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34章 莅临圣地,教宗试探(1 / 2)

作品:崩坏传记|作者:若水之|分类:游戏竞技|更新:2022-09-28|字数:5578字

又过了三个月,阿波尼亚一行人才终于慢慢悠悠地走到了戒律教廷的总部,圣格缪斯。

当世的戒律教教宗,贫者七世,亲自领着众信徒们出城,徒步走到两公里外,主动相迎、参拜阿波尼亚,若不是教宗的年龄太大了,身体撑不住,估计还能走得更远。

“贫者”这个名字是他在65岁那年,被选为教宗后自己改的,“贫者”向人们表明了,他当政以后,想要去实行的主要决策、措施等大体方向,也就是想要改善贫穷者们的生活、或减少贫穷者数量之类的举措,七世的前面自然也有六位名为“贫者”的教宗。

这算是戒律教廷的一种规定、戒律、习俗吧,每一位被选为新教宗的人,都会改成与之类似的名字,抛弃他们以前使用的名字,以此时刻在心中提醒、告诫、约束着自己。

戒律教宗的名字大多都是:慈爱、公正、光明、荣誉、牧人、贫者……之类的,后面再加上几世几世。

教宗这个词的本意为“爸爸”、“父亲”,没有“皇帝”之意,戒律教宗的完整头衔为:“圣格缪斯主教、戒律之代表、阿波尼亚仆人之仆人、最高祭祀、圣格缪斯城大主教及总主教……”,由于太长,所以连戒律教廷都很少使用这个完整的头衔。

贫者七世当然听说了阿波尼亚降临人间后的种种事迹,也看了信徒们传回来的“真理”、知识与相关的新教规、新教条、新教义……通过这些东西,他对于阿波尼亚的身份还是蛮相信的,觉得这位阿波尼亚大概是真的。

新的教规、教义虽然还没有实行,但是也早已引起了人们广泛且热烈的探讨,贫者七世细细品读与深刻思考后,觉得那些出自“阿波尼亚”口中的“真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都挺好的,有些知识更是令他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偶尔会兴奋的睡不着觉,像是一个得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

所以当他得知了阿波尼亚今日就能莅临圣格缪斯后,心中是相当激动、欣喜的。

当然,他认为高兴得还有点早,总得亲自去看看、参拜后才能确定阿波尼亚身份的真伪性,才能考虑是否要执行新的教规、教义。

一大早,教宗就特意从自己那并不“富裕”的衣柜中,挑选了一套相当华美的红色服饰,这也是他每逢参加重大场合时,经常穿的一套衣服。

贫者七世的身材较为瘦弱,看上去有点弱不经风,头发早已脱落,头顶光溜溜的,胡子也变为了花白,一副慈祥和蔼的面孔,像是一位普通的、已退了休的贵族老爷爷。

而他的为人也的确慈祥、和蔼,爱民如子,是为数不多把奴隶当成人去看待的人,他甚至都提出过废除圣格缪斯城内的奴隶与贵族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困难、及各种各样的原因,该提议到现在还没有实行。

即使是他,都很难在一个城内推行这种举措,哪怕这个城很特殊。

如果贫者七世教宗的本质不是一个好人,不是一个问心无愧的人,那么他大概都不敢来见能洞悉人们心灵的阿波尼亚了。

可以说,几乎每一位戒律教派的教宗,都是一个好人。

当然,万事皆有例外,所以是“几乎”。

戒律教派的主教可能是坏蛋,大主教可能是坏蛋,连枢机主教都有可能是坏蛋,但教宗一般不是。

枢机或红衣主教们的各自势力遍布世界各地,权力都极大,且信奉的戒律教派的派别也各不相同,之间互相为敌或互相为友,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就是一个个另一种意义上的“国王”、“大公”。

而能被众多的枢机主教们,共同推选为戒律教宗的人,不仅要有极强的领导能力,人生的履历也必须无可挑剔,让人找不到一丝污点,而后者比前者还要更为重要。

枢机主教们的内在可以是坏人,但教宗必须是好人,是人类的榜样,是人性道德的标杆。

因为坏人们行事不择手段,好人们更善良、更仁慈、更讲道理……

假如戒律教宗是一名不择手段的人,估计谁都睡不安稳。

如果没有这样的好人,那么就一直选下去,直到枢机主教们发现了一个好人、一位“圣者”为止。

贫者七世就是经过了二十多轮选拔,经历了重重的考核与调查,当人们终于确认了这名主教真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神圣的人时,才当上的教宗。

