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99章 太祖系与太宗系亲王近况(1 / 2)

作品:重生朱棣之子|作者:步惊俗|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3-05-17|字数:2298字

武英殿。

此时,朱高煦端坐在御桌之后,太子朱瞻域侍立在侧。

郑和与康平肩并肩站在御前十步外,湘王世子朱久烩躬身在御前静候皇帝的下文。

“久烩,十二叔近来可好?”

朱高煦打量着年纪四十岁上下的湘王世子朱久烩,过了数息之后,才不紧不慢的问道。

“回陛下,全赖祖宗保佑,父王的身子骨还算硬朗。”

朱久烩恭声回答道。

朱高煦话锋一转,赫然问道:“你可知,你父王给朕的密信里面,都写了什么?”

朱久烩老实答道:“回陛下,那封密信乃是父王口述,由臣弟代笔所写。”

他是朱高煦的堂弟,自称“臣弟”并没有错,反而显得亲近。

“嗯。”

朱高煦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康平,吩咐道:“康平,你去一趟内阁,传朕口谕,让内阁草拟一份诏书,大致内容是朕念往昔岁月,决意将如今晋王朱柏的王号改为太祖始封王号湘王,特地恩准其退位的请求,令王世子朱久烩继湘王位,在此之后,册封原王世孙为王世子,命礼部选派文武大臣前去宣旨。”

“奴婢遵旨。”

康平躬身领命,接着退出了大殿。

朱久烩激动万分,当即跪地叩拜道:“臣弟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快快起来。”

朱高煦伸手虚抬,示意朱久烩平身,然后转头对旁边的朱瞻域说道:“太子,替朕送送久烩。”

“臣弟告退。”

朱久烩再次躬身一礼道。

朱高煦目送朱瞻域与朱久烩离开后,目光落到郑和身上,缓声道:“郑和,你如何看待辽谷二藩争斗之事?”

“辽谷二藩之事,不仅是皇家私事,更是国事。此事牵连甚广,需要谨慎处置。太祖不准宦官干政,臣不敢妄议朝政。”

郑和恭声应道。

“此事,朕会召集六部九卿等文武重臣共议,现在只是与你随便聊聊。朕赦你无罪,说。”

朱高煦知道郑和对海外各亲王藩国的了解非常深,尤其是孔雀半岛上的诸藩。

这是因为早年汉王朱高炽、赵王朱高燧就藩时,乃是郑和率领船队护送,且郑和之后又在孔雀半岛西南部待了整整两年才回归大明本土。

“陛下,臣觉得谷王、辽王所谋甚大,朝廷应当早做准备,原因有二。”

郑和思索再三,郑重其事的说道:“第一,据臣所知,那处引发辽谷二藩争斗的山谷,内有数条河流穿越而过,无论是高粱、谷子、仙米玉米、仙薯红薯,还是花生、油菜、芝麻、大豆,皆可在种植后大获丰收。那山谷东西长近百里,南北宽数十里,乃是一处沃土,养活几十万百姓绰绰有余。谷王称之为仙米谷,辽王称之为长春谷。”

他的言外之意是说这种风水宝地,若是长期被藩国占据着,必定会极大的增加藩国的人口与物产实力。

“第二,无论是辽王第二任还是谷王,近些年皆大肆搜刮民财,雇佣土着青壮为辅兵,造战舰弓弩,练水兵乡勇,麾下兵额皆超出了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