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340说好的效忠圣上一人呢?(1 / 2)

作品:穿越之嫡母难为|作者:幽幽浮萍|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1-04|字数:3218字

江河中摩挲着盒子,一时间仿佛回到那些辗转反侧、千头万绪。

“为什么一个上锁的盒子会让你相信我?”

“不知道,就是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一个人再怎么改变,本性不会变,妾身不相信一个挽竹不会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人!”姚氏坚定道:“否则我就是瞎了,我们都瞎了!”

江河中紧紧抱着姚氏,心中说不出的安定。

“这次咱们的任务一点也不着急,也陪着你慢慢游山玩水,好不好?”

“好啊,可不许赖账!”

“必须的,江家人的信誉是有目共睹的!”

车厢内欢声笑语,车队也减慢了速度,两个主子带着五个孩子慢悠悠的开始了难得悠闲的旅程。为了遍览沿途的风景,他们选择走陆路,而不是水路。江河中依然斗篷加身,尽量少出现在公众场合,只是在山水之间才能畅游。

尽管苗氏说不影响,即便被发现了也无所谓,可是江河中希望苗氏的计划能够完美的执行,索性他也伪装惯了,不在乎这一两个月的时间。

苗氏为了保密也算是处心积虑了,为了不让消息这么快的传回京城,她那几日每天都把身边的暗卫指使的团团转,让他们没有功夫打探消息,家里的下人都被风口,而暗卫主要关注苗氏的动静,江河中窝在自己的小院和前院,暗卫竟然也没有察觉。

但是一起上路就没办法隐瞒了,所以苗氏让江河中和姚氏另走一路。能这么顺利的隐瞒也是因为圣上深知苗氏注重个人隐私,暗卫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她的安全而不是传递情报。

所以苗氏有意隐瞒,暗卫也不会死乞白赖的去追究。

这次苗氏调整了路线,并没有在津玉府入住,然后就这么一点点的改变,就被江行中猜测出来知白被藏在了津玉府。

苗氏头疼不已,这个孩子当真是亲生的吗?还有他即便猜出来了也一脸木然的跟自己求证的时候,到底是天生的面部表情不发达还是努力在克制?

估计就算是有人扮鬼突然出现在他身后,他的反应也仅仅是挑挑眉毛吧。

苗氏突然很同情木翰林,跟这么个小人精朝夕相处五年多,不是谁都能承受下来的。

不知道知白是怎么入了他的眼,究竟是一物降一物还是被欺负的……

不过知白那孩子看起来很聪明,不像是个会忍气吞声的,难道是天然呆?

整个车队里最兴奋的两个人一个是江老爷子,时隔三十多年再次入京,老爷子心里这个雀跃啊,已经开始计划都要重游什么名胜古迹,要去什么地方淘换好物件儿,要认识多少风流雅士,如何泛舟京城……

再一个就是乔氏,从小到大都只在南方生活,从没有来过北方,京城对她来说极具吸引力。这几年阴差阳错,连孩子们都来回好几次了,她却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脱身。这次终于把她带上了,而且还不用承受母子分别的相思之苦,一家人全部都在,其乐融融。加上终于摆脱了身上承担的管理中馈的责任,她难得可以睡到自然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用整日面对家长里短,计算用度支出。内心无比雀跃,整个人明光散发,看的江海中一阵阵心动。

江同眼看着就到了定亲的年纪了,可是乔氏却依然不见老,最起码在江海中眼中是这样。

江同念书没有多大的天分,中规中矩,所以老早就放弃了科考之路,不过仍在读书。江家就这个规矩,无论如何都得念书到十八岁,之后想干什么干什么去。江同已经跟江海中说好了,没课的时候就跟着他去铺子里旁观,打打下手,算是准备子承父业了。

江琪马上也要及笄了,乔氏是想让她在清河府找婆家,以便将来照顾,不过江海中劝她说姻缘天定,不要勉强。

苗氏进京的消息倒是快马加鞭的送到京城去了,暗卫心想自己还算是暗卫么,因为他除了给圣上传递消息外,还肩负着苗氏的嘱托:“反正你也是传递消息,我就不费劲儿了,你给我江家也传个消息吧,告诉他们我们多少人进京,出发日期和大致到的日期,走的路线,辛苦了!”

暗卫看着手中的信,不敢露出半分的不敬和不耐烦,他只能愣了一下,随即抱拳离开。

夜铃已经被委任成苗氏的贴身保镖了,他们这些人只能出现在暗处,夜铃却可以正大光明的出现在江家,当然也免不了让苗氏指使着去跑腿。

一时间,暗卫对自己的选择有些迷茫,说好的为国尽忠呢?说好的只效忠圣上一个呢?

好吧,暗卫不该有自己的情绪,老老实实的把消息送到了是正经,至于具体分析,还有楚田大人在那里等着呢。

楚田自然收到了消息,然后让暗卫去休息,却见手下扭扭捏捏,皱眉问道:“怎么了?”

“属下能请假一个时辰吗?”暗卫很不好意思,自己是不是不该接苗氏的“私活儿”?

“干啥去,说清楚!”楚田很好奇,暗卫还有私事?

“呃,这个……属下受江大夫人所托给江家送封信……”暗卫心想,这下子该挨骂了。

“赶紧去呀,请什么假!江大夫人吩咐的事情就是你的工作!”楚田撵人。

暗卫再次愣了下,脚步有些趔趄的离开了,真的,说真的,只效忠圣上一人的誓言犹在耳边,这么随便真的好吗?

乾安殿里,圣上正在看各个边境呈上来的军报,楚田走进来的时候,圣上看了他一眼,脸上温和笑着:“你看看,各地都传来了反馈,那个望远镜实在好用,侦察兵折损率下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