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十二章洪洗象助阵斩仙,齐阳龙劝客离京(1 / 2)

作品:雪中悍刀行完结版大全集(1—20册)平装版|作者:烽火戏诸侯|分类:玄幻魔法|更新:2021-12-29|字数:14974字

在武道修为并不出众的离阳甲士看来,就是一眨眼工夫,广场上就出现了几十个北凉王,再眨眼,就人数破百了。先前没有被撞晕过去的一千余李家甲士就一个个呆若木鸡,只能干瞪眼。

内心深处,这些离阳精锐心情无比复杂,对骄横跋扈的年轻藩王忌惮畏惧更多,仇恨反而要少一些。看似荒诞,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早年江湖,天下美娇娘有几个不爱慕李淳罡的,天下武人有几个不崇敬王仙芝的?与他们为伍,共在世间,说到底只要不是牵扯不共戴天的死仇私怨,大多都是心生向往的。离阳崇武,是靠铁蹄和刀子打下的江山,祁嘉节一介白衣之身,为何在太安城能够当上许多龙子龙孙的授业恩师?棠溪剑仙卢白颉为何破格入京担任兵部尚书,市井巷弄皆是喝彩声?而随着一个惊人消息在最近传出,都说年轻北凉王曾独身一人与北莽军神拓跋菩萨转战西域三千里,杀得天昏地暗。不管太安城的文人文官怎么想,吃兵饷的汉子,就算嘴上也会说着这种事情,多半是那姓徐的年轻藩王胡乱吹嘘,为自己这趟入京鼓吹造势而已,可是不管真相如何,军中武人,心底多半都会有些遗憾,觉得你徐凤年咋的就没干脆利落在西域把那个拓跋菩萨给宰了?若是真给你摘下头颅,咱们这帮吃皇粮的,大不了以后再骂你的时候嘴上稍稍积德嘛。

相反,李家甲士对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仙人,却从最先的敬若神明,迅速生出了一股敌意。徐凤年一鼓作气当街杀掉数百铁骑,手段狠辣是不假,可是那支来历不明的重骑军突然人人变成金甲仙人,这等仙家手笔,实在太让人寒心了。原本面对强敌,我辈武人,就当沙场走一遭,战死即战死,但是这么不明不白死了,何其憋屈?何来壮烈?恐怕谁都会死不瞑目吧。

高墙之上,洛阳双指提着酒壶,轻轻晃动,笑道:“曹长卿是不能插手,你邓太阿好歹跟他有点沾亲带故,就在这里看热闹?”

附近无人,邓太阿本身也不是那种喜欢扮高人的家伙,此时就蹲在曹长卿脚边,没好气道:“就那点屁大关系,当年在东海早就用完了。”

曹长卿打趣道:“就不要为难咱们桃花剑神了。这场架,我当然是不能插手,但事实上谁都不好插手,就像昨天在下马嵬驿馆,到最后瞧着是我和邓太阿两个打一个,但想必你洛阳也知道,到了我们这个位置,人数多寡,意义不大。当然了,脸皮子也很重要。”

邓太阿好像记起一件事:“论关系,那个神出鬼没的吕祖该帮忙才对吧?”

洛阳犹豫了一下,一语道破天机:“当年那个人之于高树露,就像王仙芝之于李淳罡,以及现在的他之于王仙芝。那么,谁是下一个?”

饶是邓太阿也目瞪口呆,转头瞥了一眼曹长卿,后者轻轻点头。

邓太阿突然有些怒气,破天荒爆了粗口:“狗日的,这小子怎么这么惨?!原本是要给那吕祖转世来降伏的?!”

洛阳讥讽道:“要不然你以为?”

然后,洛阳瞥了一眼天空:“天道循环,天理昭昭嘛。”

曹长卿缓缓道:“既然吕祖连天门都能退出来,未必就会依照此理行事。”

邓太阿冷笑道:“好一个未必!”

洛阳笑眯眯道:“不乐意?”

