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49章 小朝会(2 / 2)

作品:我要做太孙|作者:我要做皇帝|分类:穿越架空|更新:2022-08-10|字数:3607字

洪武六年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均从七品。

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察六部事务。

享有“科抄”,“科参”及“注销”之权,注销是指圣旨与奏章每日归附科籍,每五日一送内阁备案,执行机关在指定时限内奉旨处理政务,由六科核查后五日一注销。

不过此时是没有掌权的内阁的,只有搜索朱元璋处理朝政的几个廷臣。

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廷推”,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监督其执行。

所以六科就相当于皇帝手中的人,用来监督六部的行事。属于自己自己人。

不过在皇权高涨,皇帝大权独揽到时候,各部官员都非常听话,所以六科发挥的作用就不太大。

因为不听话的官员,都被皇帝撤换了!

礼部给事中李环行礼说道:“殿下,臣察觉礼部同僚近日在讨论宫中选秀一事,

选秀乃是朝廷大事,关系重大,皇室婚娶大事,不可儿戏,尤其是关呼殿下,更需要谨慎再三……”

听着他的话,朱允熥的眼睛却飘向了礼部侍郎任亨泰。

这是任亨泰满心苦涩,他原本以为李环是要弹劾礼部的事,这虽然让自己为难,这也算正常的事。

可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开口就说皇太孙要选秀立太孙妃的事!

这可是大事啊!

眼神偷偷看向皇太孙,正好迎着他清冷的眼神,这让任亨泰顿时心提了起来!

殿下显然是误会了!

微臣可没有这个意思啊!

而且他也知道皇太孙性格坚韧,选妃这么大的事岂会被别人所拿捏?!

李环继续说道:“此前更有声音说宫中有令,凡是缠足之淑女,皆不可应选,曾以为此举大大不可……”

“放肆!”

还没有等他话说完,开国公常升就喝断他的话说道:“如何选秀,该怎么选秀,此乃皇家之事,是储君之事,就算是户部,也只是受命协助,何时轮到你一个科官发话了!”

在他的话里,明摆着是反对皇太孙排除裹脚淑女的做法,他还直接说不可,这不是直接说自己的外甥吗。

刑部郎中杨帆立即出列说道:“开国公,科官也能参与朝廷大事,为何就不能谏言?这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而且微臣觉得李大人的话也有道理,东宫选妃虽然是殿下一人之事,可这件事却关乎苍生,关乎黎明百姓,不可不慎重……”

此时刑部尚书杨靖脸上的肌肉,也不由得抖了抖。

若是礼部科官说这件事,任亨泰还能撇清关系,毕竟他们不是一路人,

可杨帆是刑部郎中,是自己的部下呀……

紧接着大理寺少卿也站出来说道:“不错,太孙妃的册封乃是一件大事,所选之淑女,必须举止端重、品德高尚,端庄秀丽,知书达理,

既能辅助君主,又能协理宫中,如此才堪为表率……

而裹足之淑女,自幼家教严格,秀外慧中,可堪选配……”

蓝玉听不下去了,不满的说道:“住口!一派胡言!怎么选哪里用得着你们在这里说三道四!

你们有这功夫,还不如想一想你们各部的政务来的实际!整天如此不务正业!”

傅友德笑着说道:“大将军说的对!某些人啊,就会耍嘴皮子功夫,不该操心的瞎操心!这种人就应该扔到战场上,好好经历经历战场的厮杀才行!”

王弼也呵呵笑道:”我听说刑部积压了很多案件,杨帆,你是刑部的郎中,就是这么处理本部事务的?

就是这么报效朝廷,报效皇恩的?这要是放在咱们五军都督府,那就是贻误军机,早就被砍头了!”

杨帆气得满面通红,因为自从各地登闻鼓设立之后,案件处理就要比从前更加公正,如此才不会被百姓骂,

所以很多时候效率就提不上来,短时间内案件肯定会有所堆积。

因为王弼说的是事实,他实在无法反驳,只好脖子一扬说道:“这是刑部的事务,不劳定远侯操心!”

杨靖在一旁摇了摇头,暗骂属下愚蠢!

这么说就等于自认“不务正业”了!

此时齐泰站出来,对着主位上的朱允熥行礼之后,这才转向众人,慷慨激昂的说道:“本官觉得定远侯所言极是!

朝廷既然设立六部,总管天下政事,我等他肩上担负着天下黎明百姓,担负着大明的江山社稷!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