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01章 皇帝后宫等级制度(下)(1 / 2)

作品:重生朱棣之子|作者:步惊俗|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3-04-08|字数:2278字

“皇贵妃只能由贵妃晋升而来,其册封仪式也得比册妃仪式隆重一些。”

朱高煦寻思道:“依朕之意,进封皇贵妃之人要先祭告奉先殿,由皇帝亲御皇极殿传制,再选三品以上武臣与文臣担任正副二使,持捧节册封,并有正式册封皇贵妃册文。另外,在行各种宫廷礼仪时,皇贵妃也列于贵妃、妃之前。”

历史上,大明朝的册妃礼仪其实一直在变。

自洪武三年册孙氏为贵妃,定皇帝不御殿,承制官宣制曰:“妃某氏,特封某妃,命卿等持节行礼。”

这时候仅仅授册,无宝,馀并如中宫仪。

永乐七年,更定册妃礼,皇帝皮弁服御华盖殿,传制。

等到明宣宗立孙贵妃,才开始授予册宝,而到了明宪宗封万贵妃时,才始有皇贵妃的称呼。

“为防止皇贵妃压过皇后,皇贵妃只能有册书,不予册宝,哪怕是黄铜做的册宝也不行。后世之君,皆不得违背朕定下的这条规矩。皇后以为如何?”

朱高煦见李瑶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立即补充道。

“如此甚好。”

李瑶听了朱高煦的上述补充之言后,脸色这才转变过来,颔首道:“如此,妾就不用担心域儿以后乱来了。”

她这番话,一表面是操心太子朱瞻域将来继承帝位后会宠妾过度,冷落其正妻袁宁宁,从而导致“皇贵妃压过皇后一头”的情形出现。

另一方面,也在“内涵”朱高煦上个月册封了两位贵妃,对她这位出身“良家”的皇后稍微有些冷落。

朱高煦知道李瑶此话是一语双关,也不点破。

他稍作沉默,随即接着言道:“贵妃与皇贵妃一样,也不常置,人数同样有上限,最多可以同时存在两位。”

“至于贵妃与妃的册仪、服饰、饮食等皆依旧制。不过,妃的人数与贵妃、皇贵妃类似,也设有定额,最多不超过四人。”

也就是说,贵妃与妃还是和过去一样,协助皇后治理六宫,并参加祭祀活动。

后世之君可以根据喜好册立妃子,但有人数上限,即皇贵妃有且只能有两位、贵妃最多两位、妃最多四位,总计可以同时存在八妃。

假如已经有了八位妃子,那么便不能再新册妃位,必须等原有的妃位空出来才可以。

正式被册为妃者,除了隆重的册妃仪式和授予金册外,每位妃子还将拥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妃子的位号,如淑妃、宁妃、贤妃等。

一般来说位号具有独享性,同一时间不能出现位号完全相同的两位妃子。

考虑到后妃会出现死亡、被废等情况,故而需要册立新妃补充。

由于大多数朝代的册妃并不限于一次,因此朱高煦也没打算对后世之君的册妃次数进行限制。

毕竟,皇家子嗣的延续至关重要。

“第五等嫔位不再细分,为正三品,人数有定额,即最多可以同时存在九人。”

朱高煦继续道:“准嫔位戴九翟冠,穿大采菊衣,册封圭用次玉谷文,再用涂黄金之册,其礼仪低于皇后五分之一,准许有六名宫女侍奉。”

“如无特殊情形,嫔晋为妃后,仍保留原有位号。若宫中有妃、嫔使用同一位号,那么嫔晋为妃后必须改用其他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