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章李功德开诚布公,神秘客挑衅世子(1 / 2)

作品:雪中悍刀行完结版大全集(1—20册)平装版|作者:烽火戏诸侯|分类:玄幻魔法|更新:2021-12-29|字数:14790字

听到敲门声,正在翻看一本前朝书籍《开元礼》的经略使大人抬起头,轻轻放下书,整了整衣襟,平静说道:“进来。”

那个熟悉身影推门而入,对李功德说道:“陵州将军参见经略使大人。”

李功德神情复杂,这个以曲意谄媚功力炉火纯青著称于世的二品大员起身后,沉声道:“世子殿下来得好,但是比起李功德心中预想,来晚了。之所以这么说,证明两封密信之事,确是殿下秘密策划,北凉需要这样的北凉王,故有‘来得好’一说。来晚了,则是不满殿下的妇人之仁,竟然在李功德仅仅递出一封密信后,既没有立即翻脸不认人,也没有马上拆信,知晓那封密信才是真信,这意味着这几天殿下都在犹豫不决,哪怕误以为李功德已经决心投靠朝廷,仍是不愿痛下杀手,这样的世子殿下,也就是当个陵州将军陵州刺史之类的,还算绰绰有余,慈不掌兵,以后如何去驱使三十万雄甲天下的北凉铁骑?”

徐凤年没有反驳。李功德笑了笑,搬了两张椅子出来,两人对坐,与往常极不相同的经略使大人望着这张越发棱角分明的年轻脸庞,轻声感慨道:“殿下,你可能要问为何李功德会多此一举,既然明明没有投靠朝廷,没有被张巨鹿引诱,为何却要故意藏下一封假信。很简单,殿下此次精心布局,几乎以假乱真,来试探北凉道文官之首的李功德,而李功德也想知道自己留在北凉,是否明智。殿下……”

说到这里,李功德停下言语,不同于先前在书房那次,这回是发自肺腑的老泪纵横,流泪不止,李功德也不去擦拭,缓缓道:“殿下来晚了,说明殿下不是那为了己身功业人人皆可杀的乱世枭雄,李功德心里有遗憾,但更多的还是感激,翰林被我托付给这样一个北凉王,便是哪一天真要他战死沙场,李功德就算咬碎牙齿,也不会有半句怨言。什么无毒不丈夫,李功德为官三十年,就没见过有几人真的丧尽天良,到头来不遭恶报,哪怕死前尊荣,也都祸及子孙,上梁不正下梁歪,自古而然。殿下手段阴沉,却不失心善醇厚,跟大将军如出一辙,这才是李功德真正想要的那个新凉王。真说起来,殿下可能不信,不是李功德老奸巨猾,一眼看穿了殿下的谋划,而是李功德认定了大将军的儿子不会亏待李家,不会对不住翰林,这才从没有想过要去朝廷当什么狗屁的一品权臣,我若去了京城,翰林还不得跟我父子决裂,一辈子不认我这个爹?机关算尽,不过是为子孙谋福,儿子都没了,李功德已经五十好几了,当上了权倾朝野的庙堂巨宦,风光不了几年就得进棺材,一个御赐谥号,有卵用!再说了,到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做官,能比得上在北凉当经略使舒心?李功德一辈子都在琢磨为官之道,钻研攀附之术,古话都说了姜注定是老的辣,我不至于在这把岁数走出一步大昏着。

殿下,你放心,密信之事,李功德一辈子都不会跟翰林说起。这件事情殿下对北凉问心无愧,更不应该跟翰林他为此生出嫌隙,就当李功德恳请殿下,以免翰林钻牛角尖,殿下,到时候翰林就只能死在边关了啊!如果殿下对李翰林一人问心有愧,李功德也求殿下为了翰林着想,万万不要将此事说出!”

从不曾跪过徐凤年的李功德慢慢下跪,沉声道:“殿下若不答应,李功德这就辞去经略使!”

徐凤年将密信交还给经略使大人,平静道:“李叔叔,徐凤年向你许诺一事,若是将来仍有机会在临终前交代遗言,就会承诺只要有徐家荣华一天,不论之后李家子弟是否忠于徐家,哪怕犯下谋逆大罪,都会保李家一个平安,徐家绝不举刀杀人。”

李功德身体颤抖,低头哽咽道:“老臣先行谢过殿下大恩!”

门口李负真看到父亲跪地一幕,尖声道:“徐凤年!你要做什么?!”

