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86章 番外 赵王庶子朱瞻塙与汉王嫡三子朱瞻墡的逆袭(1 / 2)

作品:重生朱棣之子|作者:步惊俗|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3-04-08|字数:3074字

一、赵桓王朱高燧庶子朱瞻塙的逆袭

虽然历史大势在穿越者朱高煦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变,可有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大势却依旧保持着惯性。

就好比朱棣的嫡三子朱高燧仍旧在永乐初年受封为赵王。

与历史上基本相同,赵王朱高燧一生当中虽仅有三子,但终其一生却有过三任赵王妃,而这三子皆出自他的第三任王妃。

第一任赵王妃徐氏,乃是永乐初年五军都督府都督徐章之女,于永乐六年四月进封赵王妃。

徐章之妻何氏有一个兄弟,正是当时圣眷正隆,奉旨率领舟师灭了满者伯夷国因功受封为宁远侯的何福。

也就是说,朱高燧的这第一门亲事,乃是朱棣拉拢何福所用的政治婚姻。

只可惜在永乐十年八月,何福跟随朱棣北征大漠时因为轻敌,导致三千明军战死,被朱棣治罪除爵,贬为庶民,没多久之后便郁郁而终。

何福虽死,可因其轻敌而战死的三千明军何其无辜?

朱棣为了安抚那些因何福轻敌而死的明军将士的亲属,于永乐十一年三月,以赵王妃徐氏“既无子,又数诳诞不悛”为由,废掉了徐氏的王妃身份,让赵王将其闲居府中,善养之终其身。

第二任赵王妃沐氏,乃黔国公沐晟之女,相比之下其身份比徐妃更高贵,于永乐十一年十月封为赵王妃。

因为沐晟之父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与朱棣同辈,而黔国公沐晟与朱高燧同辈,所以这个沐氏与朱高燧之间差了一辈。

但是,在原来的历史上,赵王朱高燧确实娶了沐晟之女。

不仅如此,与历史上一样,朱棣还把他的女儿常宁公主嫁给了沐晟之弟沐昕。

可惜,永乐十五年赵王朱高燧就藩孔雀半岛建国没几个月,沐妃就因为水土不服突发恶疾,虽然后来被医官救了回来,但身子却落下了病根。

五年后,在永乐二十年二月沐妃去世,朱棣特赐谥曰“恭惠”,亲王妃得赐谥号可谓是史所罕见。

由于朱高燧的第一任王妃徐氏无子,第二任王妃沐氏亦无子。

也就是说这时的朱高燧并无嫡子,仅有的两个儿子朱瞻坺(fa,音同“伐”)、朱瞻塙(que,音同“确”)皆为侍妾翁氏所出,再加上他的第三子早夭。

其在孔雀半岛建国后,又励精图治,没有在后宫方面花太多心力,因此子嗣与汉王朱高炽相比不算旺,与乾熙帝朱高煦相比更是远远不如。

为了让赵王国的国祚可以延续下去,把王位一代代传下去,赵王朱高燧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于是,他向朝廷提出将侍妾翁氏册封为王妃。

虽然翁氏不过是常山中护卫镇抚翁陆之女,但朱棣念在翁氏为赵王朱高燧养育了两个儿子,且陪同服侍朱高燧多年,便同意了朱高燧所请。

就这样,在永乐二十一年十月,翁氏进封赵王妃。

随后,赵王长子朱瞻坺顺利进封赵世子,次子朱瞻塙则被封为安阳王。

朱高燧之所以要如此大费周章,当然是要给朱瞻坺一个赵王嫡长子的身份,如此进封为王世子才名正言顺。

乾熙五年十月,十六岁的安阳王朱瞻塙离开赵王国都城,正式前往其封地安阳府——这是赵王朱高燧在孔雀半岛打下来的一府之地。

乾熙六年五月,十九岁的赵世子朱瞻坺跟随赵王朱高燧讨伐土著时,中了带毒的敌军流矢,于一个月后薨逝。

赵世子朱瞻坺之薨并非小事,大明乾熙皇帝朱高煦获知此消息后,下令礼部追议谥号。

礼部起初拟的谥号是从“怀”或“悼”之中选一个,不过朱高煦问了一句:“赵世子征伐异族,战死沙场,区区一个‘悼’字,岂不令人心寒?”

于是,礼部经过再次商讨,拿出了“悼武”作为赵世子朱瞻坺的谥号。

对此,朱高煦表示了认可。

“悼”与“哀”、“愍”、“怀”、“殇”等类似,皆是一种表示同情的谥号。

其中谥号“悼”,属于平谥,战国时楚国国君楚悼王熊疑就是谥“悼”,还有晋悼公被称为中兴之君,可惜天不假年,没能活到而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