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153. 接着谈送礼(1 / 2)

作品:混娱乐圈从脱口秀开始|作者:痕迹飘流|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2-08-01|字数:2441字

“其实送礼文化在我国历史非常悠久,没办法,谁让我们历史本来就很悠久嘛~

其实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带着礼物与人相见的礼仪,

比如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中就有描述:士与士初次见面,一定要带着贽(zhi)。”

冯浩还很贴心的让导播把这个字打在了背后的白板上。

“我去,这个字他要不念出来, 我都不知道怎么读。”

“一开始我还以为主持人说的是痣呢,还说带痣啥意思,没痣就不能见面了吗?”

哈哈哈,这人的话也逗乐了他身边的人。

冯浩咽了咽口水,缓缓道:

“那什么是贽呢?

也就是见面的礼物,如果主人辞谢, 说:来就来了,还带东西干啥呢?

那么客人就要回答:‘不以贽,不敢见尊者’,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不带着礼物,怎么敢来见自己所尊敬的人呢?’

再翻译过来就是,哥也是讲排面的,如果空手来,难道让铁子瞧不起我?”

哈哈哈,观众笑得稀松平常。

有些人没进入状态,有些人则觉得这个没什么笑点。

后台的杨歪歪有些担心,这种输出文化的模式的尝试是不是有些冒险?

毕竟第一期的模式没问题,就该照搬...

不知道是不是他被网上的恶评影响了...

冯浩不慌不忙地继续说:“由此可以得出,在那个时期,同事之间送礼已经很普遍了,但是具体送什么呢?

《仪礼》中还记载道,士甲拜见士乙,带去的礼物是一只雉,这里的雉就是一种野鸡, 另外据《周礼·春官》记载,那时候庶人朋友之间送礼是送野鸭,所以那时候古人串门,真正做到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

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跟唱了起来: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

身上还背著一个胖娃娃呀

咿呀咿得儿喂

哈哈哈!

现场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冯浩也是一脸轻松:“士选择雉作为礼物,并不是因为它是网红食品能煲汤,或者滋补润肺能壮阳。而是因为古人认为啊,雉这种动物,将要捉的时候,会迅速自杀,所以用雉作为见面礼,借此提醒对方,作为士,你要守节死义啊!”

说实话,这一段效果不太好,主要是刚才一个贽,现在又来一个雉,观众傻傻分不清楚。

冯浩也感受到了现场的反应有些冷淡,但是他不能慌,他一慌了, 那就全完了。

“有意思的是过几天士乙拜见士甲,会把这只雉回送回来, 意思是说, 我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你的礼物,让外人看看我们没有利益交换,所以还雉来了,这就是那句著名的:“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的由来。”

冯浩故意加快了这段话的节奏,然后引出了下一句话:

其实我们现代的同事关系也一直贯彻着这句话,比如同事结婚你会用红包送礼,等你结婚了同事也会用红包还礼,当然如果是王哥这样一直找不到对象的,送红包就相当于缴纳单身税了。”

哈哈哈!观众纷纷望向前排的王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