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46章 编入教材的战斗案例(1 / 2)

作品:重生朱棣之子|作者:步惊俗|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3-04-08|字数:2199字

明军中军大帐之中。

“庆耀,说说你是如何发现瓦剌重骑的。”

朱高煦抚须道。

“是。”

庆耀恭声道。

于是,他把自己的分析与具体的布局、操作说了出来。

据探知,瓦剌重骑兵有八百余人,每人除了配有一匹战马之外,还有从马三匹。

人饿了可以吃干粮,渴了可以喝水袋里存的水。

可是马饿了,除了要吃马料之外,也要饮水。

然而,脱欢为了凝聚人心,抵御明军,选择了坚清壁野,在和林城方圆三十里之内的河水、井水等水源里投了毒。

因此,这八百重骑兵只能远远的躲在和林城三十里之外。

明军为了寻找水源,肯定也会到三十里外的地方巡视。

而八百瓦剌重骑兵若要隐秘的藏起来而不被明军发现,至少要符合一个最根本的条件,那就是足够远离和林城,如此才能躲过明军斥候的探查。

但又不能太远,太远的话,长途奔袭作战无法发挥出重骑兵的优势。

所以,庆耀就派出两队斥候骑兵,撒网一样在和林城三十里之外、六十里之内的地方,寻找森林、山林、树林等一切可以隐藏骑兵的地方。

除此之外,庆耀认为瓦剌重骑的首领为了刺探和林城内的情况,必定会派出若干名探子。

这些探子要定时查看和林城内有无燃放烟火信号。

虽然光的传播速度特别快,但是空气里有很多肉眼不可见的东西,这些东西会阻碍光的传遍。

脱欢命令手下工匠特制的烟火,在燃放后爆发的光芒,最多也就能传到七、八里地之外,再远就看不清。

于是,庆耀又派出一队斥候骑兵在和林城外十里左右的地方来回巡视。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

当派出去的斥候发现瓦剌重骑的探子之后,庆耀心中就有了八成把握,觉得脱欢应该是真的留有后手。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庆耀没有让斥候紧跟其后,而是保持着足够安全的距离,只是为了摸清瓦剌探子从何处而来。

原来,在和林城西南六十里外,有一处山脉,即燕然山脉(杭爱山脉)。

燕然山之中有山谷,乃是隐藏骑兵的绝佳之地。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为了保存足够的体力,那些战马不可能一直披着重甲。

瓦剌骑兵也不可能一直身披重甲。

在没有到重骑兵冲锋范围之内,他们都不会急着披上重甲,否则长途奔袭,等按计划到了和林城外截杀朱高煦的时候,他们的战马也好,人也好,都已经精疲力竭了。

这就是重骑兵需要从马的原因。

从马可以托着铠甲,减轻战马的负担。

“你又是如何全歼瓦剌重骑的?”

朱高煦接着问道。

至于消灭这些瓦剌重骑兵,对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庆耀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可是朱高煦有所问,庆耀不能敷衍了事,他必须认真且郑重的回答。

“陛下有所问,臣不敢不答。”

现在的庆耀与郑和一样,面对大明皇帝可以称臣,不必自称“奴婢”。

大明开国以来,面对大明皇帝称臣的宦官并没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