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6章 62比武夺帅(2)计胜司马库(1 / 2)

作品:青龙剑传奇之寻剑记|作者:廿尘|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2-05-27|字数:2140字

比武夺帅擂台赛一触即发。

竟然话说到擂台比武,作者暂时插播一点“南拳北腿”的皮毛小知识:

据史书记载,中国古代武术正式有“南拳北腿”之分,最早是由宋初赵匡胤所提。据“武备志”记载,宋初,在长沙举行全国武术大会,赵匡胤所创“太祖拳”因具政治优势被称之为武术十八家之首,第二名便是昆仑大师所创的“临清谭腿”。因“太祖拳“发源地在黄河以南,“临清谭腿”的发源地在黄河以北,因此,“南拳北腿”的说法便在中华大地流传开来。

所谓的“南拳北腿”的区分,实际上是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而造成的武术流派的不同。中华自古幅员辽阔,南北环境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不但造成了习武者身体上的差异,而且也造成了武术风格流派的差异。北方生存环境寒冷,人普遍身高腿长,体格健壮,力量优势突出,在搏击中更注重腿法的应用,强调力量和速度。武术动作讲究大开大合,如日出泰山空旷之巅,蹿纵跳跃,舒展大方,这是北派武术特点;而南方人普通身材娇小,在武术方面更多注重搏击时的细节问题,比如对于穴位的拿捏和运用,凭细节来制服高大的对手。武术动作讲究短桥寸劲,如月悬于竹林间小桥之上,扩幅沉马,迅疾紧凑,此乃南派武术特点。因此,北腿胜在粗犷,南拳胜在细腻。

其实早在宋朝以前,南北朝时期便已经有了“南拳北腿”的区分。比如上文提到的攻擂两人:司马库善腿功,岳龙吟长南拳,以二人为代表的的拳腿技法就是后来“南拳北腿”流派的最初分支雏形。

以上乃闲言,现在书归正题。

话说校场之内,两个攻擂者的特殊身份让底下一众吃瓜观众们对这两场擂台赛的结果充满了猜测和期待。

随着擂台裁判手中令旗猛地往下一挥,开擂的鼓声响起,第一个攻擂手——“北腿”司马库跳上了擂台。

司马库对宇文化及本人并不熟悉,只知道他是西北狼王宇文述的小儿子,武艺高强,去年刚从边疆回到京城侍卫大营。据说在侍卫营内部举行的年初比武大赛中很轻松就拿下了冠军,一身硬功夫决不在他父亲宇文述之下。

虽说现在的宇文化及身份还是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军官,但深谙北朝官场潜规则的司马库坚信:经过了这场擂台赛的洗白以后,这个有军功傍身、家世加持的年轻人,其以后的身份也许连自己也难望其项背了。

所以一上擂台,司马库就率先低姿态地给宇文盛抱拳施礼,嘴里说着“承让”,心里也对自己的出拳力度揣摩好了底线。

那宇文化及是何等聪明之人,见司马库上台主动示好,立刻抱拳回应。

互通姓名以后,双方打擂正式开始。

针对宇文化及手中的凤翅镏金堂,司马库以棍应对。

司马库打擂用的是一套五郎棍法,以棍傍身,再配以熟练的腿法相助。

武术所谓的腿法,并不是用腿去踢人,马步、下盘的力量才是真正意义的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