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章徽山紫衣锁横江,武当剑痴剑拦途(1 / 2)

作品:雪中悍刀行完结版大全集(1—20册)平装版|作者:烽火戏诸侯|分类:玄幻魔法|更新:2021-12-29|字数:15929字

武帝城王仙芝的出城,很快在武林中掀起轩然大波,只是等到这股惊涛骇浪在江湖上跌宕起伏时,一位麻衣麻鞋的雪发老者已经穿过了旧西楚大半国境,乘船来到最为粗壮的一截广陵江面上,魁梧老人站在渡船船头,虽然惹眼,可行走江湖的大小高手不计其数,老人无非是高壮一点,又没有兵器傍身,倒也算不得何等惊世骇俗,一些个擅长钻营关系的江湖人士,不是没想过去套近乎,混个熟脸,出门在外相互捧场总归是有好处的,只是接连几个上去搭讪言语,都没有得到回应,也就悻悻然作罢,腹诽一句老家伙摆甚高手架子,小心一不留神就给烈日曝晒得死翘翘。

麻衣老人安静站在船头,望向远方江面,浑身气势骤然一凝,吹拂船帆猎猎作响的浩大江风仿佛都为之一顿,偌大一艘两层渡船,无缘无故如同一叶浮萍,在江面上打了一个旋儿。

所有人惊愕得茫然失措,纷纷举目四望,坊间一直传言广陵江有蛟龙,吕祖飞剑斩杀过,后来青衫李淳罡御剑过江,也有过类似壮举。

前方百丈外,有一艘孤舟静止不动。

有女子傲然站立。

一袭紫衣,随风飘摇。

紫衣拦江。

随着新武评的出炉,整个江湖都在猜测何谓听潮阁南宫仆射只差一楼,何谓大雪坪紫衣只差一关。

熟知春秋战事的老人可能才会知道,这一叶孤舟这一袭紫衣的横向江岸两侧,有两座巨大的石盘遗址,高两丈,树立有两根如今早已锈迹斑斑的铁柱,石孔相对,始设于大奉王朝,曾经确实成功阻滞过北方蛮子的南侵,只需要拉起数道铁索,就可以封死广陵大江。多数拦关铁索微微隐于水面之下,水枯季节才会全部浮出江面,后来西楚守江大将叛变,亲手烧断铁索,这才有了“一羽未发锁沉江”的凄凉典故。据说当年西垒壁一战后的大楚百姓听闻噩耗之后,不知发出多少声的哭泣。后世不乏熟谙水性的渔家健儿,得了某些春秋遗民的巨额赏银,想要去江底一探究竟,寻觅那些铁索,可惜都没能得逞,那些遗民也都只能丢下银钱,凄然反身,后来离阳朝廷越安稳,天下越太平,这样的傻子也就越来越少,这几年,已经根本没谁在乎广陵江底是不是真有那几条沉江铁锁了。

渡船前头的老人有些讶异,有人拦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没有想到她会是第一个。

那女子已是身负武林盟主和牯牛降轩辕家主两重显赫身份,竟是如此不惜命。自己弃城之后,可就没有在武帝城内那么好说话了。以往珍惜武林中的一棵棵材木,不是他王仙芝菩萨心肠,对谁都心怀恻隐,而是他希冀着这些人能够在武道上登顶,出现一个最终能够跟他并肩而立的武夫。如今出城离开东海,目的很明确,只是找那个北凉王,其他人已经全然不入他王仙芝的法眼,再来他面前寻衅不知死活的话,那他不介意让他们一一去死,就当为自己在天下世间最后一战做些铺垫也好。

王仙芝抬头望向天空,天下之后,就只有天上了。

渡船船头开始缓缓下沉,直到船尾高高翘起,可那些倾倒前扑的过江渡客,都在大船中段位置就被一堵无形墙壁阻挡,一伙人狼狈簇拥在一起,眼睁睁看着那个麻衣老人依旧站在船头。

