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21章(2 / 2)

作品:重生之夫荣妻贵|作者:吴千落|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1-13|字数:4335字

至于其他三个侍妾嘛!任何时候都行,一顶小轿抬进府就行了。

宫里头,皇后娘娘还拿此事来打趣皇帝:“皇上这一通指婚下去,明年礼部和内务府可要忙个底朝天了。”皇帝撩了撩胡须,爽朗一笑:“让他们忙碌一下也好,省的整日里闲着没事做。”

皇后娘娘又笑着说:“皇上这次可是有些厚此薄彼了,怎么只给皇子和宗室子弟指了婚,宫里可是还有几个公主等着呢!”

皇帝诧异的问:“不就只有乐平和乐婷两个到了年纪吗?朕心里都有谱了,还有谁啊?”

皇后娘娘说道:“皇上只记得自己的女儿,怎么把妹妹给忘了。先帝的幼女长乐公主今年也有十八、九岁了,如今太后身子一直不大爽利,华太昭仪可是来了多次了。毕竟是皇上的幼妹,总要给她寻个好去处,才好给先帝一个交代。”

皇帝摸摸胡须道:“平日里朕也见不着她,皇后你不说朕倒是忘了还有这么一个小妹妹呢,朕再琢磨琢磨。”

皇后娘娘又问:“乐婷公主就罢了,凡事有她母妃看着,我就不用操心了。倒是乐平这孩子,可是皇上唯一的嫡女呢,太后前两天还念叨来着。”

闻言,皇帝说道:“朕听说安定伯府夫人几次进宫,话里话外都有让自己的孙子尚公主的意思。”

皇后娘娘顿了顿,然后说道:“陛下您也知道,现在的安定伯毕竟不是母后的嫡亲兄弟,他们家想要尚公主也不过是为着将来好多继承一任爵位。只是,依我看,母后对此事并不怎么乐见呢。”

皇帝冷哼一声:“母后当初在娘家时受了后娘的一番磋磨,要不是看在当年他们多少给朕出过力的份上,朕不会让他们多袭这一代,如今还想得寸进尺,当真是想得美!”

皇后娘娘连忙安抚他道:“都是些陈年旧事了,皇上何必因此动怒。说到太后的娘家,太后虽然没有嫡亲兄弟,可是威国公府的老夫人可是皇上的亲姨母呢,威国公家也是老牌世家了,如今的世子还算上进,听说已经考了武举人。皇上不妨将一位公主下嫁,也是安慰太后的意思。”

皇帝沉吟道:“当初朕还是皇子的时候,姨母和姨夫确实是帮衬了朕不少啊。朕每每想要补偿一番,偏偏表哥身体不好不能入朝为官,也只是多赏赐些东西就算了。表哥家的孩子生的晚,朕只见过一两次,都没什么印象了,也不知道身体怎么样?”可千万别像自己的姨夫体弱多病才好。

皇后娘娘笑道:“那孩子既然能考中武举人,想来身体定是不错的。皇上若是不放心,自己亲自看看不就知道了?”

于是,第二日,皇帝便召见了威国公世子,见他生的剑眉星目、体形健硕,先是放下心来,又问了几个问题,见他虽然言谈不多但都能说道点子上,因此心里十分满意。又问他平日里都做些什么,听他答道因着父母身体都不是很好,因此一直在家里侍奉父母兼着处理家中庶务。

是个孝顺的孩子,听到这里,皇帝更加满意了,这么好的孩子以前怎么没注意呢?皇帝私下里又让人查访了一番,觉得这孩子没什么问题,便下旨将自己的嫡女也就是皇后娘娘唯一的女儿乐平公主指给了他。然后又接连下了两道圣旨,将乐婷公主指婚给了一户世家嫡次子,长乐公主则指婚给了永安侯府四老爷的长子徐放鹤。

接到圣旨,徐家上下并不是欣喜万分。大家纷纷商量了一番后,觉得长乐公主并不是皇帝的公主,倒也没大事纵然长乐公主比不得乐怡公主嫡出的身份贵重,但她也是先帝的幼幼女,也是正经的金枝玉叶啊。

再者,长乐公主的生母华太昭仪出身长安华家,华家的女子最温和安静,先帝在时华太昭仪就安安静静的待在宫中,并无任何不好的名声传出。

徐家人想着这样的母妃教出来的女儿性情应该不会太差吧!虽然长乐公主很少在京中走动,但徐家不担心,他们有情报网总会打探出一二的。

得了这个消息,暮云忙忙的备了一份厚礼去了永安侯府。这几年因着徐氏的缘故,她和永安侯府来往也算密切了。

见了四夫人关氏暮云和徐氏自然先是好生恭喜了一番,暮云笑着说道:“四伯母往日里也没少为鹤弟弟的婚事操心,如今可是称心了?”

不过关氏平素稳重惯了,得了这个好消息也是半点都不喜形于色:“我们倒也没想到陛下会赐婚。这个长乐公主咱们没多少了解,就怕弄了个祖宗回来。”

没一会徐氏也坐车过来了,见到暮云就笑道:“你这丫头,也不去约着我一块。”

暮云笑笑:“我当时有事儿耽搁了一会,出门的时候不早了,还以为夫人您早就过来了呢。”徐氏笑说:“我刚预备出门呢,就收到莲姐儿从赣州那边捎回来的口信,说她九月初三那天生下来一个大胖小子,母子均安。这就耽搁了一会功夫,要不我早过来了。”

一听这话,众人纷纷过来贺喜,关氏笑道:“这当真是大喜事,我记得前阵子看见瑶姐儿,肚子也显怀了,她那样子也又有了大半年的身孕了,你这几个孩子啊,都是有福气的。待会我备份东西,你走的时候带上,到时候让人一起送去,也是我这个做舅母的一番心意。”

徐氏笑道:“我再不会和嫂子客套的。”

没一会,又有徐家旁的亲戚故交过来庆贺,暮云因为怀孕,徐氏和关氏都没让她做事儿。

不过暮云在永安侯府待到天黑了才回家。

到家后,她顾不得休息,连忙让人找出来一套精致的长命锁和手镯脚镯、一件青玉做的九连环、一根十几年份的红参,又拿出两匹适合给小孩做衣服用的上等棉布和两匹云锦,一共四样礼,让人送到成国公府去,托徐氏一并带给单婧莲。

此时早已经坐完了月子的单婧莲看到嫡母竟然派了云嬷嬷千里迢迢的来看她,还带来了大包小包的东西。除了给孩子的,一多半都是给她补身子用的补品、药品,还有各色衣料,看到这些东西,她因婆母的做派而生出来的那些郁气瞬间被抚平了,当下是喜极而泣。

云嬷嬷将她好生劝慰一番:“二小姐可要多保重,虽然你已经出了月子了,但情绪还是要平稳一些才好。”

单婧莲好不容易止住了泪,朝着云嬷嬷笑道:“我这是见了嬷嬷高兴呢。父亲和母亲可安好?还有祺哥儿如今该秀才了吧?听说大姐姐又怀孕了,生了吗?王妃妹妹可还好?”

云嬷嬷笑着说:“好,府里一切都好,二姑娘只管放心。只是我瞧着二姑娘您的气色不大好啊,莫非是受了什么委屈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