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11章面圣陈情(2 / 2)

作品:重生之王妃养成记|作者:白茶|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4-07|字数:3282字

景天不知要如何解释,组织了一瞬语言,才道:“湘廊在宁王的眼皮子底下,宁王不是面上看到的那般简单,日后我可能与宁王是对头,你们在湘廊安家,相当于让我把弱点送在敌人手中。”

他跟宁王,明面上还是一伙的,宁王给他该有欣赏和机会,再以利加固以求稳妥,与名册上那些宁王的部署别无二致。

毕竟,宁王看上且着手拉拢的人,多少都有几分能耐,不可能凭着一腔热血就追随宁王造反。

如今没有撕破脸皮,家里人留在这里也无需担心,趁着机会,用长宁酒楼能赚多少就赚多少。

但绝对不能贪恋,该收手时需要立刻全身而退。

至于何时是该收手的时候,大概是宁王察觉到他并非真心追随,而是一个双面细作的时候。

如果翠枝等人在这里扎根,撤离不及时,就会变成宁王手里的把柄,用来要挟景天。

李老汉几人听了景天的话,一时间面面相觑,虽然不懂其中利害,但好像很严重的样子。

为了不给景天拖后腿,翠枝大狗和李老汉王氏按捺住想买宅子在湘廊安家的念头,随意的购买一座偏僻小院,就这样住了进去。

山河县的点心铺子没有关门,而是决定交由掌柜看守,翠枝每个月回去查看一次。

购买宅子的计划搁置,手里的银子越攒越多,景天告诉家里人不要急,多存些,日后尘埃落定就能排上用场了。

冬月末尾,景天和半夏与家里人和宁王交接妥善,踏上了去晋安的归程。

翠枝抱着向书,与一家人领着三狼,把景天和半夏送到城外,直到再也看不见背影,才转身回城。

景天与半夏回去比来时轻松,没有押运银子也不用运送粮食。

半夏收购来的三万石粮食卖出去,赚了三万五千两,存入钱庄换成数张大额银票,塞在包袱里一身轻松。

除此之外,半夏还收着景天的五万三千两银票。

哪怕宁王分走五万两,华元帝抠回去五万两,在这次赈灾中,半夏和景天夫妻俩还是赚了近九万两银子。

夫妻二人只带了孙奇留下的两个侍卫,穿上朴素的便装,赶着马车奔驰在官道上。

回到晋安后,二人洗漱歇息过后,半夏去找李林和小圆,查看这几个月晋安的生意如何。

顺便将从湘廊带来的腊干蝗虫,送去晋安的长宁酒楼厨房,做成特色菜卖出去,又赚一笔。

半夏事宜诸多,景天则被华元帝传召入宫。

对此景天并不意外,在廊州和滇州赈灾之事上,他算是立了大功之臣,华元帝理应开恩让他面圣。

刚好,他也有要事与华元帝商量。

景天带了些肥美的蝗虫入宫,跟华元帝借了厨房一用,给华元帝和御书房里徐千章等几个阁臣做了一道炸蝗虫卷饼。

吃完皆是交口称赞,“人道是君子远庖厨,实在想不到,李翰林这双手,不仅能写出一手好文章,还能做一手好菜!”

景天谦逊道:“过奖,不过是投机取巧,不足挂齿。”

华元帝抚须笑了笑,“这话就谦虚过了头,若投机取巧都能达到你这个境界,朕愿所有爱卿都效仿投机取巧。”

华元帝对自己选中的这把利刃很是满意,除去殿试策论所写的政策效果显著,这次赈灾一事当真称得上是鬼才,一举数得。

不得不说,这蝗虫卷饼味道不错,半晌齿颊还留有余香,不知道飞蝗宴其他菜色是不是也如此味美。

华元帝开了金口,旁人自然一阵附和,自景天上报的文书传到晋安,一众阁臣就已对这个新秀另眼相看。

景天按照圣意,当面给华元帝讲述赈灾细节,讲完不告退,也不开口。

四周还有数位阁臣在场,其中包括了宁王的耳目,他不方便与华元帝探讨宁王。

华元帝心灵通透,自然知道景天还有话要说,但碍于旁人在场。

便挥手让所有人退下,包括景天。

别人退下是真退下,景天出门后却拐个弯又回到了御书房。

华元帝睇了景天一眼,道:“说吧。”

景天双膝跪地,先告罪得华元帝赦免,才开口道:“微臣斗胆猜测,向圣上检举,宁王与廊州知府结党,贪污国库。”

随后将所有有关宁王贪污的疑点列举呈给华元帝,包括五年前那十万赈灾银和期间大大小小的拨款。

也难怪宁王总是缺钱,经营人脉与军队,没有钱将寸步难行。

这些疑点加在一起,只要华元帝不傻,就应该往正确的方向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