紫衣女子弯下腰,给裙摆挽了一个结,系出一个死结。

然后站起身,望向远处那个蓄势待发的天下第一人。

不知不觉走下徽山,一路急行就来到这里的轩辕青锋没有什么悔意,在西域遇上陆地神仙之下无敌手的人猫,她怯战是一方面,更多是不愿竭尽全力,后来那人又要跟人猫死战一场,她还是不愿意白白送死,就再次抽身而退,甚至跟北凉划清界限,以此赢得离阳赵室的青眼,她也一跃成为数百年来头一位女子武林盟主,天下共仰。不讲义气?她从不否认自己的忘恩负义,可她是个女子,讲义气做什么?她其实一开始听说王仙芝出城赶赴北凉,并没有就头脑一热,要掺和其中,靠着汲取玉玺气运,以及吞食压榨近百高手辛苦积攒的修为,跻身大天象后,她更清楚武评前三的那种举世无敌气概,她都已经看得到最后一道门槛,就更应该惜命才对。可她去那株唐桂树下挖出父亲轩辕敬城早年埋下的三坛女儿红后,本想着一醉方休,可越喝越清醒。那一夜,她躺在高楼屋檐上,许久凝视着一只瓶底的八个小字,后来她就那么悄无声息地下山了。

面对当时的天下第十,她退了。

但是面对一甲子天下无敌的王仙芝,她来了。

此时此刻,轩辕青锋自嘲道:“你傻不傻?”

轩辕青锋笑了笑,“无药可救。那就别救了。你难道还能这会儿逃走?不能逃,那就战呗,多大的事。”

轩辕青锋眼神瞬间坚毅起来,她探出一臂,五指如钩,小舟一侧江水翻滚如沸。

一根巨大铁锁如一条黑蛟破开江面。

轩辕青锋握住铁索一端,脚尖一点,小舟尽碎。

紫衣女子拖拽着那条长达两百丈有余的铁索,开始在江面上狂奔,手腕一抖,与此同时,铁索眨眼间便拧出一个巨大弧度,如蝎子摆尾,狠狠砸向那条渡船。

渡船前头的老人高高跃起,整座船头猛然钻入江面,然后被江面向下水势一撞,又给推回水面之上,向后急滑出去。

王仙芝冲至高空,直面迎向那条裹挟雷霆万钧之势下沉的铁索,这一线之间的广陵江面上,犹如仙人一剑开江面,以东西分出南北。

王仙芝面无表情,任由凌厉罡风砸下,一手扯住铁索。王仙芝没有马上攥住铁索,而是在虎口滑落几丈距离,顿时火光四溅。

王仙芝握拳,捏断蛟尾铁索。

轰然作响,犹胜夏日雷响。

脚下江面更是炸裂得巨浪滔天。

紫衣女子对于铁锁断去,无动于衷,停下脚步,缩手几寸,又递出几寸,长鞭铁索灵巧毒辣做矛尖状,笔直刺向王仙芝的胸膛。

王仙芝伸出一掌,掌心抵住“矛尖”,身形略带倾斜地一个下坠。

长矛前端就如点燃的爆竹,一节一节化作齑粉,一次次震响连绵不绝。

始终不肯松手的女子被浩大无穷尽的冲劲撞入江水!

以那一袭紫衣为圆心,广陵江上蓦然绽放出一朵气势恢宏的水花。

江上已不见女子身影。

王仙芝在落脚江面之前,扔出手中那十数丈长的黝黑铁索,丢掷向那名几乎沉于水底的女子。

王仙芝不去管她的生死,双脚触及水面之时,亦是屈膝而蹲,十指交错握一拳,砸向脚下江面!

整座江面被这一砸,砸出一个“水碗”,青色大碗边沿的碗中大江水猛然漫过岸边,而碗中心,水线则剧烈下降,显然是要把那碗底的女子碾压成一团肉泥!

没有忙于起身的王仙芝淡然道:“躲?徐凤年空有三十万铁骑也躲不掉,你能躲去哪里?”

