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10章有的放矢(2 / 2)

作品:重生之王妃养成记|作者:白茶|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4-07|字数:3369字

宁王抚掌一笑,道:“本王果然没有看错李翰林,李翰林是聪明人,一点就透!”

景天压低声音,道:“此事可不能儿戏,不成功也不会成仁,若不成功,身首异处,一世脏名。”

“王爷可有把握?若没有保证,下官还是继续混吃等死比较合适。”

宁王轻笑一声,“自然,本王怎会无的放矢?”

说罢,示意柳振宁,柳振宁就将一本册子摊在景天眼前。

这是一份变相的收支账本,上面记载着宁王已经拉拢的所有人和给过的好处,以及这些年用在军队装备训练和粮草上的巨额开支。

朝中有一个内阁学士是宁王的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不久刚升迁入内阁的翰林掌院学士。

除了文臣,宁王还拉拢了一些武官,晋安城的皇城禁军副城官,也是宁王的人。

景天心中惊讶,没想到宁王经营的人手不少,从徐州一路到晋安城,好些个关卡都有,专挑被人压了一头心中愤懑的副官下手,好一出攻心计。

副指挥虽然不及统领权利大,但也有不少实权,若是到时宁王举兵攻入晋安,这些不大不小的守城官,就能起到大用。

至于地方官,就是廊州境内的大小官员,以柳振宁为首。

而看粮草军饷的数量,宁王军队的规模并不小。

只是黎国君主实施的强干弱枝政策,晋安城的兵力很强悍,宁王一时半会儿还抵不过,所以才拼命攒钱扩充。

照这个速度,至少还要经营两年,方能勉强与晋安华元帝抗衡。

柳振宁只是让景天大略扫一遍,就将册子收了回去。

景天不动声色收回目光,他们一定不没想到,他别的才能也许有作弊之嫌,但记性是实打实的好。

从头到尾大致扫过的那一遍,大部分内容已经记在了脑中。

宁王一直注意景天的神色变化,景天那一瞬的惊讶没能逃过他的眼睛,不禁有些自得。

这些资源,是从他父亲老宁王那里就开始积攒的,只可惜他父亲运气不好,大部分资源都废弃了,到他手里才重振光彩。

这次,他便不会走父亲的老路,将要一举完成大业。

“如何?李翰林,若你尽心助力本王,本王许诺事成之后你直入内阁,且恢复宰相一职,能者居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岂不快哉!”

景天作思索状,宁王也不打扰,毕竟是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仔细斟酌才能下决定。

景天已经看穿宁王的打算,想先以利诱他,再以情动人。

在宁王眼中,他一个从五品,年俸八百里两,被华元帝拿走五万两白银,相当于在心口剜肉。

加之华元帝并没有太将他放在心上,只是当一个工具在使用,他对华元帝的不满将到达顶点。

一个穷酸,只要宁王提供足够的利益,再得上位者的理解与支持,对宁王死心塌地不在话下。

若是他当真如宁王看到的那样,宁王这一番言论下来,他可能真的要被打动。

但很可惜,宁王给他提供的利,还不如半夏赚的多,实在没有什么诱惑力。

再者,不管华元帝在位还是宁王在位,他都只能是一个官员,什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上面总归都压了一个人,照样得低眉顺眼任人差遣,有何差别?

所以他为何要行冒险之事,死心塌地去扶持没有定数的宁王上位?真当他是大傻子不成?

不过景天没有表现出异色,既然宁王胸有成竹跟他摊牌,那就顺势而为,与他最开始的预测无二。

长点脑子的人都不会拒绝宁王,因为他还在宁王的地盘上,为防止他泄密,拒绝后宁王会送他去见阎王,当下撕破脸不是明智之举。

“既然王爷赏识,下官自然追随,尽绵薄之力,助王爷君临天下!”

“哈哈哈!”宁王大笑不已,显然对景天拍的马屁极为享受。

柳振宁笑容越发明显,找了个有能耐的女婿,又拉拢一个可造的人才,他离国丈的位置不远了。

几人看似相谈甚欢,实则各怀鬼胎。

景天叫上半夏离开宁王府,回去后就将脑中记下的东西迅速复写一份,以防日后忘记,导致有所遗漏。

半夏对此没有太大意外感,之前景天所有的猜测都与她说过,宁王准备谋反不过是意料之中。

景天写完所有记忆中的东西,已是深夜,半夏一直在旁陪伴,二人这才洗漱歇息。

“你与宁王妃都说了些什么?”

半夏道:“她差人查了我,查出我们贿赂王县令入籍的事,还查到当年与抚养我的老乞丐一同逃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