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56章 孤此举,乃是恩威并用(1 / 2)

作品:重生朱棣之子|作者:步惊俗|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3-04-08|字数:2290字

乾熙三年,六月初六。

烈日高照,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原和林城故址东十里处,明军中军大帐之外。

曹国公李景隆穿着凉爽的夏季军服,怀中抱着一叠文书,刚走入辕门,就看见大帐外面的草地上跪着六名身披甲胄的将领。

为首者乃是原陕蒲都督府抚宣司指挥使宋瑛,现任“驻漠五营提督大臣”。

乾熙二年九月份,朱高煦北征凯旋班师回京之前,留下了五个营驻守漠西及漠北各地。

当时宋瑛担任驻扎在札卜罕河西岸的一营代理营长,负责对投降的土默特部、巴图特部等士兵进行劳动改造,如搭建房屋、运送石块等。

宋瑛上任后,亲自巡视周边地形,并结合燕然山脉地理特点,就地取材,制定了详细的筑城、建房的计划,以及存储草料、粮食的仓库。

他那时对下辖各曲长及众军匠强调,接下来的首要之事是尽快建造能够抵御暴风雪的仓库,而且仓库的规格要能装下至少十万石粮食。

众人虽然不理解宋瑛为何要这样做,可却不敢违抗军令。

当朱高煦派出的军需官在二十天后送来十万石粮食的时候,众曲长及军匠们顿时被宋瑛的先知先觉所折服。

朱高煦得知此事后,大悦,夸赞宋瑛不愧是宋武宁公之子,随后下诏任命宋瑛为“驻漠五营提督大臣”,即管理驻守在漠西及漠北各地五个营的提督官。

西宁侯宋晟病逝后被朱棣追封为西宁县公,赠谥“武宁”,因此“宋武宁公”是对宋晟的敬称。

朱高煦派太子朱瞻域到和林主持修建大漠各都司卫城、道路、驿站、工厂等事务的同时,任命曹国公李景隆、平阳伯瞿能、宋瑛为协理大臣,以辅佐朱瞻域。

昨天朱瞻域与李景隆、瞿能的马车抵达和林之时,宋瑛率领各营营长、曲长等文武官员已经办了一场隆重的迎接仪式。

而且,昨夜朱瞻域还在大帐内主持晚宴,犒劳众将士,场面一度十分热闹,大家其乐融融。

今早天刚亮,李景隆就起了床,洗漱完毕后,以最快的时间用完了早膳。

然后他就按计划到和林城故址边的建筑工地上转了几圈,了解工程进度,以及工匠们遇到的麻烦。

这座正在建造的新城,名叫“龙城”,乃是朱高煦赐名,李景隆不敢大意。

他走访了一个时辰之后,便急着快马返回军营,前往中军大帐寻朱瞻域禀告公务。

却不想,竟然在大帐之外见到了这样的一幕。

“宋提督,出什么事了,你们为何跪在这里?”

李景隆俯身问道。

“太子谕令,今日议事众将迟到,命罚跪一个时辰,以做惩处。”

宋瑛淡漠的答道。

“他们迟到被罚跪,老夫不信你宋提督也迟到了?”

李景隆满脸疑惑道。

“宋某身为五营提督,众将迟到,可谓是管教无方,当然要陪着跪。”

宋瑛解释道。

“宋提督请起,请起!”

李景隆说着话,就要去搀扶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