王仙芝不等汹涌江水趋于平静,双指并拢继而叩指,轻敲脚下水面。

每一次敲击,江面上就有一条出水蛟龙腾空,然后悬停。

转瞬之后,江上便有青龙十八。

王仙芝站起身,随手一挥袖。

曾有青衫剑客,有那两袖青蛇。

后有他王仙芝一袖游青龙。

一袖之后,青龙首尾衔接,向下刺入水面。

翻江倒海。

王仙芝双手环胸,静等那条女子落水狗给赶出水面送死。

水面下,接连传来十数下急促沉闷的声响。

当那女子出现在江面之时,身边有无数根断裂之后的铁索扶摇缠绕。

紫衣站在一条横放江面的铁索上。

嘴角隐约渗出血丝。

王仙芝与那女子仍旧隔了八十余丈远,一臂抬起,一臂往后。

隔空轰出一拳。

砰!

老人身畔浮现出一道扇形的气机帘幕。

然后就看到紫衣女子的铁索疯狂前扑,又刹那之间就被绞烂撕碎。

又是一次砰然巨响!

紫衣倒撞出去,哪怕不断有紊乱气机牵扯,试图阻住后退颓势,可仍是徒劳无功,她一直往后,直到身躯撞在峡壁之上,撞出一个巨大凹陷。

如同一座坟冢。

看似轻描淡写一拳,就把紫衣女子硬生生嵌入峡壁。王仙芝仅是望了一眼,并未追杀,而是跃回那艘渡船。甲板上犹有水渍,都不用这位老神仙发话,渡船继续前行。船上无人胆敢靠近,窃窃私语。如今紫衣风靡大江南北,江湖上有些姿色的年轻女侠都喜好身穿紫裳紫裙,船上混过江湖的,一时间也不敢确定那拦江紫衣便是时下的武林盟主,若女子是大雪坪楼主轩辕青锋,那么站在船头这位能把她打成落水狗的老家伙,还能是谁?王仙芝脚下的渡船缓缓前行,过峡之前,距离那座崭新坟茔越来越近,船上江湖人士跟老百姓都提心吊胆。

王仙芝始终目不斜视。山峡峭壁处,传来一声碎石坠江的细微声响,那一袭宽松紫衣如过冬之后的藤草活物,春风吹又生,又如水满溢,“渗”出石坑,丝丝缕缕紫色攀附在石壁上,看得渡船上所有人肝胆欲裂,那女子莫不真是广陵江里杀不死的恶蛟化身?裹挟在一团紫色中的女子缓缓飘出坟冢,伸出一只手掌,按在嘴上,可猩红鲜血仍是从指缝间渗出。跻身于四百年前由高树露命名的天象境,气机流转,气象生灭,都极为迅速,如果说指玄仅是“看得见”天地万物的“运转规矩”,然后伺机叩指一问,或掐断或助长,那么天象就是摸得着一整条脉络,以便顺势而为,以此借法天地。但是高树露曾言天象便是人间这座庭院的看门人,更了解打狗看主人的道理,寻常天象境界高手,杀人救人都会不可避免地浸染气运,韩生宣一辈子故意停滞于指玄,就是人猫杀死江湖一品高手,可以更加肆无忌惮。轩辕青锋以牯牛降老祖宗轩辕大磐独创的手法,疯狂汲取他人修为和气数来充填己身实力,徽山的第一拨元老高手几乎全部无故暴毙,她每月都会隐秘下山一趟,寻找新鲜食物,这已经不是什么兔子不吃窝边草,而是窝边无草可吃的无奈之举。轩辕青锋就像一只雌貔貅,在这条旁门左道的路途上愈行愈远。

她那婀娜曼妙的身影浮出破败山壁,大袖紫衣的肆意飘拂非但没有清减她的风姿,反而增添了她这位武林盟主的神秘色彩。王仙芝那一拳,砸烂了“第一口气”,渡船前行这段时间,又给了她“再生一气”的机会。其实在广陵江底为一袖青龙追杀,轩辕青锋已经强提一气,当时她有两条路可以走,破去那一袖罡气后,避其锋芒,老老实实躲在江底,但她仍是让自身罡气牵引铁索出江,近乎硬抗王仙芝一拳,看她此时飘摇离冢的姿态,是要再战?果不其然,趁着渡船尚未蹚入山峡,轩辕青锋望向王仙芝侧面,向前伸出一手。