邓太阿深呼吸一口气:“算了,哪怕我肯帮忙,那小子也不乐意。”

洛阳喝了口酒,脸色云淡风轻了:“那是。”

邓太阿突然站起身,抖了抖手腕,沉声道:“钦天监的恩怨,徐凤年他自己解决,死在这里就是他的命,反正今天活下来,以后下场也未必就能好到哪里去。但是谢观应这只腿脚利索的老兔子,我邓太阿这次要好好追一次。”

过了青州襄樊城,广陵江就算到中下游了。

一位年轻道士带着徒弟小道童,一起坐在江畔盘腿静思。

小道童静思静思着就开始直接打盹儿了。

年轻道士也不出声斥责,每次摇摇欲坠的小道童要后仰倒去,他就伸手扶一下。

这位衣袍朴素的年轻道士,正是武当当代掌教李玉斧。

带着徒弟余福沿着广陵江,为了护送那条龙鱼走江入海。

突然,李玉斧身体一震,耳畔传来轻轻两个字:“玉斧。”

李玉斧缓缓转头,看到一个同样年轻的道人就坐在自己身边,笑脸和煦。

那个道人和徒弟余福,坐在李玉斧一左一右。

李玉斧热泪盈眶,就要起身作揖行礼。

那人赶紧摆手道:“别,咱们山上,不兴这个。”

但是李玉斧仍是执意起身,毕恭毕敬,哽咽道:“贫道李玉斧,见过掌教小师叔。”

被李玉斧称呼为“小师叔”的年轻道士满脸无奈:“你啊,真像俞师兄,怕了你了。以前在山上,掌管戒律的大师兄都没俞师兄这么讲究,那会儿世子殿下每次打完人后送出手的书籍……嗯,你懂的,就是那种图画比字还要多的那种,大师兄每次翻箱倒柜缴获后,那都是舍不得丢的,唯独俞师兄发现后,是要揪着我耳朵骂人的。所以玉斧你以后要是撞见山上小道士私藏这类书籍的话,骂几句就行了,可别打……真要打也行,但记得告诉他,以后哪天修道有成了,就会把书还给他。大师兄当初就是这么跟我说的,你看,后来我不就有些出息了吗?”

李玉斧抬起手臂擦了擦眼睛,会心一笑。

武当山的年轻师叔祖,李玉斧的小师叔,那就只能是当年那个骑青牛逢人便笑的洪洗象了。

年轻师叔祖望着江水滔滔横贯中原的广陵大江,出神片刻,这才说道:“先前走得拖泥带水,是没办法的事情。这次来,除了很想亲口跟你打招呼之外,还要跟你借一次剑。”

李玉斧竟是半点一头雾水的神情都没有,只是郑重其事点了点头。

洪洗象抬头望着天空:“当年不去,以后也不去了。所以那件事,就只好辛苦你了。”

李玉斧眼神清澈而坚毅:“小师叔且放心。”

两人一同站起身,洪洗象拍了拍李玉斧的肩膀,微笑道:“比我有担当多了,如果你早些上山就好了,我一定把书借你。”

李玉斧笑着,没有半点心目中那个小师叔高大形象轰然倒塌的念头。

这样的小师叔,恰恰才是他的小师叔。

李玉斧将身后所背的桃木剑摘下,交给了小师叔。

洪洗象接过桃木剑,低头看了一眼那个小道童,突然对李玉斧说道:“玉斧,修道不要为‘长生’两字误,修行不能一心做仙枉做人,这个道理,帮我告诉我自己。”

李玉斧回答道:“会的!”

洪洗象轻轻一抛,将那柄再寻常不过的武当桃木剑抛向广陵江中,轻轻笑道:“修道年来五百秋,不曾飞剑取人头。走!”

当洪洗象抛出桃木剑的那一刻,天雷滚滚,声势顿时压过了江涛。

似有天人高坐云端,向人间大声怒喝道:“吕洞玄,你大胆!”

洪洗象仰头大笑道:“贫道胆大包天已有五百年了!”

依然在鞘的桃木剑先是在江面悬停片刻,然后一闪而逝。

天上天人顿时噤声!

李玉斧望着江面,没有转头。

小师叔走了。

三尺气概。

千古风流。

先前数百骑金甲骑士冲锋,气势皇皇,如那旭日东升于太安城。

后有龙虎山初代祖师在郁垒古剑上仙人画符,又如玉盘初升。

那些有幸靠近钦天监的江湖高手,皆是叹为观止。只不过大多数潜龙在渊的离阳武道宗师,对于这场莫名其妙的变故,大多秉持着见好就收的谨慎态度,不敢太过靠近钦天监,一些个感知到危机的宗师更是开始主动撤退,唯恐被殃及池鱼,要知道大概甲子前在龙虎山,数千人观摩大真人齐玄帧白日飞升的那场飞来横祸,老一辈江湖名宿依旧历历在目,不知多少高手在齐神仙兵解之时被重创气机,坏了心境,在武道修行上一辈子咫尺不得跨步。

