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92章 开疆拓土增两省(1 / 2)

作品:重生朱棣之子|作者:步惊俗|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3-05-17|字数:2266字

乾熙十五年二月,吏部奏请朱高煦对张辅、朱能统兵收复的扶南半岛北部的三个宣抚司、十余个宣慰司改土归流,置以郡县。

针对吏部所奏,朱高煦下令让众臣廷议。

对此,众臣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麓川、木邦、孟养等土司乃是边陲之地,蛮汉杂居,矛盾甚多,若置以郡县,朝廷不好管理,而且派遣流官的治理成本太大。

另一派认为,只有对麓川等宣慰司、宣抚司置以郡县,才能让南疆边境安定下来,否则日后难保不会再出现类似思任法这样的逆贼。

何况目前大明修建铁路的技术已经越发成熟,将来用铁路贯通麓川等地与云南、交州的联系,亦不算难事。

最后,朱高煦拍板决定将那些地方划为两个省,收归朝廷直接管理。

他下诏令废除孟养、麓川、木邦、缅甸、底兀剌、大古剌等六个宣慰司,改设孟养、麓川、木邦、缅甸、东吁、勃固六个府,六府下设三十一个县,置孟甸布政使司等处进行治理,以缅甸府为孟甸省治首府。

又将孟定、孟艮两个御夷府与车里、八百者乃、八百大甸、底马萨、老挝等五个宣慰司废除,改设孟定、孟艮、车里、澹挝、景迈、万象六个府,六府下设三十五个县,置孟挝布政使司等处进行治理,以万象府为孟挝省治首府。

朱高煦心里很清楚,军事斗争的胜利,只是治理孟甸、孟挝两省十二府的第一步。

至于第二步,重点在于如何确保两地的和平与稳定。

因此,他殚精竭虑,对治理孟甸、孟挝做出了一系列的部署。

首先是废除原先的土司行政制度,建立新的三司郡县管理体系。

设置孟甸、孟挝两个布政司之后,朱高煦认为非名臣望重者不能镇之,于是命建平亭伯高士文、靖远亭伯王骥分别担任孟甸巡抚、孟挝巡抚。

高士文是咸阳人,在洪武末期以小校从征云南及金山有功,升为燕山左护卫百户。

其人质直刚果,善骑谢,永乐初年跟着张辅征交趾,乾熙初年又跟着朱高煦北征,累功升为指挥使。

他以参谋的官职,在第二次麓川之战期间,通过详细的侦察,对远近各处的险关易隘均了如指掌,为明军破敌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论功封三等伯爵。

朱高煦任高士文为孟甸巡抚,乃是看中了他对孟甸的地理人文较为熟悉。

王骥前文有介绍,虽然没怎么参加过大型战役,但是他之前长期担任知府、府尹类的行政官职,拥有非常丰富的治理地方的行政经验。

他在第二次麓川之战期间,以参谋之职配合张辅立下了不小的军功,论功封三等伯爵。

此后,朱高煦又从京师派出兵部郎中龚永吉出任孟甸布政使司右参政、国子监常科书院祭酒吴与弼出任孟挝布政使司右参政。

当然,由于孟甸、孟挝两地情况的特殊性,除了布政司一级的官僚,地方上各府以及由朝廷直管的县级主官皆由致仕武臣出任。

巡抚与布政使选定之后,便是都指挥使司高级官员的任命。

朱高煦命会川县伯赵安为孟甸都指挥使,定西县伯蒋贵为孟挝都指挥使。

同时,以赵安为孟甸副总兵,辅左孟甸总兵官张辅镇守孟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