王仙芝傲立船头的身影一闪而逝,脚下渡船随之像是一根离弦箭矢,猛然劈开江面,疾速撞入山峡,七倒八歪的渡客显然已经没机会见到之后的离阳武林巅峰之战。轩辕青锋双手往下一压,身形贴着峭壁上浮十数丈。王仙芝如影随形,脚尖先是在那个窟窿外缘一踩,然后如履平地,追着那抹紫色“走上”山壁。轩辕青锋双手一扯,隐蔽于峭壁脚下的无数条黝黑铁索哗哗啦啦攀附山石,簇拥升起,拧缠在一起,疯狂追逐魁梧老人的后背。双脚在山壁上滑行的王仙芝对身后黑压压一大片的铁蛇置若罔闻。轩辕青锋双臂往后一敲,五指钻入石壁,如一尾紫色壁虎钉附墙面,那一袭紫衣撞在山体上,蓦然铺开,然后一瞬遮掩主人的身躯,裹成一只密不透风的硕大蚕茧,吐丝千百,以铁索去逼迫王仙芝气机迭出,再以蚕丝去追寻王仙芝气机流转的独特轨迹。鲜红蚕丝与漆黑铁索迅猛交错而过,竭力碾压深陷其中的王仙芝。

这是个遮天蔽日的陷阱,王仙芝在其中闲庭信步,随着他的前行,蚕丝铁链随之推移,不断有山石炸裂滚落入江,激起层层浪。王仙芝没有寻常高手气机外露鼓胀的迹象,但已经让无数纠缠不休的蚕丝铁索无法近身,老人反其道而行,敛去大半气机,任由那张蛛网死死攥住他那具号称犹胜佛门大金刚不败的身躯,只露出一颗头颅。一品四境,王仙芝跨越速度都不是最快的,时至今日,哪怕他这个武帝城主是做了一甲子的天下第一,也没有在前三层境界中夺魁。金刚境界有白衣僧人李当心,指玄有邓太阿,就算没有桃花剑神,仍有韩生宣,天象有曹长卿,但是当年四大宗师所处的江湖,李淳罡则是几乎连中三元,除了金刚境界输给了龙树僧人,指玄天象俱是当代魁首。但这并不妨碍王仙芝笑到最后,成为整个五百年来武道之巅的唯一。所以当王仙芝刻意收敛气机,任由轩辕青锋得逞,紫衣山主当即就放弃勒死这头老怪物的念头,果断破茧而出,继续向上悬浮。与此同时,蚕丝铁索轰然炸响,紫黑双色粉末向四周散去,一整面峭壁在雾气的巨大冲击下,开始剧烈摇晃。

轩辕青锋的紫衣不再紫得那么浓郁,那件手工比皇室织造局中最好织工活计还要“天衣无缝”的袍子,色泽已经浅淡了四五分。

只见王仙芝还是沿着山壁向上行走,不快不慢,恰好比轩辕青锋的上升速度要略微快上一分。王仙芝竟然还有抽空聊天的闲情雅致,语气平淡,“天下武学分术、道,吕祖肩扛天道,老夫由衷敬佩,李淳罡之后的剑道,人才凋零,邓太阿走术之一字,也能入老夫的眼,道之一担,以前落在了曹长卿的肩膀上,这些年始终未能脱离古人窠臼。”

“轩辕青锋,你这术不术道不道的一身修为,不过是海市蜃楼,无须巨浪,仅仅大风一吹就荡然无存,遇上武评之外的凡夫俗子,还能吓唬几下。老夫原本念你是女子,武道修行殊为不易……”

紫衣猛然停下后退身形,厉声道:“女子?女子又如何?!”

