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七十章 祁安(1 / 2)

作品:世家贵女|作者:唐蔻子|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2-18|字数:3248字

微微有些泛黄的纸张摊开在桌面上,卷轴状的纸张上用细碳线绘着一间间宫殿的格局,仔细一看上面还标注了各间宫室的名字,而其中正中间一间赫然标注着“祁安殿”的字样。

站在桌前,一手托着灯盏的苏越用手中的灯盏照亮摊放在桌上的设计图,她抬头看了眼站在桌对面的诸夏,继而笑道:“主子,原先祁安殿的那份设计图已经找不到了,这份设计图纸是后来的工匠修缮时按照格局画出来的,”

闻言的诸夏并没有觉得诧异,祁安殿的修建已经是好几百年前的事情了,当初修建时的设计图要是还在的话才是奇怪了,所以他摇了摇头,目光却是一直聚焦在图纸上,漫不经心道:“无妨,只要这份图纸精准一些就没事。”

苏越于是没说话,继续拿着手中的灯盏给诸夏照亮。只是男人在全神贯注看着图纸的时候,她的视线却是落在男人那棱角分明的脸上,目光中带着显而易见的迷恋之意。

一边用手指在各间宫室的图样上面划过,诸夏的眉头微微皱起,一边却是轻声念着几句古诗样的话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把男人所念之话重复了一遍,苏越同样轻蹙蛾眉问道:“这不是《诗经》中的诗句吗?语出《国风?郑风?风雨》,可是和这遗藏有什么关系?”

诸夏没说话,继续搜索着图纸上任何有可能的地方。

对照之前莲生和尚破译出来的地方,先祖们的遗藏已经可以确定是埋在祁安殿中了,可具体是殿中的哪处地方又不好说,家里遗留下来的线索却又是这么一句不清不楚的诗句。祁安殿中拢共有三十八间正殿加偏室,要想在这三十八间宫室中找到遗藏真正所在之地,绝对不是一桩易事,要是一间间找过去的话,肯定很容易引起外面守卫禁军的注意。所以说这句莫名其妙的古诗就成了唯一的线索。

虽然主子没说话,但以苏越的才智却也能猜到几分,她又在心中默念了一边这句诗句,然后跟着一起看着图纸上面的名字。

祁安殿名为殿,实际上的建制却和宫差不了多少。里面的正殿不多,仅仅只有承光殿、德阳颠、宣室殿和延年殿,但偏室什么的却足足有三十四间,外加两处汤池和八处园林。虽说是前朝皇室用以修养的地方,但却经常有皇室之人居住,殇帝殁前就是在此养身,甚至连朝议等政事都搬到了这边。

“会不会是殇帝生前居住过的长年殿?”试着提出自己猜测的苏越轻声道。

诸夏思索了片刻后摇头,“说不好,长年殿的话单从名字上来看和诗句的联系不大。”

苏越闻言也轻轻点头,继而担忧地道:“可如果仅仅是从这些宫殿的名字上来看的话,会不会很难找到埋遗藏的地方呢?”

诸夏没说话。事实上苏越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把图纸上所有宫殿的名字都看了一遍,却愣是没有发现可能和《风雨》这首诗有关联的地方,这说明这条线索绝对不能简单地从表面上来看,肯定还有什么地方是他没有注意到的。

见他看得投入,苏越识趣地没有多说话,而是轻轻将灯盏放下,然后轻手轻脚地退出了屋子,半晌后她又端了一个托盘进来。

托盘上放在一个白瓷碗,瓷碗中放了一个瓷勺,把托盘轻轻放到桌上,苏越笑着开口道:“主子,夜都已经深了,您还是先吃点东西填填肚子吧,婢子给您准备了乌骨鸡参汤,您要不然先喝两口?”

许是她的话打断了诸夏的思路,一时间抬起头来的男人眉头有点皱,但他还是没有拒绝苏越的好意,端起鸡汤喝了两口。

不知道这鸡汤是不是苏越亲手熬的,但至少味道却还是不错的,一点儿也不油腻,闻起来还有一股淡淡的人参香味,正好用来在夏天滋补。

眼见得主子把自己准备的鸡汤都喝下去了,苏越一双水眸顿时也就不可察觉地弯了起来,“主子,要不要婢子再帮您去盛一碗来?”

“不用了。”诸夏摇头,把手里的空碗一放,然后接着道:“看样子只从这图纸上面是看不出什么来了,到时候最好是能到祁安殿里面去实地探勘一下,说不定到了里面会有什么发现也未可知。”

“可是……”闻言的苏越却是皱起了眉头,脸上的表情看上去有点为难。

“怎么?”注意到她神情变化的诸夏挑眉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之前负责守卫祁安殿的蒋统领因为得罪了上峰的缘故,被直接撤职了,现在重新换上的翎羽卫统领是裴家的屠苏公子。”苏越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裴霁这个人婢子之前没和他打过交道,而且听闻他为人冷淡,不像蒋安那家伙这么好拉拢,祁安殿要是有他负责看守的话,婢子觉得可能要进去有点困难。”

“是吗?”诸夏的眉头皱得愈发紧了,沉吟了片刻后他冷声道:“这样子,你先试着接触他一下,要是能交好的话就试着交好他,实在不行的话也尽量摸清楚他们值夜的班次,到时候我们自己摸进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