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玉山(1 / 2)

作品:钓个王爷当相公|作者:春温一笑|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2-23|字数:5824字

靳家和白家就隔着两条街, 两家常通消息, 所以白微对娘家的事几乎没有不知道的。第二天白微就带了些仙蜜果回娘家, 特地把白玉茗和翠钱叫过来, 一人给了个仙蜜果, 又把她俩笑话了一通。

靳天冬和靳竹苓兄妹两个陪着白微一起来的, 靳竹苓好奇的想问昨天发生的事, 靳天冬担心妹妹失礼,忙打断她,“这仙蜜果是宫里端妃娘娘赏的, 市面上并没卖的,七表妹快尝尝。”

“真好吃。”仙蜜果甘甜多汁,白玉茗吃的很满足。

“小七啊, 你看跟着祖母在家里多好, 你干脆留下来别走了。”白老太太也不知真心的,还是在逗白玉茗玩。

“对, 别走了, 姑母喜欢你, 苓儿也是。”白微也道。

“七表姐, 以后有病我给你看。”靳竹苓认真严肃的承诺。

靳竹苓这话若让有心人听了, 是会引起矛盾的,觉得这话隐隐有咒人生病的意思。白玉茗却知道小表妹喜欢别人的时候才会说这些, 嫣然一笑道:“谢谢你啦,有大夫在身边, 心里可踏实多了。”

“那你就别走了呗。”靳竹苓央求的看着她。

靳天冬虽不说话, 眼眸中也满是期待。

把翠钱给恨的。雍王府那个世子爷已经够让人烦闷的了,今天又来了个表少爷。明知道和姑娘根本不可能,用这种眼神瞧着姑娘做甚?白老太爷是御医,医术精湛,早就说过表兄妹血缘太近,不能成亲生子。靳天冬自己也跟着他爹学习医术呢,不可能不知道白家的这个规矩吧。

翠钱和白玉茗感情好,情同姐妹,可在白家她是婢女身份,当着众人的面必须谨守婢女的本份,自然不敢随意开口说话,只好拼命冲白玉茗使眼色,示意白玉茗赶紧拒绝靳家兄妹。

“我也很想留下来陪伴祖母,在祖母膝前尽孝的。可是仔细想想却又不成,我还是得回光州,这是有原因的。”白玉茗果子也不吃了,擦拭过嘴角,掰着指头一条一条讲道理,“第一,爹爹膝下只有弟弟一个儿子,离开了弟弟,他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所以弟弟是要回光州的,否则爹爹定是寝食难安。弟弟既要回,那怎么少得了我,我和弟弟向来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打架吵架都是一起上的……”

“噗……”白微先被逗乐了,“你这孩子一本正经的说着话,忽然提起什么打架吵架的,笑死人了。”

白老太太忙道:“小七乖,咱们不和人打架,也不和人吵架。”

“不打架,也不吵架。”白玉茗答应得痛快极了,“祖母放心,只要别人不招惹我俩,我俩是从不主动出手的,可斯文了。”

“这样才好。”白老太太满意了。

靳天冬、靳竹苓兄妹见白玉茗轻轻松松的就把白老太太给糊弄住了,都觉好笑。

白玉茗接着往下数,“第二,祖母待我太慈爱啦,大伯大伯母还有太太也对我宽容,再这么下去真会把我惯坏了呢,还是回光州让我爹爹好生管管……”

“噗……”白玉茗这话惹的众人都笑,白老太太尤其笑得开怀,眼睛咪成了一条线。

白大太太和沈氏也来了。

众人行礼寒暄,白老太太乐呵呵的让白玉茗接着往下说,白玉茗嘻嘻一笑,掰出第三个指头,“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一条,六表哥是要到光州娶亲的呀,到时候我要拦门儿,六表哥不给个大红包,休想进知州府的大门。祖母,大伯母,太太,姑母,为了这个大红包,我也非回光州不可……”

“哈哈哈。”众人哄堂大笑。

“莹儿的婚事这是定下来了?”白大太太笑问。

“我正要跟娘和大嫂、小妹说这事呢,姨母方才差人来说,媒人已经请好了庆国公和庆国公夫人。姨母让请示下母亲大人,看白家哪天方便,媒人好上门提亲。”沈氏谦逊的道。

虽说态度谦逊,但沈氏眼中的喜悦和得意却是太明显了。也难怪,前四个女儿嫁的不如意,夫家全是白熹当县令或通判时的同僚,家境最多和白家不相上下,有些还不如白家家底厚实。现在白玉莹要嫁进去的是平阳侯府,偌大的府邸,丰厚的家产,白玉莹以后就是侯府少奶奶了,沈氏想想便觉面上有光。

平阳侯府富贵,贾冲又是青年才俊,白老太太等人对这桩婚事也是极满意的,听说庆国公做了媒人,更是喜上加喜,“老国公德高望重,且和国公夫人恩爱夫妻多年,儿孙满堂,能请到这样的媒人可真好。”白老太太凡事有儿媳妇 、孙媳妇伺候,早就不爱操心了,吩咐沈氏看看黄历,挑个好日子,沈氏自是满口答应。

