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八百四十三章 名为偏差、实为进步!这是划时代的发现!(1 / 2)

作品: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作者:墨少堤|分类:都市生活|更新:5个月前|字数:2712字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英文全称为European 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缩写为CERN)是一个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性研究机构,成立于1954年,CERN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基础物理研究,特别是研究微观世界的基本组成和相互作用。

CERN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研究机构,光是聘用的全职员工就超过三千名,并有来自80个国家、大约6500位科学家和工程师代表500余所大学机构,长期在CERN里驻守、参与各种粒子实验。

CERN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理实验设施,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位于瑞士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和位于砝国边境的超级质子同步加速器(SPS)。

CERN所需经费由所有成员国按GDP比例进行分担,每年的研究经费在10亿美元左右,经费看似很多,无奈实验实在太过烧钱,大型的实验平均三到五年才能进行一次。

所以以往各次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都广受关注,这次因为秦克、宁青筠论文的关系,更是吸引了全世界吃瓜民众的眼球。

CERN今天公布最新一期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的结果,属于向全世界发出CERN的声音,自然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只是派出个新闻发言人来应付媒体了事,而是极正式的举办了记者发布会。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不但有理事会22个成员国的代表,科学政策委员会的100多位委员几乎一个不漏全都坐在前排了,此外就是科学家代表两百余人——光是CERN的人数就接近四百。

透过玻璃大门看到CERN的代表们正式就座,记者们早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待得工作人员打开玻璃大门,邀请媒体朋友们进场时,所有记者都哗啦一声往里面挤,一时间不知道挤掉了多少眼镜踩掉了多少皮鞋,

幸而有CERN的工作人员全力维持秩序,总算没出什么大乱子。

袁兆英被人群裹挟,身不由主便“涌进”到诺大的接待大厅里,他一边急声叫旁边随行的摄影师跟上自己,一边努力伸长脖子看向已就座的CERN代表们,想从他们的表情里看出些端倪,却见不少科学家都表情严肃,一直在交头接耳,似乎还有人在低声争论着什么,气氛颇为紧张。

作为记者的职业直觉,让袁兆英敏锐地意识到,本次的发布会怕会有惊人的成果公布出来。

过了差不多十分钟,各国记者们陆续落座,大厅里乱哄哄的场景才结束下来。记者们还是比较守规矩的,接下来是CERN的发言时间,之后才是接受采访的时段,所以记者们都努力按捺住焦急的心情坐在座位上,但手里的笔已在飞快地记录下各个重要人物的表情神态。

比如特罗维奇教授。

特罗维奇教授是CERN里相当有名气的粒子物理学家,喜欢在网上以粒子物理学家的权威人士自居并发表各种言论,上个月那次针对秦克与宁青筠论文大放厥词进行否认和抨击的“CERN内部人士”,就是这位秃顶米国老教授。

熟知内情的各国记者们,包括《夏国科学先锋报》的记者袁兆英在内,目光自然都第一时间寻找特罗维奇教授。

特罗维奇教授的头发几乎掉光,那秃顶的样子还是很好认的,很快袁兆英就找到了目标人物。只见特罗维奇教授脸色阴沉,抿紧嘴唇一言不发,也没与四周的同事交流,让袁兆英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是因为媒体的压力让这老头子心情不爽,还是实验出来的结果有什么出乎他意料的情况出现?

袁兆英更加好奇了,特意让随行的摄影师搭档多拍了几张特罗维奇教授的照片。

下午14:30,CERN的实验结果发布会终于准时开始。

本次发言的是科学政策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来自鹰国的粒子物理学家詹姆士·莱德曼爵士。

莱德曼爵士是鹰国皇家学会的院士,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ERN里最负盛名的物理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