轩辕青锋亦是双脚踩在峭壁上,她与王仙芝如同踩在同一侧立镜面之上,迎面而撞。

她双拳砸下,一手负后的王仙芝任由其双拳砸在肩头上,轻轻一拳“点”在女子眉心。王仙芝纹丝不动,轩辕青锋也没有太多动荡,仅是头颅向后甩出一个轻微幅度。动静最大的是两人脚下的山壁,撕扯出一条越来越明显的裂缝。随着轩辕青锋的脑袋一晃,她的双袖也被绞烂,露出两截粉红嫩藕般的手腕,但是这种白里透红,并非女子天生丽质的那种诱人,而是一种病态的光景,雪白肌肤下的鲜血以肉眼可见的形态流淌涌动——无骨之人!有所得,必有所舍,徽山山主这柄“青锋”,实在太过剑走偏锋,为了汲取那些外来的修为内力,以及承受那些死在她手上的高手气机反扑,她不惜将自己的身躯熔炼成为一座鲜活的熔池,熔他人并熔自己。

王仙芝自然早就看清这名疯女人的根底,也没有半点怜悯,见她不知死活,那贴额一拳骤然发力,将这个贻笑大方的武林盟主击退十数丈,他则一步掠至轩辕青锋对面,拧住她相对男子可谓纤细的脖子。始终一手负后的王仙芝抓住这具身躯,身体一旋,稍稍蓄势,松开五指,就把紫衣女子抛到超出峡壁顶部十几丈的高空。王仙芝继续向上踏步走去,负于背后的手掌握起做拳,一条水柱便硬生生从江中汲水而冲天。若是后人提起,大概会称之为一柄广陵剑,剑鞘是广陵江,剑身则是那江水。王仙芝的一袖青龙,并无定数,此时老人就要用这道跃过头顶的水剑,将那冥顽不化的女子身躯穿透,钉死在空中,这种彰显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新鲜死法,也算对得起她如今的身份,对得起她敢于拦江死战的勇气。

水剑去势惊人,沿着峭壁迅猛上冲,的的确确击中了浑身气机溃散大半的紫衣女子,可这条粗如井口的水剑并未刺穿轩辕青锋的身躯,而是被一团象牙玉白色的模糊雾气遮挡。雾气弥漫呈现扇形,水剑如尖针刺击铜镜镜面,雾气渐消。可向上行走的王仙芝没这份耐心,他抬起一手,水柱刹那之间由井口大小扩充为江南水乡门户的天井大小,这就不是针刺镜面,而是大锤轰砸镜面的粗俗景致了。这还不止,数条同等规模的水柱被王仙芝信手拈来的气机牵引,激出水面,向天空扑杀而去。每一条出水蛟龙,又都蕴含王仙芝的充沛气机,以峭壁为一线,水柱绕出一个半弧,恰好都撞击在那团雾气之上。

王仙芝走到崖顶,仰头冷笑不语,难怪这女子可以大逆不道,是有人赠送或者借给了她一份国运。

轩辕青锋命悬一线,却没有束手待毙,艰难地在镜面之上起身站立,双手做握剑状,剑尖朝下,直指王仙芝的项上头颅!

