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反目(1 / 2)

作品:姜姬|作者:多木木多|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4-29|字数:3919字

公主城的冬天比别处更热闹一点。

因为神女祭祀和鼎食啊。

这里的人每年必定要祭祀一回的。而这公主城从一开始就只祭神女。

不祭天, 不祭地, 也不祭鲁国祖先。

到现在已经没人觉得奇怪了。而且神女祭有什么不好呢?

神女祭上, 全城的青年都会使尽浑身解数, 会武的就演武, 会文的就吟赋, 什么都不会的, 年轻力壮?踢球啊,圈块空地就能踢起来了,踢得好了, 周围全是围观叫好的人呢。

听说公主也很喜欢踢球,如果他们踢得精彩,说不定公主也会从宫殿里出来看呢。

如果连球都踢不起来, 比如商人, 他们就会搬来谷米,加到鼎食中。

鼎食现在也成了公主城的一个象征, 在这里的鲁人都因为鼎食而稍解思乡之情, 何况还有球赛, 又有公主在这里。

天冷之后, 鼎食更是家家户户都煮, 用一个陶瓮,就能煮出自家吃惯的鼎食。

比起在鲁国的鼎食, 在这里,鼎食中放的粮食更多, 更好吃了。

公主城中也在丰收。

姜姬来看粮库, 王姻在她身边给她报告今年的赋税收上来了多少。

公主城到目前为止,粮食还是全靠从外面买,百姓们种出的粮食只能养活十分之一的人口,他们自己吃一吃,给牲口吃一吃,就没了。

不过公主城现在位置很好,商路也打开了,买粮还是很轻松的。现在城中建好的粮库已经填满四分之三了。

姜姬很高兴,问王姻何时才能全都填满,今年行不行?

别看冬天好像不产粮食?但冬天也是各城倒买陈粮的时期。只要能找到门路,陈粮买来,只要没发霉,人都能吃,人吃不了,牲口也能吃。

王姻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但很快就不顺利了。

万应到公主城的路被截断了。商人们的队伍都被拦了,还抓了一群没来得及跑的商人,剩下的商人看到不对,都后退了。

王姻建公主城时就跟周围的城都打过交道了,这个万应城虽然距离公主城有五天的路程,不能算特别近,他也好好的备了礼物,让人登门拜访。

没想到突然就来了这一手。

王姻让人去打听,打听来的消息让他心中一惊。

他之前在万应城买通了不少小吏,万应城城主,黎氏的家中也买通了几个下人,还跟黎氏家族中旁系的一家扯上了关系。

但现在他买通的小吏全都被抓出来杀了,下人也全都绑到黎家门前做了人柱,就是绑在木桩上,直到人饿死、渴死或自尽为止。

至于那个旁系,更是一家都被赶了出去。

王姻立刻命公主城严加戒备,然后去找姜姬,说万应恐怕要对公主城不利。

“公主,此城来意不善。”王姻道,“为保万全,公主还要早做打算。”

公主城跟万应城这种传承七八百年的大城一比那就是个小娃娃,万应城伸出一根手指头都给捏死它。

“为什么?原因找着了吗?”姜姬问。

王姻摇头:“不知道。我城与万应城一向井河不犯。”

这个她相信。公主城和万应城从统属关系上就不一样,如果没有必要,万应城是不会跟公主城过不去的——它又不是吃饱了闲的没事干。

那万应城这次出手,就一定有缘故。

姜姬同意了王姻备战的建议。

公主城上下就都开始紧张起来了。

公主城内外最多的就是商人。在平时,王姻对商人们是很客气的。现在情况不同了,他就命人把商人居住的区域给围起来了。

商人不解,看到刀甲林立也很害怕,取出金银想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姻就亲自到包围圈外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解释一番。

大意就是万应城对公主城似有恶意,现在辨不清忠奸,为了避免误伤忠良之人,所以才把你们都围起来,不叫闲人进出。

一会儿,会有小官吏在士兵的保护下进去,给你们进行逐一登记,不管是你们屋里的妇人还是马下的奴隶,都要登记清楚。在解除警戒之前,如果你们这里的人走脱了一个,不管是妇人、小孩还是奴隶,谁是主人,谁负责。如果是当主人的带头做恶,那就不好意思了,编为同队的所有人都要下狱服刑。

不等商人们喊自己是好人,自己是清白的,一队队士兵已经开进去了。他们把商人们都赶回了家,命他们紧闭家门,街上所有没回家的全都会立刻被抓捕起来。

之后,会挨家挨户进行登记,希望大家如实登记,如有隐瞒,一家子都要倒霉的。

王姻如此这般的折腾了一通,不到天黑就有三个人说有话要跟他谈。

其中一个说他跟万应城黎氏的有人关系,愿意去万应城为公主城周旋此事。

就是说,他愿意当一个说客,替黎家与公主城牵线搭桥,让大家不要打架了,继续做好朋友。

为了保命,此人还说给黎家的礼物,都由他包了,不用公主城出一文一毫。

王姻就将他请进内室,又命人抓来他所有的仆从家人,然后请他说出他所知的黎氏的事。

此人犹疑不定。他摇头说:“王大夫,不是小的冒犯,但这公主城就算里面有鲁王本人,对着万应城,还是低头的好。”

万应城此名的意思就是皇帝一叫就应,说白了,是大梁皇帝栓在门前的恶狗,地位大概就跟鲁国以前的樊城差不多。

万应城是有皇令可以屯兵的。

但后来某一任皇帝就觉得把强军放在万应城的手里还不如放在自己手里安全,就又在凤凰台养了花家。

虽然万应城之后也“顺从”皇帝把手上的兵都交了,但皇帝是没那么轻信的,好几任皇帝都觉得万应城其实手中还有兵,明里暗里的试探,万应城都是一脸忠臣相。

皇帝没抓到把柄,就不能公然把万应城给如何了。

但有皇帝的“另眼相看”,万应城还是从以前樊城的地位渐渐沦落到了不起眼的位置上,差不多就跟姜姬手里的妇方差不多,还没有合陵的存在感高。

黎家也一直给人很软弱的感觉。他们家后来就一直没有办法再出头,凤凰台上不去,皇帝不信任他们,子孙后代也实在没什么出头的门路。

上面的人看不清,这个商人可是清楚的很。万应手里是有兵的,还不是用来当门面的几百个人。

王姻威逼加利诱,最后连刑都上了,才从商人口里撬出来,万应藏兵,当在十万以下,五万以上。

王姻倒抽一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