”,同时奏请陛下,于雒阳赐渤海王府,再请万金赏赐,绢帛无数,置于其中,董卓再度细心挑了数十名美人,以为王府奴婢。

刘擎不知道的是,自己在邺城的王府还没落成,在雒阳却凭空多出了一处府宅,而且其规模比邺城新建的,还要大了数倍。

为外封的王赏赐雒阳的府宅,此事也是闻所未闻,但并不妨碍百官效彷董卓,送金的送金,送礼的送礼,一时间,各种珍宝,悉数汇聚于雒阳的渤海王府。

而这一切,远在千里之外的刘擎本人,竟浑然不知。

这段时间,可谓忙疯,刘擎与沮授回到齐郡临淄,也就是青州治所所在,青州遭黄巾荼毒的这几年,治理系统惨遭严重破坏。

北海尤甚,在册人口从四五十万,锐减至十五万,不过,这些人并不是全消失了,而是外逃的外逃,落草的落草,其中大部分,都成了黄巾军。

如今沮授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归乡,再重新登记造册,如此之后,再进行分田耕种,让农事生产率先步入正轨。

青州有六个郡国,平原国由刘备执掌,济南国又曹操执掌,齐郡六县沮授也兼管,乐安郡守杨沛一直率郡兵抵抗黄巾,算是个合格的地方官,刘擎暂时没有动他。

至于北海郡与东来郡,青州刺史主簿孙邵与功曹王修这段时间兢兢业业,协助沮授,刘擎打算给他们机会,以孙邵为北海代太守,以王修为东来郡代太守,至于这个代字能不能去掉,就看他们在任上的表现了。

再封周仓与廖化分别为北海与东来都尉,负责郡内治安与防务,郡中各县负责治安与缉捕盗贼的县尉,由张合从军中遴选能力出众者数十名,暂领县尉之责,务求最快速度清剿州内盗匪,以保障农事生产顺利,商道通畅。

青州正有条不紊的恢复元气,除了时常告缺的粮食,好似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与此同时,张辽与赵云的兵马,也悄悄的开赴到了平昌县,也就是徐州边境。

这一点,自然逃不出陶谦的探查,为此,陶谦也命臧霸与孙观领兵驻扎姑幕县,与平昌隔江向望。

彭城,刺史府邸,陶谦为此事专程召集了一众幕僚,为渤海王可能进入徐州之事,商议对策。

然而在堂上议论了半天,也没个定论,各方代表各执己见。

糜竺直言可邀渤海王入徐州,共同剿灭黄巾,还徐州太平,当然,此举董卓直呼内行。

作为地方势力代表的琅琊相萧建,强硬反对渤海王进入琅琊国境内,他不仅反对渤海王兵马进入琅琊,甚至也反对臧霸带兵进入琅琊国,作为趁势而起的地方势力,萧建只是名义上归附陶谦。

对于萧建的反对,陶谦自然是当作没有听到,他严肃道:“臧霸与孙观已经赶去姑幕,如今是渤海王要来,不再是徐州内部一点蝇营狗苟之事!”

陶谦武将出身,帐下上万丹阳精兵,萧建在琅琊固然有些私兵,不过陶谦还未将他放在眼里,若真唱反调,陶谦不介意先清理了他。

“使君,渤海王自南下以来,已占兖州数郡,青州更是一州之地被其独吞,如今携军虎视徐州,不得不防,渤海王既与袁氏有过节,不如使君前去联络一二,使其派出援兵,共拒渤海王!”陈登道。

“陈兄,袁绍正忙着与董卓交战,恐无暇顾及。”糜竺道。

陈登瞥了糜竺一眼,道:“不试试怎么知道,使君,以丹阳兵之骁勇,若再得袁氏支持,光凭实力,便足以令人生惧。”

糜竺心中呵呵,这些人是不是没听过渤海王的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