不过相比天师府斩魔台,国子监终究是一等一的京城重地,绝大多数武林中人都被戒备森严的内城禁军给挡在外头,这些离阳精锐甚至在兵部紧急授意下,得以在皇城内城之间的地带策马驰骋,以防太多外人靠近钦天监,而且所剩不多的刑部铜鱼袋高手更是倾巢出动,对有头有脸的江湖大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在不行就顾不得多年积累的香火情了,干脆撕破脸皮,扣下一顶恃武乱禁的大帽子,若是再不退出此地,那就只好刑部大牢走一遭!即便如此,仍是有二三十条小宗师境界左右的漏网之鱼,成功摸近了钦天监,他们甚至都能清晰望见不远处高墙上邓太阿、曹长卿和洛阳那几位传奇人物的身影。到了这个地段,披甲佩刀的禁军和挂档刑部腰悬铜鱼袋的高手就撒手不管了,上头有令,对于这拨不按规矩行事的江湖草莽,只需记下姓名宗门,不用与之冲突,事后兵部、刑部自然会动用兵力将其驱逐出城,十年内都甭想进入太安城了。不花钱就能看热闹,谁都喜欢,但不是谁都有底气在天子脚下、龙椅旁边凑热闹的。

这小三十号各方江湖大佬魁首,除去主动离去的十来人,被钦天监惊人气机牵动气机而晕厥昏死的八九只可怜虫,还有十来人苦苦坚持,都站在屋脊翘檐或是墙头之上,相隔不远,大多体内气机奔腾如江水,脸色并不好看,至于说那些拍手叫好大声喝彩的无聊行径,更是不可能出现在此时此地,一来他们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一惊一乍不像话,二来钦天监的气势太过凌厉,能够站稳脚跟就属不易,如何做指点江山状?

东越剑池柴青山带着两个徒弟在把那八九个倒霉蛋扔到远处后,来到一处酒楼的屋顶。负剑之多如同卖剑人的白衣少女站在师父身边,这位师出名门的小美人坯子,白衣飘飘,已经有了几分仙子风采。

仅有一柄长剑的少年宋庭鹭,在黑着脸把一个晕死过去的魁梧汉子丢给一队禁军骑卒后,气喘吁吁回到师父师妹身边,抱怨道:“有几斤气力就打几斤铁嘛,真不知道这些家伙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是咱们收拾残局,他们可就真死在这里了。几十年辛苦修为,就这么不明不白丢了命,值得吗?”

柴青山没有驱逐那些在离阳江湖上都算有头有脸的帮主、宗主或是散仙,轻声笑道:“这种冒险举动看似荒诞可笑,其实是符合江湖规矩的。出了太安城到了州郡,与人说起这场旷世之战,说一句自己当时离那北凉王不过咫尺之遥,试想会为他们带来多大的荣光?混江湖,尤其是到了一个高度后,虚头巴脑的东西,有些时候比你拳头硬生生打出来的名声还要管用。比如前天跟担任兵部尚书的棠溪剑仙卢白颉,在一张酒桌上聊过天,昨天和大先生祁嘉节一起论过剑,今天亲眼见过了北凉王的大打出手,有哪几招当真玄妙,又有哪几招与自家看门本事其实有些神似……这些啊,可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让听者心神摇曳的莫大谈资。”

少年伸手指了指距离尚远的钦天监,白眼道:“这还咫尺之遥?隔着差不多小两里路呢!曹大官子、桃花剑神和白衣魔头他们三位大宗师,都不敢说自己跟钦天监只是咫尺之遥好吧?这些人要点脸行不行?!”

宋庭鹭的嗓音不小,不远处那些年纪最轻也到了不惑之年的江湖前辈,肯定清晰入耳,但是没有谁老脸一红,一位位或双手抱胸或双手负后站在高处,渊渟岳峙的宗师风范,依旧很足。

柴青山伸出手掌按在少年的脑袋上,苦笑道:“你啊,不当家不知油盐贵。等将来师父不在了,你来当东越剑池的家,就晓得今天这几句无心之言,以后你可能花几十万两银子都买不回来人情。”

宋庭鹭小心翼翼瞥了一眼师妹。后者做了个鬼脸,大大咧咧道:“我才不乐意当宗主,你当你当,我要行侠仗义走江湖,学那徐凤年,只要是他走过的州郡、登过的名山、进过的茶楼酒肆,我都要走一遍!”

宋庭鹭嘴唇微动,最终还是撂不下一个字的狠话。是不是每个春心萌动、义无反顾的师妹背后,都站着一个青梅竹马且暗自神伤的师兄?