被世子殿下搀扶起身的李功德喝声道:“真儿,不得无礼!”

徐凤年笑道:“李叔叔,要跟你告罪一声,从今日起徐北枳便是陵州刺史了。”

李功德擦了擦脸庞,嘿嘿笑道:“这算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不值得殿下亲口告知。”

“还有,翰林已经安然返回幽州。”

徐凤年低声说完这句话就告辞离去,跟李负真擦肩而过。心中狂喜的李功德小心翼翼藏起密信,对女儿瞪眼道:“不知轻重!”

李负真愤怒道:“爹,你是北凉道经略使,你跪徐伯伯,你对徐伯伯溜须拍马,女儿何曾废话半句?可他徐凤年不过是个陵州将军,这还没世袭罔替北凉王,就要让你下跪,他凭什么?!口口声声‘李叔叔’,嘴上好听,他何曾真心将你当成长辈对待了?!”

李功德眯眼死死盯着女儿,微笑道:“凭什么?就凭世子殿下在陵州翻云覆雨,就已经让爹这个经略使大人捉襟见肘,手忙脚乱。就凭他敢在北凉军中拿钟洪武这块硬骨头第一个下刀子,而不是拣软柿子捏徒增笑柄!就凭他活到了今天!”

李功德看到女儿委屈得泪流满面,有些心疼,放低嗓音,走近到她跟前,帮她擦拭泪水,被李负真撇头躲过,经略使大人叹息道:“爹何尝不知他以前没把爹真心当长辈,再者爹当初一样没有将他当作世子殿下,不过以后都会不一样。你啊,就别跟爹赌气了。天底下女子做的最蠢事情,就是‘赌气’二字。”

李功德似乎还是觉着说话说重了,轻声笑道:“真儿,今天对李家来说是双福临门,比爹当上经略使还来得高兴,跟爹喝一杯?”

李负真默不作声。

老狐狸李功德漫不经心道:“爹新近知晓了些殿下去北莽的细节,唉,可惜翰林那孩子不在,爹无人可以诉说啊,要不真儿你勉为其难听听爹的絮叨?否则爹一个人喝酒也着实无趣。”

李负真嗯了一声。

陵州治中周大人打道回府,走下马车的时候仍是红光满面,周建树那个坐骑白蹄乌被世子殿下一掌拍死的儿子周聪文,生怕老爹在将军府邸惨遭不测,在门口翘首以盼了半个时辰,见到父亲一脸喜气后,吊在嗓子眼的那颗心才算放下,正要开口询问,周建树笑眯眯道:“回府里说话。”

父子二人落座后,周建树挥手驱散几名善于服侍的水灵奴婢,扯了扯官服领口,周聪文匆忙问道:“爹,这趟入府,那人怎么说?咱们周家会不会被记恨?”

周建树皱了皱眉头,不过既然当下只有父子二人秘密私语,也就懒得在世子殿下的称呼上跟儿子上纲上线,慢悠悠说道:“怎么如此沉不住气,爹往日是如何跟你说的,笑脸笑言,平心静气,才能做成大事当上大官。爹不跟你卖关子,文泉街一事,陵州将军府邸那边根本没有要追究的意思,殿下所谋甚大,没工夫跟这帮不知好歹的军伍莽夫钩心斗角。酒宴上,殿下隆重推出了黄楠郡宋岩和龙睛郡徐北枳两人,分别担任令人咋舌的陵州别驾和陵州刺史,这是好事也是坏事,爹考校你一番,你说说看好坏在哪里?”

对官场倾轧并不陌生的周聪文开始仔细斟酌,沉默许久,说道:“好事在于爹是最早一批走入将军官邸的官员,新任刺史别驾两人不看僧面看佛面,想要拿捏爹这个陵州治中,也得掂量掂量殿下的眼色,新官上任三把火,似乎怎么都烧不到爹头上了。坏事是殿下不跟董越骑那帮老匹夫秋后算账,那他们的位置就还暂时牢固,爹在陵州军方里拉拢培植起来的人脉关系,在这场陵州风波里按照爹的授意,大多数都尉一直隐忍着当缩头乌龟,看来是没机会趁势上位了。恐怕回头爹还得跟他们做些弥补,以便安抚他们,少说就是几百两上千两银子,这回过年收礼不少,可原本送出就占了七八成,如此一来,咱们家算是彻底没有收成了。爹当官以来,过年不挣钱,可是头一遭啊。”