转嫁到她身上的玉玺气运开始旋转,从镜面上抽离,凝聚在她“手下”“剑上”。

轩辕青锋怒喝一声。

双手往下一按。

第一道蛟龙水剑瞬间支离破碎,那些条原本撞击镜面的水柱也被这道剑气牵扯,临阵倒戈,追随那道无形剑气一同砸向王仙芝头顶。

王仙芝轻轻嗤笑一声,些许气运的米粒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

这位武夫不再负手背后,双手皆是五指成钩,一脚在崖顶地面上滑出去几寸,双膝微屈。

这恐怕才算武帝城城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手。

轩辕青锋一剑之后,已是倾家荡产,保持那个握剑的古怪姿势,只能等死。

王仙芝瞬间跃起,整座崖顶都给压下去数丈高度,不等峭壁底部传出声响动静,从上而下倾泻而出的磅礴气机,已经率先将那些撞击山壁的广陵浪花击退。

剑气也好,水柱也罢,既没有被阻挡,也没有被撞烂,甚至就像是丢失了目标,胡乱砸在本就岌岌可危的崖顶。

王仙芝却已是来到紫衣女子头顶,一拳将这个不知惜命的女子砸落山巅,遥遥坠向远处的江面。

看似一拳,但是轩辕青锋的身躯在坠入广陵江之前,那一抹紫色在空中数次停滞,紧随而来的是一声震雷巨响,紫气一散再散,紫色一淡再淡。

王仙芝似乎还不满足她那份天象境界该有的垂死挣扎。

老人左掌托起,将那即将蹿入江水的紫衣又凭空悬浮起来,右手又是朝那远处指甲大小的身形重重一拳。

雄浑无匹的拳罡近似一挂白虹,撕裂天空,直击那位已经悬停不动的濒死紫衣。

轩辕青锋眼睁睁看着那条拳罡长虹扑面而来,无能为力。

恐怕在二品小宗师眼中,这位大雪坪女主人都有点不堪一击的嫌疑。

寻常武夫觉得只要侥幸跻身天象境界,体内气机就可贯通天地,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种认知不能说错,只算说对了一半。天象境高手终归不是逍遥人间的陆地神仙,这一层境界的高手,高树露曾经比喻为架起青云梯,距离下一层的坐于昆仑之巅观沧海,显然有差别,一个仍然在登山,一个则已登顶,因此只要有人坏去这架平步青云的梯子,就只能止步不前。韩貂寺擅长斩杀天象高手,正因为这只人猫的指玄,最适合拆梯。只不过韩生宣得靠近身肉搏去抽丝剥茧,王仙芝则不然,从头到尾,这位武帝城城主都没有跟轩辕青锋如何贴身,徒手裂锁,青龙入水,以及先后两拳,哪怕加上那段走崖路程,两者之间的距离都不算近。

这一刻,轩辕青锋脑袋空空,竟是什么都想不起来。记不起徽山的满陇桂雨,记不起女儿红的绵长醇香,记不起大雪坪上的那场暴雨。

当她悠悠吐出一口浊气,等于卸掉最后一口气,任由仅剩气机溃散,连带着那一袭紫衣越发随风飘摇。轩辕青锋闭上眼睛,心如止水,最后一个念头便是:两清了。小时候不谙世事,总喜欢跟那个书呆子父亲问这问那,不知怎么就问到了男女情爱。父亲历来喜好解字,便以清字解情字,两字偏旁分别是水和心,何时做到心如止水,何时就算真正放下,才算彻底两清。

王仙芝站在崖顶,看到长虹所撞处的紫衣,皱了皱眉头:这女子临死有悟,可惜太晚了。

王仙芝不是不可以更改主意,自行打烂拳罡,留下女子一条性命,可老人东临碣石一甲子,已经懒得等待江湖上下一个新浪头的拍岸。

就在白虹拳罡即将把轩辕青锋炸烂的瞬间,王仙芝猛然转头,遥望广陵江左岸。视野所及,可以看到一名中年道士奔至铁锁沉江的遗址铁柱附近,然后高高一跃跨过宽阔的江面,提剑落脚在对岸的另一座铁柱上,身形奇快,便是真正做到了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王仙芝,也忍不住有些刮目相看,单说轻功,道士的一步跨江已经远非踏雪无痕可以形容,可道士不仅于此,人已至,剑气才至,这才是仙人御剑的精髓之一。只见那条去势迅猛的拳罡在道士停脚时,毫无征兆地被拦腰斩断,转瞬间便烟消云散,换成十四新剑的宋念卿递出任何一招,都不至于这么干脆利落,哪怕将拳罡斩断两截,王仙芝的拳罡借着余威,仍能用前半截硬生生撞死轩辕青锋,而不是当下的荡然一空。

王仙芝傲立崖顶,第一时间就猜到了这名练剑道士的身份——剑痴王小屏。其人一直以剑心精纯著称于世,相传此人练剑从无定势,武当八十一峰朝大顶,间隔有远有近,王小屏练剑从来都是站在一峰之上,剑指另外一峰,峰上有师兄弟随手抛掷一片落叶,直到剑气击叶却不穿叶,才算圆满。王仙芝以前在东海静待天下顶尖武人入城登楼,等了却没有等到的,屈指可数,王小屏便是其中之一,因为王仙芝很好奇这位扛起武当剑道的道士,是否有望超出邓太阿的无双杀气。王仙芝对于今天王小屏的突兀出现,以及以剑未出鞘就打碎拳罡,谈不上动怒,更没有恼羞成怒地要痛打落水狗,放着捡了一条命的轩辕青锋坠入水中不去理睬,即便她因祸得福过了那一关,未来成就在武林中到达高不可攀的高度,都已经不是王仙芝他想要关心的事情。