柴青山突然伸手分别握住单饵衣和宋庭鹭,沉声道:“一旁观战,除了赢取声望,更能借机砥砺武道,关键就看能否沉下心去体悟天道了。当年武帝城那么热闹,并非没有道理。之前轩辕青锋在大雪坪与人设下父子局、爷孙局,为何观战之人络绎不绝?其实很简单,其中皆有机缘。接下来若是曹邓洛三人有谁出手,一定要瞪大眼睛,能看出几分精髓是几分,对你们以后的武道修行,大有裨益。这中间又以邓太阿的出手最为重要,毕竟这位桃花剑神……极有可能会在今天真正递出一剑,而不是出手。师父会的,肯定都会倾囊相授,而你们肯定也都能学到,早晚的事而已,但是亲眼目睹邓太阿的出剑,你们二人这辈子也许就仅此一次了。”

少女好似全然不将自己的剑道前途放在心上,没心没肺地笑眯眯问道:“师父,他一定会赢吧?”

柴青山下意识望了一眼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呢喃道:“天晓得。”

宋庭鹭开始在心中扳手指,韩生宣、王仙芝、隋斜谷、祁嘉节、曹长卿、邓太阿,就他知道这些比试,好像徐凤年不是胜了,就是打平手,竟然还真没输过一场?

少年忍不住有些打抱不平了,要知道他仰慕的那位挎木剑的剑客,当年在太安城,可是好像没赢过一场啊。

龙虎山初代祖师爷破指画符,堪称一帆风顺,哪怕这位仙人刻意放缓速度来增加灵符的厚度,年轻藩王依然没有要出手阻拦的迹象。

越是邻近这场钦天监仙人之战的收官阶段,越是胜算不断倾向于龙虎山,莲花冠老道人反而越是神情凝重,甚至有几分压抑不住的提心吊胆。

这种心境起伏,别说数世善果成就仙人之位后的老道人,就是飞升之前,以护国真人身份坐镇旧离阳王朝三十年,老人也不曾出现这种陌生情景。

道家修清静,世俗人以为所谓的心静如水,就是一潭死水,其实不然,心湖起涟漪,心境依旧动中有静,才是真正的清静,这与佛家心动幡动的那个机锋有些相似,又有不同。

仙躯无垢道心稳,仙人之躯染尘垢,未必会让道心摇动,但是后者出现缝隙,则必然会影响真正的无垢。

所以莲花冠老道知道自己要顺应本心而为了,仙人顺心即顺天意。

老道人不再刻板如同道家圣人老庄所言的那条自得其乐的桥下游鱼,作为已经鲤鱼跳龙门的天上仙人,他要跳出水面看一看,主动与天道契合。

然后老仙人果真就脚尖一点,身子稍稍跃起了。

随着莲花冠老道人的拔高,一位年轻藩王便随之升起,手中凉刀,依旧是那枯燥乏味的横刀式。

当身子几乎与通天台那条横梁齐平的时候,老道人大袖一摇,伸出洁白如玉的手掌,掌心朝上,然后猛然往下一压,朗声笑道:“法印照处,大放光明!百邪退散!”

不光是老道人身前的那位年轻藩王消散无形,广场上攒簇得密密麻麻的数百位年轻藩王,亦是瞬间烟消云散,如夜游鬼魂突兀撞见大日当空。

老道人环顾四周,不见一位徐凤年,然后他轻喝一声,双手向上托起。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徐凤年不知何时来到了仙人头顶,左手持刀,一刀当头劈下。

就在此时,老道人嗤笑一声:“小小障眼法,如何蒙蔽天心!”

老道人双手托塔状纹丝不动,但是同时以彼之道还彼之身,老道人也幻化出前后左右四位仙人,四尊法相,分别掐诀结印塑就一尊莲花金身,一掌平平递出,掌心有莲花绽放,双指并拢作剑倾斜指天,剑气纵横,一手五指张开继而握紧,一根光柱直冲云霄,如握一杆贯穿天地的长枪。

但是五位“徐凤年”瞬间闪现,瞬间消失。

好似三头六臂的居中老道人皱了皱眉头,茫然四顾,双眼如炬,紫金熠熠。

“终于来了。”于郁垒剑上画符的初代祖师爷嗤笑一声,抵在剑尖的手指轻轻一叩,身体微微前倾,往剑尖上轻轻吐出一口气,“印!”

简简单单一个字,竟然好似洪钟大吕响彻钦天监上空。

口含天宪。

一语可决人生死。

符剑郁垒不动,但是一抹三尺金光从剑身上掠出。

金光飞旋,萦绕持剑仙人,金光去处,一张张符箓凭空浮现,如同虔诚稚童贴在门户上的春联。

印地地裂,印雨雨停,印草木则成灰,印飞鸟则坠地,印龙虎则降服。

地面上的持剑仙人,天空中的莲花冠道人,两人之间,挂满符箓。

由后者起至前者的那段距离,时不时有断断续续的一页页符箓依次炸裂,金光溅射,偶有点点滴滴落至地面,坚硬如铁的广场顿时飞石激射。

转身俯瞰的莲花冠道人骤然眯起眼睛,大笑道:“孽障,还不现身?!”