周建树捻须微笑道:“不错不错。银子什么的,爹向来不太在乎,只要继续当官,该落入囊中的,怎么都不会少。很多蠢货哪怕家底不薄,可一旦见着白花花银子,就跟饥汉子见着俏娘们儿一样,吃相太差,无异于舍本逐末,在官场上走不长远。”

周聪文愤愤讥讽道:“那董越骑三人还真是可笑,那人不过是说了一句话,就一个跪一个哭一个打,这帮没读过书的将种,也不嫌丢人现眼。不过总算知晓见风使舵,可就是太过生硬,远不如爹这么没有烟火气啊。”

被儿子拍了一记马屁的周大人越发笑脸灿烂,嘴角勾起,“这些匹夫仗着积攒下军功就成天鼻孔朝天,别看爹往日里与他们和和气气,其实哪里看得起他们半点。别人不说,就讲那个兵曹从事黄钟,到今儿翻来覆去,也才知道包括写姓名在内那十来个字,就这老儿能治理好陵州政事?他四个儿子,一堆孙子,就没一个有出息的,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关键是做坏事也就罢了,还做得那般明目张胆,这不是伸着脖子去求徐家砍脑袋吗?也亏得是殿下还念着旧情,懒得计较,换了别家主子,早给剁掉头颅串成糖葫芦来立威了。”

周聪文冷笑道:“这个陵州将军也太心慈手软了,换成是我,早就在陵州杀鸡儆猴,死他几个将种家族几百号人,反正都是死有余辜的货色,到时候看满城惊惧,谁不服气!还能在愚昧百姓那边弄个好名声。”

周建树朗声大笑,随即收敛笑意,沉声道:“这段时日,你不要出府露面了,殿下马上就要离开陵州,然后你再去跟那帮将种子弟相聚时,记住,只许说殿下的好话,谁若跟你反驳,你就跟他们当场翻脸!”

周聪文犹豫了一下,笑道:“就听爹的,那群跟我称兄道弟的将种子弟,以前还能有些用处,越往后就越是值不了几个钱,迟早都是要跟他们翻脸的。”

周建树一脸欣慰。

董府,在文泉街上丢尽颜面的董越骑闭门谢客,董贞就眼睁睁看着她这个在钟大将军面前都能谈笑风生的父亲,意志消沉,穿上了衣衫,不再袒胸露背,却始终对着那身越骑校尉的甲胄发呆。董贞几次劝爹吃饭,都不听,饭食只得热了一遍又一遍。

原本还有些倔强不愿认错的董贞,哭着跪在父亲脚下。

董鸿丘重重叹息一声,伸出一只布满老茧伤疤的右手,当年哪怕睡觉,也要双手抱着那柄北凉刀才能睡安稳。董鸿丘摸了摸女儿的脑袋,轻声道:“你以为六百老卒恭送世子殿下出北凉入京城,爹是睁眼瞎?是爹不愿承认而已。你以为市井传言世子殿下独身闯荡过北莽,是爹打死都不会信?只是爹不愿意相信而已。不光是陵州,整个北凉跟爹一样的旧将武官,都差不多。可爹今日下跪,仍然不是跪那年轻世子,是跪大将军,跪那些已经战死的北凉袍泽。如果不是今日卸甲,连爹自己都忘了身上有多少箭伤刀疤了。还记得爹以前是怎么跟你说的吗?爹之所以投军,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去跟人拼命,不是爹吃饱了撑着,爹的祖上也是当官的,官还不小,你太爷爷是北汉的御史中丞,你爷爷也当过县令,那都是有口皆碑的清官,后来全家都给趁着局势动荡而作乱的匪寇杀光了,他们杀红了眼,见着当官的就杀,根本不管是好官坏官,像是只要杀了当官的他们就是好人。