王仙芝现在只想领教领教王小屏接下来的那一剑。

王小屏站在岸边,手中提了一柄普普通通的道门桃木剑,仰头望向那个老人。这个老人自从胜了李淳罡之后,再无旗鼓相当的对手,在包括王小屏在内所有练剑之人的心中,这都是一股不可言喻的闷气,因为他王仙芝是踩在剑道的头上登顶江湖的。剑林之盛,向来号称占据江湖的半壁江山,等到李淳罡输了以后,强如新剑神邓太阿一样没能把王仙芝拉下神坛,紧随其后的剑道大宗师,吴家剑冢素王剑的旧主、东越剑池宋念卿,同样无法一剑抒发胸臆,只要王仙芝在世一天,剑士就抬不起头一天,何谈一剑事了?

王小屏自幼练剑,就想着有朝一日要问剑武帝城,询问那个曾经说过一句“我观世间剑士如伶人”的王仙芝:我辈剑士当真无人?!

王仙芝朗声道:“王小屏,老夫进入北凉境内之前,只能等你三剑。”

王小屏没有大声回复,收回视线,看了眼手中桃木剑,轻声道:“一剑足矣。”

王仙芝这次赶赴北凉,其实走得并不快,太快了,期待已久的那一战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也不能走得过于缓慢。当初姓姜的年轻女子强开天门,王仙芝可以全然不放在心上,可若是换成姓徐的来做,就难说了。黄龙士那唯恐天下不乱的魔头,将八个亡国的残留气运转入江湖,种种机缘迭起,乱象横生,先后有曹长卿、邓太阿、陈芝豹等武学天才一拥而出,不说百年难遇,称之为五十年一遇并不过分,结果像是在同一个春天中的雨后春笋,丝毫不顾忌来年是否会没了收成。须知许多事物分大年小年,大年太大,小年就真要小到不行了。这一大拨春笋里头,姓徐的年轻人无疑是后起之秀,偏偏他所处位置,就在王仙芝这棵常青老竹之下!

其实轩辕青锋输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冤枉,这么多年来,能够近身王仙芝的,只有邓太阿的飞剑,曹长卿的袖子,顾剑棠的方寸雷,年轻宋念卿那强弩之末的剑气,以及剑九黄阵图的临死一剑,可谓寥寥无几。

当然最近一次,是那个年轻藩王的拳头。

王小屏突然抬头微笑道:“王仙芝,站那么高做什么?”

说完之后,王小屏略微抬高提剑的左手臂,拧过手腕,以桃木鞘尾指向那座峡壁,微微下斜,似乎有所指,右手轻轻一拍朝己的剑柄。

手中这柄剑是十数柄今夏新造桃木剑之一,由于不是那材质上佳的肥城桃木,色泽仅是微微紫铜,更说不上如何木香宜人。他跟无用和尚刘松涛一同结茅而居后,附近村民原本就听说过悬桃木于门户可以镇宅辟邪,可又不敢私自刻剑,好不容易逮着一个正儿八经的游方道士,一开始仅是一户渔民跟王小屏讨要桃木剑,后来一传十十传百,百姓纷纷登门,王小屏也没拒绝,都应承下了,至今还拖欠着八柄。桃者,鬼怵木也。武当山上几乎人手一柄桃木剑,下山之前,王小屏身负符剑神荼,反倒是成了异类。记得下山之初,师弟洪洗象送至山门牌坊,笑着说帮他这个小王师兄雕刻了半把桃木剑,王小屏当时仗剑下山,哪里会在意一把山上山下皆是触手可得的桃木剑。

桃木剑的剑尾,一拍之后,轻轻一翘。

“起。”

王小屏轻轻说出一个字。

片刻安静之后,便是一大串不绝于耳的轰隆隆震响。

只见王仙芝脚下的峡壁,从下往上,如有一把开山大剑从中“挑山”,峭壁裂作两半,不断有山石滚入江水,激起千层浪。

“起剑就已是这般气魄,看来是想学李淳罡的出鞘事了?既然你只肯出一剑,老夫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