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应该”(1 / 2)

作品:姜姬|作者:多木木多|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4-29|字数:3706字

世家在百姓们的心目中都是非常崇高的, 各种美德加身, 虽然时常会发生一两桩世家子弟, 或世家家仆欺男霸女的事, 每个人都能说出来, 但这不妨碍在百姓的心目中, 世家“应该”有的面目就是世间美的与德的化身, 甚至还可以加上智慧、公理、正义等等。

就像大王是被无形的锁链捆绑着一样,世家也有自己的偶像包袱,而且轻易不能丢掉。

姜姬还没听说过哪个世家能不要脸, 因为这个圈子人人都比着要脸,所以更没人能当着众人的面扯下脸皮。

世家在这方面,很有壮士断腕的气魄。一旦发现家中哪个不肖子弟有辱家声了, 都会迅速的快快处理掉本人, 然后对着外面喊冤。

当成家的事只是一个个例时,百姓们把成家当笑话看。

但一天告一人, 十天告了十家后, 百姓们已经无法记住, 或者说分辨清楚这十家都姓甚名谁, 他们开始把这笔账记在了所有世家的头上。

因为在百姓眼中, 世家本来就是一个整体。

不论什么时候,对女子与幼儿犯下的罪过总是最容易被人铭记。比如说某一地, 某一条街上,死了十个男子和死了十个女子, 或死了十个孩子, 这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而一个人被人害了,是路过人害的,还是邻居害的,还是父母害的,这又不同了。

她选取的这些惨死的人,都是死在最亲的亲人手中的。给百姓们的印象最深刻,对良知道德的冲击是最强烈的。

而且人人都知道,这些“凶手”现在还活得好好的,死去的人,都已长埋地下。

公道不能得到伸张,枉送的性命就像一阵轻风,吹过就算,亲人却都不在意,更添悲愤之感。

因为公道自在人心。

公道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因为它就是每个人心中的想法,每个人都知道,一件事“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每个人都不会怀疑的,最简单的念头。

比如女子嫁人后,自是人人都盼着女子夫妻和睦,妻子当温柔贤淑,丈夫当建功立业,公婆慈爱、公正,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家庭了。

或许妻子会懒惰,或许丈夫会花心,或许公婆会偏心叔叔或小姑,这些也是家庭中会发生的小矛盾,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但当祖父的对孝顺的孙媳起了邪念,这就不是大家能接受的事了。

——严父慈母,娇儿娇女。

狼父垂涎爱女,□□不成后,竟致幼女自尽,这绝不是人们可以接受的“小过错”;

——兄友弟恭,同胞之亲,血脉之亲。

长兄因嫉恨幼弟得父母宠爱,故意将幼弟推落池塘,见死不救;

——谁家无女嫁人?

婆婆厌恶儿媳,趁儿子不在家时故意逼其自尽;等等。

这都不是世家“应该”做的事。

一桩桩一件件,一下子突然全都现于人前,就像扯掉了世家华美的衣裳,露出了令人作呕的腐皮烂肉。

市场的繁荣和秋日的悠闲也替这些流言找到了生存的土壤。如果是春天,一年之始,人人奔忙;如果是夏天,酷暑难耐,当然也不会有心情在外闲逛或请人到家中做客;冬日天寒,在家抱着怀炉取暖不好吗?

恰在此时,恰在此刻。

“如果是发生在我家那一片,早把那老头子给打死了!”一个妇人愤愤道,她挎着菜篮子,站在街角菜摊旁。

旁边卖豆浆的摊子前全是人,忙得不亦乐乎。

摊子上的人说:“不必你动手,只要说一声,我们都能冲进去把那死老头揪出来打个半死!”

一个留着长须,年约五旬的人摆着架子长叹,“唉……”

妇人道:“唉,我们这边也出不了这种事。你们想,小媳妇端茶给公爷喝,公爷敢伸伸爪子,她一嗓子喊出去,那边做饭的婆婆,外面干活的丈夫不都听到冲进来了?隔壁街上还都是人呢!”

“可不就是?”

“我春天摘过花卖,曾经被叫到刘家去,从小门进去,好家伙,我挑着花走了快有一顿饭的功夫才走到他们家的烧饭的地方。”一个小个头的男人说,“那房子是真大!”

旁边一人笑话道:“你以为是你家那条街啊?你在家里喊一声——”这人清清喉咙,“卖香云的!来块香云!!”然后再说,“那街上卖香云的就被你喊进来了?”

摊子上的人都笑起来。

那人说:“所以啊,她就是喊,别人也听不见,也救不了她啊。”

那长须人叹道:“真喊来了人,是救她还是杀她就更不知道了。”

妇人听得红了眼眶,骂道:“不要脸的老东西,真是……”摇摇头,走了。

街角的一间屋内,一个妇人正领着女儿玩,小女孩大约三四岁,穿着黑色的衣服,扎着红腰带,头上戴着红花,脚上穿着红鞋,围着妇人的裙子转圈,蒙着自己的眼睛说:“娘,你看得见我吗?”

妇人笑着拉下她的手,“你蒙着自己的眼睛,是你看不见娘,不是娘看不见你。怎么还记不住?真是个小傻瓜!”

邻居的一个妇人看到小女孩就悄悄过来对妇人说了街上的闲话,叮嘱妇人:“不是我说话不好听,这恶人都披着人皮呢,你可要看好你家娇娇啊,就是……就是家里人,也不能放心。”

妇人的脸色登时就变了,恶狠狠道:“谁敢碰我娇娇一根手指头,我就掐死他!!”

还有一家,娘家妈正堵在婆家门口,说要接女儿回去住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