刚投军那会儿,爹也只是觉得投了赏罚分明军律严苛的徐家军,有盼头,多杀些滥杀无辜的匪人,既能报仇,说不定还能重新让董家扬名青史。可能有些事情爹从没有跟你说过,以前是觉得没有必要,女儿家的,连大将军当年都说过子要穷养女要富养,既然你有个当官的老爹,那生下来就是好好享福的命,爹也就不跟你唠叨那些言语。今天这场变故,爹才知道自己是错了,爹年少时家规仍在,小时候就知道瞧不起那些仗势凌人的权贵子弟,为什么一眨眼,自己的女儿,就变成了爹不喜欢的人物?你记得在咱家长大的孟雅吧,是你孟伯伯的遗孤,本来订了娃娃亲的,可你死活不愿意,嫌他没有功名没有家世,爹哪怕背信弃义,为了你也认了。当初如果不是你孟伯伯替爹挡下西蜀春山关那背后一刀,恐怕就是换成你寄人篱下二十年了。说这个,不是劝你嫁给孟雅,而是想告诉你,市井出身的孟伯伯在没死那会儿,就跟我常说以后他要是当了大官,一定要当个不欺负百姓的好官,谁敢在他辖境内为非作歹,他见一个杀一个,如果大将军不答应,他都敢骂大将军。嘿,有一次他跟爹这帮老部下吹嘘得正带劲,被巡视军营的大将军逮了个正着,你孟伯伯那时还是个小都尉,差点吓得尿裤子,你猜怎么着,大将军非但没有教训这个口无遮拦心比天高的小都尉,还蹲下来跟咱们一起唠叨家常,说你孟伯伯以后当官了,肯定是好官,大将军还说他不舍得骂。贞儿,你说说看,你爹怎么就变成了只要你孟伯伯活着,肯定是他第一个要杀的王八蛋?”

在陵州骄纵刁蛮惯了的董贞只是哭,好似天塌下来,泣不成声。

董鸿丘走到那具斑驳纵横的老旧甲胄前,眼神落寞,低声道:“贞儿,别哭了。爹带你去那座衣冠冢,你给孟伯伯敬几杯酒,如果爹没有记错,你十一岁以后,就再没有去过了。这些年你瞧不上孟雅,他哪里就瞧得上你了?”

徐凤年回府的时候没有再次翻墙,这让眼巴巴守在墙下原地苦苦守候的宋黄眉大失所望,很晚才从经略使府邸管事得知世子殿下是用脚一步一步走出宅子,宋大小姐惊呼一声,跑出李府。管事看在眼中,就有些嘀咕腹诽,这宋家千金也太冒冒失失了,比起安静贤淑的自家小姐差了十万八千里。管事随即就有些遐想联翩,北凉道都清楚翰林少爷跟世子殿下那是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兄弟,如果大小姐能当上以后的北凉王妃,啧啧,加上老爷已经是经略使大人,那么李家可不就是当之无愧的北凉第一大豪阀了吗?老管事摇了摇头,唉,可惜小姐竟然跟那姓郭的寒门子弟厮混在一起,一朵牡丹花插在牛粪上了喽。

徐凤年躺在凉亭长椅上仰视那片低垂璀璨的星空,对那个鬼鬼祟祟溜进凉亭的姑娘,视而不见。

那姑娘也真是位吃苦耐劳的女壮士,熬得住性子,愣是咬牙挨冻了半个时辰也没出声。

徐凤年坐起身,笑问道:“宋姑娘,找我有事?”

缩在亭柱旁边躲避风寒的宋黄眉吓了一大跳,随后涨红了那张并不太过美艳的脸庞,低头捏着衣角嚅嚅嗫嗫,再没有当初在黄楠郡太守府邸对他出剑阻拦的女侠风范。

徐凤年也不让她难堪,主动开口问道:“你练剑多少年了?要不要我教你几手容易上手的剑招?”

徐凤年问话过后,哭笑不得,那姑娘就盯着自己发呆,喃喃自语,碎碎念着好像是说世子殿下的那双眼眸子比某人好看些,可她还是只喜欢那家伙。

徐凤年重重咳嗽了一声,宋黄眉一屁股坐在另一边长椅上,双手搂住肩膀艰辛御寒,很快恢复原本那直爽性格,嬉笑道:“殿下,我知道你是高手也是好人,我有个意中人,是黄楠郡一个帮派的外门子弟,叫窦阳关,他呀,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佩上北凉刀来娶我,可我爹似乎不太喜欢他,要不殿下慈悲,随手送给那个叫窦阳关的一把佩刀,我爹保准不再反对!”

