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6章 真的要杀吗?(2 / 2)

作品:兴风作浪在三国|作者:焰火璀璨|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2-02-23|字数:2126字

负责屯田的枣祗出列说道:“目前一切顺利,由于有抢先打造的优质农具,目前粮食涨势很好,收成肯定要比前些年白波贼种的时候多三成。”

这算是最大的好消息,有这种超出预计的收成,赵昂就放心了,笑着对枣祗说道:“现在可还有什么困难?”

枣祗摇头说道:“没了,新式镰刀很好用,能节省不少收割时间。”说道这里摇头叹息道:“要是能再多些时间就好了,现在正是成熟的最后阶段,每多长一天收成变好一天。”

赵昂疑惑地问道:“为什么不可以在多等等?”

“雨季不远了,收割之后还要趁着天好赶快晾晒和打谷子。不然弄不干净赶上下雨就完了,会发芽的,那就不能吃了!”

赵昂这才想起,这是古代啊,收割哪里像现代那么简单,皱着眉头说道:“别说了,现在就走,我要找个好的老农问问,去现场看看能否有解决办法。”

枣祗听了大喜,他知道主公一向有很多办法,如果这次也能解决晾晒和打谷子的问题,不说增产多少,起码也能在雨季提前到来的时候,挽救无数要损失的粮食,解救万千百姓。

一行人来到城外打谷场,枣祗找来了一个老农给赵昂介绍了一遍。

汉代的粮食收割后要在打谷场晾晒,时间看天气,然后用棍棒之类敲打,在放进箕(就是带眼的箩筐)把麦子筛出来。

整体工序复杂,并且效率低下,完全看天吃饭,一旦赶上雨季提前,粮食都要烂在地里。

赵昂把老农打发走后便让其他人散去,拿了一些麦穗带着枣祗向着工匠区走去。

一路上想着怎么把脱粒机简化,事实脱粒机原理很简单,就是做个圆轴,上面根据要脱粒的粮食,凸起的高低不同,外面扣个圆筒上下两个口,一进麦穗一出麦粒,只不过现在要用人力去摇动了。

到了工匠区,找来几个工匠的头目,把自己的要求一说。

目前情况紧急,只能做成木质的了,虽然使用寿命不长,但是胜在简单快捷。

事情不难只要理论上解决了,对于这些老工匠来说简易的很。第一台的制作速度很快,多人合力,有现成的材料,树干抛光,打孔,放置木椽子,用木板搭建个差不多的圆筒上下开口。

加上个人工摇把,固定在支架上,一个大致的脱粒机便制成了,摇动起来有些生涩,不过这些正是产品都可以弄好。

疯狂的摇动起摇把,赵昂把手中的一些麦穗从进料口放入,密集而连续的啪啪啪啪声响起,下面出口处已经有大量的小麦粒流淌出来。

赵昂抽出手中的麦穗仔细观看,虽然这些小麦还没有完全成熟也没有晾干,但还是打的非常干净。

把手中的麦穗给身边枣祗看了看,枣祗大喜过望,激动的都有些颤抖了,对着赵昂躬身一礼说道:“主公此法能拯救万千黎民,功在千秋!”

赵昂拉起枣祗说道:“就不必夸我了,这东西让工匠做好统一规格大量生产吧,秋收的事情就都交给你了。”

“定不负主公所托。”枣祗坚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