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十二章 给皇帝做媒(2 / 2)

作品:唐砖——土豆有妖气|作者:孑与2|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2-05-28|字数:7950字

“念佛?念谁家的佛?我以前就没有当和尚的打算,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去当和尚,谁告诉你孙子要去当和尚就把他的腿给打折,莫名其妙!”

“你在秋千架上坐了两天了,奶奶以为你魔怔了,就请了慈恩寺的高僧来解煞,没想到高僧说你在禅定,还恭喜奶奶说云家要出一位高僧大德了,被奶奶用扫帚赶了出去。”还是姐姐把话说明白了。

“两天?你说我坐在秋千架上两天了?我感觉才过了一会儿,连半个时辰都没有。”天哪!我什么时候这么厉害,意淫能够意淫两天时间?“哦!知道了,奶奶,孙儿只是要弄明白一些学问上的事,没想到钻了牛角尖,心思扎进去就出不来了,幸亏您用水把我泼醒,您太厉害了,这主意您也想得到?”

老人嘛,你不时夸奖几句,对他们的长寿有很大帮助。奶奶见孙子没事,也不当和尚,就放下心来说:“程公爷本来要抽你嘴巴的,奶奶不愿意,就用温水泼你,幸亏你醒了,要不然奶奶就跟了去了。”话说得凄惨,脸上却现出笑意。

云烨挨个儿抱了一下几个哭得稀里哗啦的妹妹,告诉她们自己没事,再亲亲脏兮兮的小脸,全家终于被他安抚了下来。

刚躺一会儿,老程的黑脸就在眼前出现了。被老程从被子里揪出来时,云烨还没清醒。

“你小子这两天发癔症想什么呢?”

云烨想都没想就告诉他:“打算怎么把一个长得像尉迟伯伯的女人嫁给陛下!”

话刚出口,他就觉得不对,屋子里不光是老程一个人,他身后是老牛,再后面是呲牙咧嘴如同便秘的李承乾,椅子上坐着正要喝茶的李二,旁边站着眉毛都立起来的长孙皇后。

完蛋了,今天死定了,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你堂堂皇帝、皇后没事往别人的卧室跑什么跑?云烨赶紧请罪:“微臣不知陛下、娘娘驾到有失远迎,请陛下、娘娘恕罪。”

李二没说话,只是好奇地看云烨,他大概也被惊着了。

长孙毫不客气地说:“哼!你还没成年呢,本宫如何就不能到你卧房?如果不来,怎么听到你要给陛下做媒的事?说不清楚,本宫会给你娶十个那种模样的妻室。”这事关联到她,就是跑到朝堂上也堂堂正正。

得赶快解释,要不然真的给老子娶十个如花,我不如现在就死了算了。“回禀娘娘,这事古已有之,微臣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这种大不敬的心思除了你有,还有谁有这种本事?本宫也算通晓六经,怎么没听说过?”长孙怒气未消。

“董仲舒就干过,只是微臣手上的女子不如他手上的好看,但是胜在身体强健,可作战,可耕田,可行商,可筑城,可安天下!”

李二扔掉手上的茶碗,到云烨面前一字一句地说:“如此女子,多多益善!”

就在云家的花房,李二端正地盘坐在黄瓜架下,没用椅子,特意吩咐在地上铺了毯子。长孙跪坐在旁边,面前放着一张小几,上面有一个云家常用的红泥小火炉,淡蓝色的火苗舔着铜壶的底部,水快开了,发出轻微的滋滋声。云烨跪坐在李二的对面,面前也有一张小案几,除了一个白瓷茶杯以外,就只有笔墨纸砚。这是极正规的奏对格局。

“董仲舒敬献儒家珍宝,使得远在汉武时期就将三纲五常、长幼尊卑以一种不可违逆的方式固定下来,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大一统是上天的旨意,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陛下可否认同?”云烨在背诵完历史上关于董仲舒思想的大意之后问皇帝。

“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董仲舒此言大善!”李二是皇帝,这样的回答并不出乎云烨的意料,他老兄就是一个彻底的功利主义者。他一句话就关死了任何人攻击皇权天授这一执政根本的可能,云烨不会蠢到去掀李二的逆鳞。

“微臣给陛下讲一个故事,一个没有神仙,没有什么五德轮换,没有阴阳二气参与的荒谬故事,讲完后,臣再给您详细解说微臣学习到的东西。”

长孙给李二和云烨一人倒了一杯茶,没有作声,又坐回自己的座位。云烨把自己知道的人类演化史简单地讲给李二听,当然不会说人是从猴子进化而来的,只说人类从掌握火之后,开启灵智讲起,再到各种工具的发明。每一次的发明都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动力,从弓箭,到渔网,到陷阱,从狩猎到农耕,从穿树叶到穿衣,从住山洞,到有巢氏,再到木屋,再到城寨。

人类文明从诞生到发展一直都脱不开工具的改进。新事物的发明,每一次改进都是人类的福音。

李二沉默不语,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解释人类发展的轨迹,乍一听有些荒诞,仔细一想却大有道理,越想越是心烦,这完全超越了他的理解范畴。

“你只要告诉朕这些事的道理就行。”李二烦了,也是生气了,因为他根本就听不明白,脑子被云烨忽悠成一团乱麻,早就失去了正常的思维能力。云烨也烦,心里暗自嘀咕,老子要不是说漏嘴了,至于给一个古人讲工具简史吗?

