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一十四章应景(1 / 2)

作品:永福门|作者:糖拌饭|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2-16|字数:3354字

董帮办就是在这一片物议纷纷之中走进虞园的,他进虞园的时候,脸色很平静,倒看不出被盖文扫了脸面的事体。

他一进虞园,园子的议论声就突然平静了下来,关系好的,想要安慰两句,只看着董帮办的神情,却又不晓得要说些什么,关系不好的,自是冷眼看戏,也要保持一份风度的嘛。

园子里灯火阑珊,董帮办穿着青绸面的长衫,站在那里,又正了正衣领,才拱拱手,冲着园子里的客人抱拳揖礼,一脸正色的说:“各位,对不住了,董某失礼,废话也不多说,大家也晓得,盖文不会来了,但咱们中国人有正事儿要席面,没正事儿,大家聚聚也是要席面的,今儿个,大家就当是闲聊,联络联络感情,平日大家都忙的,也难得聚到一起,董婆的席面儿那在上海也是一等一的,也不枉大家来一趟的。”

没有预想是的气急败坏,没有预想中的义愤填膺,当然董帮办脸上也没有笑容,只有平静,他这样平静,倒是让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哎哟,董先生客气,咱们来参加董家宴,看的是董先生的面,掂记的是董婆的手艺,可没盖文什么事儿。”客人面面相觑之后,便有人接话说。

一些原本藏着看热闹心思的客人倒是有些失望的,董帮办似乎是怂了,看来今晚是没热闹看了,不过也不算太失望,正如董帮办说的,能吃上董婆的手艺,那也不枉来这一趟。

听着客人的话,董帮办又是深深一揖礼:“承蒙大家给面儿,废话就不多说了,我晓得大家肚子都饿了,大菜马上上来,大家只管敞开吃,估计大家心里也有数,这大约是我董家最后一次董家宴了,这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呀……”

董帮办这话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围的人一阵咧嘴,心里嘀咕着董帮办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要停了董家宴了吗?

董家宴也不是没停过,在去年,董帮办重新请出董婆之前,董家宴一直是停的,停了有近十年,对外,董家宣称停董家宴的理由是董婆年事已高,但知晓一些内情的都晓得,当初是董婆看不惯董帮办拿董家宴做平台,尽插手一些阴司事体,老人家觉得这事儿有伤天和,因而发誓金盆洗手,当年董帮办自也不甘心,这样一个交际的平台叫董婆说停就停了,董帮办私下里便请了别的厨子,想顶上董家宴大师傅董婆的位置,最后却被董婆硬生生砸了场子,董帮办才歇了心思。

当时,场面弄的很难看,大家都猜,只怕以后是再也吃不到董婆的手艺了,但就算是这样,董帮办也没说过像今日这样的话,董家宴是他董家立于上海的一个风标,董家宴在,就说明董家依然能在上海搅动一些风云的。也因此去年,卞维武揭露荣兴走私鸦片的事体,最后牵出了董帮办,为了脱困,董家帮终是重启了董家宴,虽然让人有些意外,但却在情理之中。

但按董帮办刚才话里的意思,这回是董家宴真正是最后一场了?

“董家局势这样坏了?董帮办这意思董家是要散伙了?”李二太太在苏太太耳边说。

象李二太太这样的人,也是跟了李二老爷在商场打滚的,心思最是玲珑,她从董帮办这话里的意思里,再加上之前,董家一些资产往香港那边转移的事体,多少也有一些风声传出。

如此,董家这是要完全撤离上海了?只是江海关那边能让吗?

董帮办的话意里多少有些英雄末路的味道了。

“就是呀,就算是情况再坏,也不要说这样的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跟余太太一起过来的丁太太接话说,她就坐在苏太太身边,丁太太家是做金银器的,在苏氏百货里有专门的金银专柜,丁家在上海贵重金属于行里,也算是有些小名儿的。

苏太太沉吟着不响,她一时也把握不住董帮办的意思,便又转过脸看了一下虞景明。

虞景明抿着唇想,董家现在是在分两步走,前一步,由长子长媳带着董家一部份资产离开上海去了香港,这个其实是为后路做准备,而另一步,就是董帮办想借联姻的方法拉拢盖文,跟英大使那边攀上关系。

第一步董家走的很稳,王莹莹他们已经安全的到达了香港,只第二步,却在盖文这里栽了一个大跟斗,那接下来董帮办要怎么走虞景明也就看不清了。

虞景明冲着苏太太微微摇头,苏太太都摸不着董帮办的脉,她就更摸不着了,不过,从红梅刚才给她念的那首诗,虞景明分明感到董帮办有一股绝然之心……

想着,虞景明不由微侧过脸,从屏风的一角看向男客那边,卞先生依然一脸和煦,虞景明看他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托着杯底神态谈定,只是卞先生托着杯底的手指总是在那里不由自由的搓揉,倒让虞景明看出些不一样来,卞先生大约是晓得什么的。

此时,大菜陆续上来,一时间整个虞园,满是食物的浓香,食物的热气在七彩灯光的照射下也显得有些氤氲,身边人闲聊的话音声有些蒙蒙胧胧,不甚清晰,倒是戏台上的声音显得格外的明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