与此同时,持剑仙人看似随心所欲往空中一挑剑尖,转头向通天台那边喝道:“更待何时?!”

一直在隔岸观火的儒士谢观应,原本在关注皇宫大殿那边的动静,好似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也在意料之中,脸上有些清淡的冷意,在听到两位仙人的呼声后,不再犹豫,猛然间肩膀一抖,双袖往上一抬:“天下清风,两袖裹之!大好河山,一肩挑之!八玺起阵!”

钦天监天空,突然出现八方大小不一的镇国玉玺。

龙虎山初代祖师爷双手握住郁垒剑柄,往后一扯。

莲花冠老道双手做提起重物状,重重往左肩方位向上一抬。

两位仙人的手中,出现一条粗如枪杆的金色长绳。

仙人坐云间,垂钓人间气数,那根长至千万丈的鱼线,若是千万根拧成一根绳,便是此时两位仙人手中金绳的光景了。

这根绳子,笔直穿过徐凤年的一侧肩头!

将这位年轻藩王死死钉在空中不得动弹分毫。

鲜血浸染长绳。

徐凤年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一口气。

终于换气了。

好像他是要借这一口气,吐尽胸中所有愤懑,并且吸来天下气运。

但照理来说,这是最不该换气的时刻。

谢观应嘴角翘起,抬起手臂,一根手指向前轻轻一挥:“非礼勿视。”

我儒家为天下订立规矩已经将近八百年了。

你徐凤年能够不向天道低头,但你既然依旧活在世间,如何能不为天地弯腰俯首?

随着这位读书人的手指指向,两块玉玺炸向徐凤年双眼。

谢观应又动了动手指,继续无比云淡风轻道:“非礼勿听。”

两块玉玺飞向徐凤年双耳。

当谢观应说出“非礼勿言”四字后,如同通灵的第五块玉玺闻讯而动。

谢观应脚下那块横出通天阁的梁道大概是不堪重负,开始出现裂缝,崩裂声刺破耳膜。

生死一线。

徐凤年扯了扯嘴角。

时来天地皆同力。

天地有理再有礼,你谢观应自认为手执礼教规矩,可未必就是这天地的理啊,最不济那位临行前托人捎给我一物的衍圣公,他就不觉得你谢观应占理了!

只见徐凤年腰间摔出一枚吊坠,所系之物,四四方方。

就在五块玉玺仅有毫厘之差的时候,徐凤年心念一动。

非理勿动。

不但那五方玉玺蓦然停滞,发出剧烈颤鸣,其余尚未被谢观应牵引的三方玉玺也是颤抖不止。

当年那个世子殿下第二次游历归来,老人指着盘子里的一块从藩王身上割下的肉,对儿子说以后再与人讲道理,就要靠年轻人自己了。

此次硬闯太安城钦天监,不管杀人破阵的手段如何凌厉狠辣,年轻藩王摆在面上的神色,始终称得上温和冷静,起码没有什么狰狞愤怒。

被金色长绳挂在空中的徐凤年开始提刀而走,“走向”那座通天台,走向那个处处算计他徐凤年和北凉的谢观应。

长绳被拖曳出一个半圆弧度,龙虎山初代祖师爷的郁垒剑尖和莲花冠仙人的双手,都出现雷电交加的惊悚画面,两位仙人几乎同时跺脚,竭力试图止住长绳的迅猛去势。

谢观应满脸错愕,眼神飞掠两个地方,一个在皇宫大殿的屋脊之上,一个在太安城正南城外,以及同一个视线却更南方的京畿地带,惊怒交集:“赵篆小儿,澹台平静,衍圣公,你们胆敢联手坏我千秋大业!”

肩头依旧被长绳钉入的徐凤年一刀挥出。

站在通天台那条横梁上的谢观应五指一抓,抓过五块玉玺列阵一线,护在他与徐凤年那一刀之中。

而他自己则一闪而逝,任由先前五方玉玺直直坠向地面,脚下的横梁更是轰然断为两截。

一刀之下,整座巍峨通天阁被一斩为二!

不知几百几千丈的高空,那一刀的余韵仿佛砰然撞在一物之上。

两位仙人面面相觑,视线交错后,几乎同时松开手。

徐凤年一刀过后,转身狞笑道:“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