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07章 登闻鼓(2 / 2)

作品:我要做太孙|作者:我要做皇帝|分类:穿越架空|更新:2022-05-14|字数:4178字

杨靖就将一册书卷递到太监王忠,王忠放到朱允熥面前的书案上。

杨靖解释说道:“殿下,微臣觉得完善律法,总括的来说,那就是宽刑律法,以严治民,内外公平。”

郁新并没有参与制定这些律科,说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可是一听到要以严治民,不由得就皱起了眉头。

“杨部堂,不知道这以严治民是何意思?”

毕竟在这个时代,百姓生活已经很不易了,如果再按照律法非常严苛对待百姓,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杨靖看出来郁新并不认同,于是笑着解释说道:“这以严治民,是建立在宽刑律法的前提之下。

按照大明的律法,人有了一些小的过错,轻则杖责鞭打,留下满身的伤痕,严重的还有可能因此送命,往往在这轻重之间,就有了给贪官污吏施展的机会。”

“十杖可以打死人,百杖也可以使人不伤皮肉,全看施刑者的心情,所以许多百姓若是触犯了律法,就会买通官吏免受皮肉之苦。

而那些没有钱的穷苦人家,官吏勒索不成没有好处,往往就会重打,就算是致人死亡,也会推脱罪犯有疾病或者身体病弱,所以就留下了很大的漏洞。”

顿了一下,杨靖又说道:“所以微臣觉得,对于百姓犯了一些小过错的,可以罚他们一些钱财或者粮食,也可以用劳动相抵,服几天的劳役,

修一段路或者开垦几亩土地,再或者疏通河道都可以,如此一来就减轻了百姓的苦楚,也能够增加官府的收入和建设。”

“好!”朱允熥暗道了一声。

正如杨靖所说的,打得轻打得重全在那些官吏一念之间,

这不是摆明了给人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机会吗。

而且按照这個时代的医疗条件来讲,人受了皮肉伤之后,一旦被感染很多人无药可救!

轻则溃烂一片,很可能会留下一辈子的病!重则会因为感染而死!

郁新点点头,颇为认同的说道:“律法的制定本来的用意就是为了让人向善,使人畏威而不敢作恶,

若是百姓犯了一些小错,就鞭打杖责,只会让人害怕而怀恨,使二者对立起来。”

“若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倒还罢了,一旦流年不利,百姓困顿,就会演变成为土匪强盗攻击官府,这使得百姓很难和官府朝廷同心同德。”

杨靖向朱允熥行了一礼说道:“殿下,朝廷若是能够宽刑律法,实在是百姓之福。”

朱允熥点点头,并没有说话。

杨靖又接着说道:“至于以严治民,就是说的就是对于那些大奸大恶,触犯律法之人,需要严格的执行,

绝不徇私舞弊,绝不任由歹人逍遥法外!该囚禁的就囚禁起来,该杀的就杀,绝不姑息!”

朱允熥點點头说道:“对恶人宽容,就是對好人的惩罚!那些大奸大恶之徒,杀人放火之辈,百姓深恶痛疾!

若是不能够将之绳之于法,大明的律法何在!官府的脸面何在!不能够给百姓报仇,伸张正义,别人会指着朝廷的脊梁骨骂的!”

大理寺卿周志清也说道:“不错,要想治理百姓赢得民心,就绝不能够有法外狂徒!否则官府在百姓这种将毫无威严!所以对这些罪犯必须严惩不贷!”

他越说越激动,说到最后不由得已经颇为愤慨了!

朱允熥说道:“我加一条,各地县衙大门口务必摆上一个大鼓,这就叫做登闻鼓,取“登时上闻”之意,凡是有冤屈的百姓都可以前去擂鼓鸣冤,

县衙里面的官吏要立刻迅速處理百姓的案情,凡有懈怠不处理或者是故意压下者,绝不姑息!”

“并且要允许百姓观看官府审理案件!既然审判的公允,为什么要避着百姓?有什么是见不得人的?”

这是朱允熥在后世看过一些电视剧里面,一些有冤屈的人既不明冤,得了才得来的灵感。

来到这个世代之后,朱允熥又特地去查了查历史资料,才发现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类似登闻鼓的东西,叫做肺石。

《周礼?秋官?大司寇》记载:“以肺石远(达)穷民,凡远近惸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

又记载:”“肺石是古时设于朝廷门外的赤石,石形如肺,故名。”

姬苴认为家庭中产生了怨屈,可以申辩纠正,而国家产生了怨屈,特别是官员们背着君臣欺负了老百姓,老百姓该如何申辩?如何监督那些不仁义的官员呢?

于是他在宫阙前立起一块红色的石头,并告示天下无权无势的百姓,如有怨屈,或者是受到官员欺侮的,可站在红石头上申告,连站三日者,官府受理并上报。

这种制度被周朝广泛推广。史称:“肺石之制。

杨靖问道:“殿下,是在各地官府衙门前面都设置登闻鼓吗?”

朱允熥道:“不错,只要是处理民政的衙门,全都设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