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97章 海外藩国起战乱(1 / 2)

作品:重生朱棣之子|作者:步惊俗|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3-05-17|字数:2178字

三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

四月二十一日,散朝后,太子朱瞻域照例前往武英殿向朱高煦汇报政务。

“爹,截止到十日前,两暹三司四品及以上高官皆已陆续到任。此外,从河南、两淮等人口大省抽调的第一批二十万名移民,已经在南洋水师的护送下,顺利抵达两暹。”

朱瞻域恭声道。

“两暹各府皆要设立移民司,专门负责移民事务,防止出乱子,这件事要派老成持重者去做。”

朱高煦沉声道。

“儿子心中已有人选,一个是广西布政使陈——”

朱瞻域话未说完,就被朱高煦抬手打断道:“此事你全权安排即可,不必多言。关键是两暹总兵官的人选,你怎么看?”

朱瞻域闻言,顿时陷入了沉默。

“你娘身子骨不太好,我也到了花甲之年。过几年,待扶南四省在你的治理下兴盛之后,我也好顺势把皇位让给你坐。”

朱高煦既然把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了太子朱瞻域,自然不想让对方误会,当即直言道:“所以,两暹总兵官的人选就显得至关重要。”

朱瞻域不再沉默,实话实说道:“儿子想推荐胶郡公、浚郡公分镇两暹之地。”

“有张辅与朱能珠玉在前,你想推荐薛禄、陈懋分镇两暹,恐怕会遇到不小的阻力。”

朱高煦看穿了朱瞻域的心思,主动分析道:“国公与郡公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一样,两者犹如亲王与郡王之别。”

朱瞻域疑惑道:“去年年底,爹封赏南征将士时,没有晋升胶郡公、浚郡公的爵位,是有意为之么?”

第二次明征麓川之战后,薛禄与陈懋皆因军功晋爵一级,从县公升为了郡公。

不过,让朱瞻域感到不解的是,去年年底朱高煦亲征,在剿灭黎氏越国论功行赏的时候,除了时任平蛮左将军的胶郡公薛禄与时任平蛮右将军的浚郡公陈懋之外,其他所有立下当先头功的高级将领,皆至少晋爵一级,还有的爵位升了两级。

如时任平蛮中将军的荆乡侯杨洪因立下准奇功,爵升两级为郡侯,时任荡蛮将军的南洋水师都督平安立下头功,从郡侯升为县公,时任副将的韦贤、郭鉴、汤运、耿瑄、盛磊等立下头功而得以爵升一级。

就连当时在孟甸、孟挝境内平叛的赵安、蒋贵,也都因为在关键时刻立下头功得以晋爵一级,授予三等斧钺勋章。

“虽然逆贼黎氏丧命于杨洪之手,但此功非杨洪一人之功,毕竟黎氏被官兵包围在前,突围时被杨洪射杀,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临阵斩将。所以,我当时给杨洪定的是准奇功,这一点,众将士皆心服口服。”

朱高煦继续解释道:“韦贤、郭鉴、汤运等将领,各分领一营官兵,在战斗中悍不畏死,敢于冲锋,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南洋水师都督平安指挥船队驶入内河,亲临险境,多次亲率麾下将士对岸上敌兵实施火炮打击,大大减少了我方将士的伤亡,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薛禄与陈懋也有功劳,但却不足以定为头功,只能算是准头功,因此我没有给他们升爵。我在乾熙初年颁布的《大明军功令之中,对五等战功有详细的表述,薛、陈也是军中宿将,对此并无异议。”

五等战功见本书第三百五十章

朱瞻域寻思道:“莫非爹是故意把立功的机会留给了杨洪?”

“嘿,竟然被你看出来了。”

朱高煦也不藏着掖着,十分干脆的接话道:“我跟你说,当初我下令兵分三路围攻黎越的时候,薛禄与陈懋应该就看出来了。他们在你爹我手下效力大半辈子了,不可能连这点眼力劲也没有。”

“爹的意思是?”

朱瞻域迷湖道。

朱高煦沉声道:“身为帝王,有些话不能直言,必须让臣子们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