戒律教宗的权力不大,实际的管辖权只有圣地,圣格缪斯领地内的一切。

可教宗的权力也很大,因为他在名义上,是阿波尼亚的仆人的仆人,是这个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除了亚兰斯十九世大帝以外,任何人都比他“低一级”,见到他都得行礼、给他一个面子。

也正因为如此,亚兰斯帝国与圣格缪斯之间的实际关系不是很好,只是表面上过得去而已。

历史上,甚至流传着,慈爱一世教宗看一个小国的国王不顺眼,说那名国王的品行恶劣,不配当国王,以至国王被民众们推下王位的事迹。

当然,这只是传说,真实性有待考证,但也可以借此看出,戒律教宗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哪怕他没有插手别国政务的权力,也能凭借着一句话影响到该国的种种。

此时节的圣格缪斯已然下雪,寒风呼啸,万物萧条,然而,戒律信徒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从两公里外,到圣格缪斯城的城门口,全都站满了一层层的信徒。

圣格缪斯都没有这么多的人口数量,大多都是听闻了消息,从外地赶来的。

风雪中,贫者七世戴着红色的棉帽、围巾,披着红色的棉袄,站在“队伍”的最前端,眺望着远方,等待着阿波尼亚一行人的亲临。

他的精神状态看上去不是很好,或许是因为走了太远的路,累了,或许是因为最近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休息的时间太少,压力大、睡眠少。

这段时间以来,由于阿波尼亚的关系,圣格缪斯城来了太多的信徒,人一多,什么“鸟儿”都有,事情自然随之而来。

抛开种种乱象与违规犯罪的诸多事件不谈,首先吃住就是一个问题,这大冬天的,总不能让闻讯而来的信徒们冻死、饿死吧?

还好,不需要教宗开口,不少国家都提前预知到了这种现象,很识趣的往圣格缪斯捐了不少粮食、物资,连亚兰斯帝国都“割了一大块肉”。

而且,信徒们一般都是自带食物来的,否则也走不了这么远的路,圣格缪斯城的面积不小,信徒们在个人家挤一挤还是能住下的,倒也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崩坏”乱象。

自从“阿波尼亚降临人世”的消息传开,且越传越真、“神迹”越来越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似乎都在一夜之间变得特别友好了,与以往不同,哪怕是冬季,也少有战争爆发,不仅如此,连人们都变得善良了起来,人与人相处时,更懂礼貌了。

毕竟,谁都怕“神明”的惩罚,布鲁尼尔三世的下场人尽皆知,所以一个儿个儿都装得像是个人。

当然,肯定是有不怕、不信邪的个例。

中午时,大雪停了,贫者七世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暖了暖身子。

下午时分,天气暖和了不少,冬日里的阳光温馨而又含蓄,似凌寒怒放的腊梅,灰烬中的一抹绿意,可惜,寒风依旧没有停止。

直到15点左右,从远方飘来了一股股淡淡的花香,热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信徒们似乎都意识到了什么,翘首以望,内心无比激动。

蓦然之间,寒风停止,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花开遍地。

一队骑着白马的“神使”们,引着一架圣洁、没有马匹拉着的“马车”,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

“马车”内的录音机中,播放着能让人们听到的“圣歌”,“神使”们的外表美丽到不似真实,一行人所走过的道路上,极其违背常理的开满了鲜花,其上甚至有各种各样的蝴蝶飞舞。

场景并不壮观,却十分震撼人心,人们仿佛看到了画中之物走进了人间。

一时间,竟然没有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人们生怕自己的“无礼”,打扰到了阿波尼亚的清净,惹起了神明的不喜。

白胡子教宗摘下帽子,解开围巾,脱下了外衣,推开了一旁搀扶自己的人,然后颤颤巍巍地向前走了几步,似乎想要迎上去。

可惜,他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太好,刚走出几步,就差一点摔倒,不得不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