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391章 举座皆惊(1 / 2)

作品:锦绣田园:夫妻双双把家还|作者:关文悦|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3-20|字数:2291字

第1391章 举座皆惊

可橙知道梁帝的本意是要自己捐资,不然的话他为何要当着众人的面借“新婚”为名大行赏赐?这些赏赐之物说贵重也贵重,说不贵重嘛,的确也不算贵重,毕竟可橙见惯了名贵珠宝,什么东西没经过自己的手呢?无非是精巧罕见了些,拿来拉拢自己而已。

可橙明白不能让皇帝自己开口,这样岂不太没面子了?她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之事,也知道自己之所以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当初捐资犒军、入保和殿参加皇帝寿宴完全脱不了关系。从农场菜肉穿过西华门进入尚膳监、成千上万的棉衣分发到宫中数万宫女太监的手上时,可橙就知道回报的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她看得很淡,“取之皇宫,用之军民”她很乐意。

若不知情识趣,恐防会成为江毅口中的“某黄姓皇商”,这黄姓皇商姓黄名亮,多年前从偏僻小县来到京城,刚开始只是一个小跟班,因为他心思灵活又勤勉至极,不到十年便开了属于自己的家私行,那年他还不到三十岁。

黄亮通过关系送了一帧巨大的紫檀木屏风给太皇太后贺寿,屏风镶以南珠宝石,一经面世就震惊四座。

自此京中的侯门贵府便将拥有一帧黄家的紫檀木屏风为荣,黄亮的事业也达到了鼎峰。

有一年旱灾,国库吃紧,朝廷呼吁民间富商捐资赈灾,黄亮充耳不闻,反倒是遥远的岭南小镇江家捐了十万两银子,太皇太后大喜,将最心爱的凤钗交予进京述职的广州知府,托其赠予江家。如今这枚凤钗就戴在李清头上。

原本太皇太后等人的眼睛都盯着黄亮,希望他能慷慨解囊,岂知黄亮成了豪富之后就目中无人,舍不得再拔半个铜板出来,对上门明示暗示的太监也装聋作哑。

此举惹怒了皇家,最终寻了个“目无君上、木材来源不明”的由头,将黄亮打入大牢,所有财产一律收缴国库!于是盛极一时的皇商黄家宣布破灭。

时至今日,黄亮还在天牢里呆着呢,虽已年近古稀,但仍健在。

可橙才不会犯这种错误,捐吧捐吧,几万两白银如今对自己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不值什么,命比钱重要多了!

想到这里,可橙毫不含糊地开口:“京城今年倒不怎么冷,一件棉衣就足够御寒。可我听说东北一连下了半年的鹅毛大雪,地里的萝卜、白菜几乎全都冻死了。不知可有此事?”

梁帝心中暗喜,脸上却一片哀愁,叹道:“正有此事!这么冷的天,连人在屋里呆着都冻得够呛,更何况地里的庄稼?”

可橙故作担忧,摩擦着两手道:“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梁帝问:“什么如何是好?”

可橙道:“我有心要助百姓们一把,欲要把我农场中所产之物运到东北赈灾,只可惜路途遥远,人手不够,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梁帝立即道:“你若有此心,何愁我东北百姓挨饿受冻?你且听朕说,你想助灾民也不难,凭你的财力肯定能做到!”

可橙一拍手掌,说道:“陛下果然是一言惊醒梦中人!我何必千里迢迢把东西运去东北呢?倒不如带些钱过去,在周边近地买了再分发给百姓们?只是这样一来就得劳烦陛下了!”

梁帝笑眯眯地问:“你要如何劳烦朕呢?”

可橙道:“百花农场不过一个农场而已,还没能力走那么远的路呢。须得仰仗陛下派出可靠人手把银子以及能应急、经得住长路跋涉的粮食、御寒棉衣运过去才行,若能尽我一分绵薄之力救灾民于水火之中,便是陛下天恩!陛下天恩没齿难忘呀!”

瞧这话说的,自己出了钱,名声却是皇上的。这丫头真会说话!真不枉朕对她的一番栽培啊!嗯,看来,的确应该把更多的皇家生意交给她做了。梁帝心想。

可橙又道:“眼下京城的寒冬虽将过去,但东北的危机还没解除,棉衣暂时用不上,但想来仍需着秋衣加小袄子,因此,我决定捐出两万匹麻布、五万石粮食、五万两银子。还望陛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