徐凤年知道这姑娘肯定还不知道莲塘几乎死绝从陵州江湖除名一事,不过谍报上确实有提及逃掉了一个叫窦阳关的年轻人,是宋岩之女宋黄眉的情人,不光如此,窦阳关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摸了个底朝天,徐凤年当时就做了批示,让鹰士对这人就此罢手。一个才入莲塘没几天的外门弟子,原本就可杀可不杀,既然跟宋家有这份牵连,就当送给宋太守成为陵州别驾的升官赠礼了。至于那个年轻人在逃过一劫后,是否记恨北凉,是否会立志为师门报仇,徐凤年不在乎,整个离阳江湖,也没有几人能像那个摇折扇的公子哥,有本事有望一路杀到他徐凤年眼前,更多人,都是到死都没有见过世子殿下一面。如果说那人能够脱颖而出,硬是让徐凤年再从谍报上看到他的名字,徐凤年甚至不介意让他知晓莲塘张册的北莽谍子身份,然后送他去边境上磨砺一番。他既然想摸刀,从军以后,都能让他摸到想吐为止。只是人心难测,天晓得这姓窦的小子到底会选择走哪条路子,至于窦阳关跟宋黄眉能否有情人终成眷属,更不是徐凤年关心的事情,既是不想,也是不可,如今的北凉,也许就数他世子殿下的光阴最为值钱。

徐凤年收回思绪,笑道:“私人不得佩带北凉刀,再说以你爹的眼力,会看不出窦阳关佩刀的真假?”

宋黄眉一副知足常乐的乐天性格,听到世子殿下这么说,只是一脸恍然,哦了一声,也就没有再坚持。其实换成寻常一些稍加市侩的女子,若是有机会跟世子殿下独处,那还不得可劲儿把自己折腾得花枝招展,逮住了世子殿下那就是宁肯错杀不可错放,要不然就是打蛇随棍上,借着女子身份,死缠烂打跟世子殿下讨要些承诺。这恐怕也是徐凤年乐意跟她随口唠叨几句的缘由。

宋黄眉没有打扰世子殿下,却也没有离开,坐在长椅上,慵懒靠着廊柱,仰望星空。徐凤年是过来人,知晓这姑娘多半是思念那姓窦的江湖子弟了,就重新躺下,闭目养神,在脑子里仔细盘算陵州的收尾。

原本远比幽凉两州更为复杂的陵州官场,在经略使李功德表态以后,相信以徐北枳的能耐,哪怕仍有些掣肘,总算勉强打开局面,差不多是他离开的时候了,总不能总这么顶着陵州将军的官帽子在这儿鸠占鹊巢,不过真要走的话,还得先收拾掉那个胆敢闯凉的年轻高手。

闭上耳朵的徐凤年察觉到宋黄眉起身后,蹑手蹑脚轻轻离去,他轻轻一笑,等她走远,打了个响指,对悄然出现的死士寅说道:“给陵州游隼知会一声,动些手脚,打磨打磨窦阳关,如果此人太硬气,就去掉些棱角,如果已是意志消沉,就让他遇上一位贵人,别让他早早失去了锐气。”

死士寅正要离去,冷不丁听到世子殿下笑问道:“要不我自去会一会那把桃花扇?”

春秋乱世,许多人为了避灾避难,逃遁远方,为了可以落地生根,不惜改名换姓,以至于朝廷订立天下品谱,才知道雨后春笋般多出了许多含糊不明的新姓,不过像世子殿下身边这位死士这样干脆连名字都没有的,不多。这个仿佛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的男人,一如既往没有多嘴一个字。徐凤年摆了摆手,死士寅一闪而逝。

始终没有睡意的徐凤年就沿着小径闲逛,一路数着灯笼,在猜测李息烽卸任之后,朝廷那边是否答应王绿亭接任金缕织造一职,因为这个口子一开,淮南王赵英、靖安王赵珣还好说,权势煊赫的燕剌王,恃宠而骄的广陵王,恐怕就都乐意借着北凉的东风,去拔掉织造局这根肉中刺,想到这里,徐凤年笑道:“什么肉中刺,眼中钉才对。”

走到官邸临湖的北面,讶然发现才当上陵州别驾的宋岩坐在湖边一块石头上,是从春神湖搬运到北凉道的大玩意,离阳上下附庸风雅的名士对春神湖中捞起的巨石青睐有加,再说就算是再平常的石头,重达几千斤,搬运数百里几千里,不贵也得贵了。宋岩意态闲适,一腿伸直,一腿屈膝,一口一口灌着号称半斤下肚便能烧穿肠胃的剑南春烧,等到徐凤年走到巨石上,宋大人才回过神,等他想要起身致礼,世子殿下已经盘膝坐下,他再起身就有些不合适,宋岩大致摸透了身边陵州将军的性格脾气,不去做那场面功夫,晃了晃黄泥酒坛,只是笑道:“殿下,见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