白大太太有顾虑,“男家请了庆国公做媒人,咱们女家可请谁好呢?媒人的身份地位可不能差得太远,要不咱们莹儿还没过门儿,先就被人家看不起。”

白大爷任洗马之职,白熹任知州,兄弟二人都是五品官,要在有交情的人当中找个能和庆国公夫妇身份地位相当的出来当媒人,很不容易。

白玉茗一直支着耳朵听长辈们说话呢,这时忙抱着白老太太的胳膊摇晃撒娇,“祖母,五姐姐没面子就是咱们白家没面子,就是您老人家没面子,那可不成呀。”

白老太太多年来看沈氏不顺眼,本来按她的性子是一有机会就要为难为难沈氏的,被白玉茗这么一哄,不等沈氏开口央求,便很大方的承许道:“我回娘家,央我大哥出个面。我大哥若想躲懒,那便让他请位和他品级相当的大员,我孙女的媒人得是大学士,不能比贾家的国公爷低了。”

沈氏大喜,“多谢娘!娘,咱家也只有您有本事请到大学士当媒人了,若换做媳妇,万万没有这个体面。”

白老太太自得的一笑。

白老太太是李家幼女,从小不只父母娇宠,就连哥哥也疼爱她,一直照顾她。白老太太回了趟娘家,李大学士对这个幼妹果真宠爱之极,亲自出面请了太子妃的娘家哥哥张大学士为媒人。

白大太太和沈氏佩服不已。

能请到太子妃的娘家哥哥做媒人,白家这回真是不输给平阳侯府了。

挑了个黄道吉日,庆国公夫妇上门提亲,两家换了庚贴。请高人合婚之后,很快下了小定。

贾冲和白玉莹的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白大爷这个老实人没想到侄女的婚事能请到张大学士这样的贵人做媒人,受宠若惊,再三道谢。张大学士微笑,“贵府的五姑娘我虽未见过,但七姑娘冰雪聪明,她的姐姐一定也聪慧过人。为这样的淑女做媒,荣幸之至。”

白大爷一向喜欢白玉茗这机灵可爱的侄女,却没想到张大学士对她的评价这么高,乐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白家上上下下都为这桩婚事高兴,平阳侯府却因此又起了风波。贾弘被夺了世子封号之后,因赵戈传的话里有三年之内立奇功、头功方可恢复封号的话,平阳侯是曾经打算送贾弘从军的。贾弘既怕吃苦又怕死,痛哭流涕,死活不肯,平阳侯无奈,只好四处打点,让贾弘进宫当了侍卫。贾弘没资历,当侍卫自然是要从最低级的小兵开始,不过当侍卫也是有机会立功的,平阳侯还是希望能把侯府传给他。

贾弘养尊处优数十年,突然封号没了,又成了个地位极低的小兵,这日子不是一般的难过。他不反思自己,只抱怨平阳侯不替他奔走,已憋了一肚子的气在心里。贾冲这一定婚,庆国公、张大学士做媒人,可把贾弘给气坏了,到平阳侯面前哭诉,“准儿是咱贾家的长子长孙,他的亲事也没请庆国公、张大学士做媒人啊。冲儿是六弟,怎么就能比他大哥还强了?不分长幼啊。”

平阳侯道:“准儿成亲,咱们侯府请的媒人是周都督,和庆国公一样是德高望重之人。至于张大学士,这和咱们贾家没相干,是女家请的媒人。”

贾弘不信,“白家两兄弟不过是五品小官,哪里能请得动张大学士?爹,您别太偏心了。”

平阳侯本就是个暴脾气,被贾弘这么一怀疑,气得取了马鞭子要抽他。贾弘越发觉得平阳侯偏心,边哭边绕着柱子逃,“我娘死得早,爹又不疼我,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这话如果是个没成年的孩子说出来当然是很可怜的,但贾弘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听起来非但不可怜,反倒可笑、可恼。

平阳侯还能说是不疼爱他么?每每他犯了错,以至于他这一房的人犯了错,平阳侯都是放纵宽容的。

“贾弘你个没出息的混蛋!”平阳侯喘粗气。

贾弘越想越痛,坐在地上哭诉,“您还能昧着良心说您不偏心么?我的世子封号没有了,我的妻子、女儿被关到了善园,也不知织几年的布才能放出来。我这一房人惨成啥样了?爹,您是不是打算把我打压得没了人样,好捧三弟做世子?”

平阳侯府这个爵位世袭罔替,贾弘世子之位保不住,那就要另立他人了。贾弗是老二,但他是庶出,没有资格,能名正言顺成为平阳侯府的世子的人老三贾弼,侯夫人的亲生儿子。

“为父何曾有这个意思?”平阳侯大吼。

“有没有这个意思您自己清楚。”贾弘惨到这个地步,破罐子破摔,梗着脖子和平阳侯叫板,“就算您没有这个意思,难道夫人不想扶她的亲生儿子上位?”

平阳侯瞪了贾弘半晌,扔下马鞭,怒气冲冲的出去了。

贾弘顾不得身上脸上的疼痛,偷偷跟着出门,见平阳侯去了侯夫人的正房,脸上露出狡诈又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