“臣就是想问陛下,明明发明创新会带给我大唐莫大的好处,为什么微臣敬献了耧车只给了十五贯奖励?”

李二嘴都合不上了:“你在秋千架上枯坐两天,心里就惦记着那十五贯钱?”

“陛下,别说十五贯,就是一万五千贯小臣也不会放在心上,微臣就是要问问,既然耧车、翻车等器械如此重要,朝廷为何薄待如此?一个人从有改进这些农具的心思到修改完毕,会花费多大的心思,想必陛下也是心里有数的,为何对他们的功绩视而不见?

“臣今天向陛下敬献的就是格物之学,它包含天文、物理、几何、生物、数学、航海等,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会对国家的强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何朝廷诸公会以为是玩笑?冶铁、铸造、营造这些不重要?土豆、马蹄铁难道对朝廷没有用处?

“我们渴望得到最好的军械,渴望得到最高产的粮食,渴望得到最精美的丝绸,为什么朝廷作为国家的主人却无动于衷?为何上次微臣上书希望可以多找几个格物方面的高才,却得到‘不知所谓’的评语?儒家的确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那谁来武装我们的双手呢?

“臣枯坐两天,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浅显的道理满朝文武会没有人想到?臣自出世以来,就与我大唐结下深厚的情谊,大唐也回报臣最深的爱意。微臣不知天高地厚,屡次对陛下无礼,陛下都是一笑而过,就连顶撞太上皇,微臣也不过禁足三日而已,娘娘为我跪倒尘埃求情,太子视我如兄似友,这些深情厚谊要微臣如何偿还?

“臣本来收拾好行李准备在三年内不再踏入长安,然后将恩师所传授的学问都记录下来,再教授几个弟子,在玉山中逍遥度日,没承想一人独坐秋千架,回思在长安的点点滴滴,念及陛下、娘娘还有太子的厚恩臣惭愧万分,身为臣子眼见弊端却视而不见,独自逍遥,实在有违人臣之道。臣苦思良策,发现只有发扬格物之学才可解开这个疙瘩,让我大*械、筑城、百工永远处在世界的最高峰。陛下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请恕微臣失礼。”说完就拜服下去。

花房里静得疹人,李二不作声,长孙不作声,云烨趴毯子上快睡着了。

“你对朕说实话,你是独自一人出世,还是哪家学术门派丢出的棋子?”

说到底李二还是不信任云烨这个消失了十五年的人。

“臣的师傅是独一无二的,臣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上还没有谁能够驱使我师父,小臣虽然没有师傅的才华,他老人家的性格却学了个十足十。”

“儒家是师傅的鄙薄对象,墨家是师傅的嘲笑对象。道家、纵横家、兵家,师傅大概都懂一些。”云烨不明白李二为什么老要把他和那些消失的门派联系起来。

“听你之言,你们师徒似乎对这些门派的隐秘都知道一些,为何?”这个该死的时代好多学问都是口口相传,讲究法不传六耳,云烨的确是知道得多了一些。

“该死的《百家讲坛》,你害死我了。”云烨在心里苦笑,在后世电视上千奇百怪的思潮学说宛如洪水铺天盖地,谁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些什么,打死都不能承认啊!

“陛下,师傅教什么,弟子就学什么,微臣哪里知道,反正师傅说了,黑狗黄狗,能撵跑狼的就是好狗,所以都学了一些。”

“小烨,本宫知道你打算把你师傅的学问传下去,这是为人子弟的责任,本宫打算给你找几个学生,可否?”长孙皇后发话了,估计这也是李二的主意,他到底没有亲自出面支持新学。

云烨长叹一声,今天的心血算是白费了,老子好不容易正经一回,还没有达到目的,连一个承诺都不给啊!

“朕以为你会给朕献一个成年女子,没想到还只是一个孩子,也罢,朕有的是时间,等得起。你就安心在庄子上记录你师傅的学问,每成一册就送到长安,朕要过目,朕给你说服朕的机会。”李二笑眯眯地说。

云烨“腾”的一声站起来,“果真?”

“当然!”

“君无戏言?”

于是“呼”的一声,云烨被一脚踹倒在地,半天爬不起来。

下集预告

云烨,字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不器”不就是“不是东西”的意思吗?云烨很郁闷,可他这辈子想不是东西都不行了,因为李二告诉他,他只能是一个工具,一个听话的东西。

好吧,我就做这唐朝的万能工具,哪里需要我,我就往哪凑合吧。

当蝗灾裹着一场政治风暴席卷大唐时,一场有关权力和良心的角逐也随之上演。云烨并不想管这些破事儿,做炮灰那么狗血的事情,显然不是他的风格,保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一看到凄苦的百姓,他又开始不淡定了。

谁说老子不能不是东西?只要能让大唐度过这次劫难,不是东西又怎么了?云烨就是要多管闲事,哪怕李二再三冷落、威胁他。

当大唐向草原亮起雪亮的横刀时,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向沙场……

敬请期待《唐砖》系列第二部《唐砖2:蝗虫这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