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八章快雪庄真武临世,春神湖神人大战(1 / 2)

作品:雪中悍刀行完结版大全集(1—20册)平装版|作者:烽火戏诸侯|分类:玄幻魔法|更新:2021-12-29|字数:14126字

厅内光线辉煌,照耀得那块琉璃地板绚烂多彩,林红猿置身其中,仿佛道教典籍上记载的净琉璃世界,她想着是不是返回龙宫后也依样画葫芦。尉迟读泉喝酒喝得心不在焉,眼角一直瞥向外廊。天色昏暗,那边还没有挂起灯笼,她犹豫着是不是借口去见他一面,举起酒杯时,嗅了嗅,急忙转身望向外廊,就想要站起。林红猿轻轻扯住尉迟读泉的衣袖,后者满脸焦急,说是闻到了血腥味,林红猿闻言后心思急转,以那个年轻魔头深不见底的身手修为,快雪山庄就算卧虎藏龙,能让他受伤的高手也屈指可数,谢灵箴算一个,李懿白算半个,但外廊除了两次地板颤动,再无其他动静,难道是有人潜伏湖底,阴险偷袭了徐凤年,一击得手便后撤?否则总不可能是那家伙闲来无事,驾驭飞剑刺杀湖中游鱼带出的血腥气味。林红猿也被勾起了好奇心思,犹豫了一下,就对尉迟读泉使了个眼神,二人一同站起往外廊走去。夜色渐沉,如同天上仙人朝大地丢下一块黑布,好在厅堂外廊相通,烛光和琉光好似肥水外流,外廊景象随着湖面寒风扑来致使烛光飘摇而明晦交错,依稀可见徐凤年端坐在椅子上,轻轻扭动手腕。林红猿眼尖,瞅见他手上绑扎有一块棉布,尉迟读泉火急火燎问道:“怎么受伤了?”

徐凤年轻描淡写道:“地滑,不留神摔了一跤。”

尉迟读泉惊讶啊了一声,一脸愧疚。林红猿心中感慨这姐姐要是被丢到江湖上,还不得给那些披人皮的豺狼虎豹吃得骨头不剩。徐凤年站起身,笑道:“我送一送你们,这会儿庄子什么人物都有,不放心两位姑娘。林仙子先前讲她们龙宫祖师爷有说过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话,别看进入快雪山庄的大多都是正道人士,说不定就有伪君子,更别提那些亦正亦邪的江湖散人。咱们顺便逛一逛庄子,赏景送人两不误。对了,我得先易容,你们稍等片刻。”

林红猿心中冷笑,伪君子得过你?徐凤年转过身,将一张生根面皮覆面,转头后已经变成一个相貌清雅的读书人,尉迟读泉微微张大嘴巴。这时候屋内传来一阵匆忙脚步声,庄主尉迟良辅看到女儿安然无恙后,明显如释重负,只是眉宇间积郁深重,仍是假装漫不经心笑道:“要是爹没猜错,是撑舟而来?读泉,哪有你这么见贵客的,也就是小林宫主见多识广,不跟你这个当姐姐的一般见识。”

尉迟读泉赧颜一笑,跑到尉迟良辅身边,亲昵喊了一声爹。尉迟良辅低头瞪了她一眼,然后迅速抬起眼帘,笑望向年轻白头的书生,哪怕有一张热情笑脸,可眼神也跟看待女儿时有天壤之别。徐凤年双手插袖,低头弯腰恭敬行礼,“龙宫采骊官有幸拜见庄主。”

林红猿笑着解释道:“左景算是纳兰先生的得意门生,南唐道以外兴许都不太熟悉左公子。当初进入龙宫,咱们的意思是随他挑选位置,左公子眼光奇特,偏偏挑了个还不如御椟官的采骊官,说是采撷骊珠的说法更讨喜,对他们这些志在科举夺魁的士子文人来说更喜气。我与尉迟姐姐喝酒了约莫有一个时辰,左公子光顾着都给咱们当门神了,还是尉迟姐姐的面子大。”

尉迟良辅眼神冰雪消融,顿时温热几分,委实是“纳兰先生”这四个字对离阳朝野来说都太过高不可攀,南唐道名副其实第一人,说是纳兰右慈而非燕剌王赵炳,都不为过,即便在南疆那边的赵炳眼皮子底下,纳兰先生堂而皇之的僭越之事何曾少了?否则藩王入京之时,也不会是纳兰右慈乘坐马车,而燕剌王担当起护驾骑士。如果说这个左景真是纳兰先生的高徒,那么尉迟良辅对他的重视甚至就得要超出林红猿这个位置尴尬的小林宫主。

尉迟良辅抱拳轻声道:“庄子上出了些意外,不过既然有左公子在小女身边,良辅也就安枕无忧了。等处理完手头事务,良辅再来与左公子赔罪,好好痛饮一番。”

徐凤年点头道:“不敢不从。”

尉迟良辅离开院子,对门口静候的老管事摇头说道:“读泉没事。遇上个叫左景的年轻人,林红猿说是纳兰右慈的门生。不过龙宫这次就算有所动静,也只是针对雀墩山,况且龙宫也绝对没那份实力连杀李火黎和谢灵箴两人,这两位背后势力岂是偏居南疆一隅的龙宫可以撼动的?如果真是纳兰先生的惊天谋算,哪怕真是龙宫所为,也不是快雪山庄可以插手,咱们这些朝中无人依附的江湖人,动辄覆灭啊。”

老管事忧心忡忡,“实在想不出谁有这般手腕和胆魄。谢灵箴虽未在武评上露面,却也是一等一的顶尖高手,春帖草堂更是与新任兵部尚书牵线搭桥;李火黎估计身手平平,可既然有朝廷这张保命符,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庄子这次恐怕处理不当,难免要被各方势力迁怒,少不了一些趁机浑水摸鱼和落井下石,庄主得想好退路了,靖安王一直有意让快雪山庄投靠王府,庄主是不是……”

尉迟良辅神情复杂,举棋不定。他停下脚步,望着挂在树枝上的一盏大红灯笼,全无喜气可言,重重吐出一口浊气,无奈道:“如同做生意,本想借着这次推选武林盟主给庄子带来声势,到时候就可以自己寻找买家,价高者得。靖安王迫切想买,咱们不愁下家,大可以依着自己的脾性眼光不卖。如今要是落难,再转去看靖安王府的脸色,就怕快雪山庄就得贱卖了啊。若是一买一卖皆大欢喜,也就罢了。我如今就怕就算卖给靖安王府,那位年轻藩王若是记得当初山庄的不识趣,给庄子穿小鞋,我可知道这位藩王有高人在幕后运筹帷幄,执政清明,有口皆碑,比起老藩王丝毫不差,可观其言行,心眼心胸似乎不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这个当家做主的,就怕以后拜图祭祖的时候根本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老管事轻声宽慰道:“雁堡那边已经派人动身去靖安王调兵遣将,希望能一锤定音。襄樊数千铁骑一来,只要杀手露出蛛丝马迹,插翅难逃。怕只怕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此时已经逃之夭夭。”

一名庄上心腹管家匆匆捎来口信,“庄主,雁堡这边才出庄子不到十里路,就被靖安王麾下斥候截下,原来靖安王早已调用兵符让青州水师倾巢出动,战船在二十里外湖面上一字排开,只是湖上大雾,才没有被人察觉,更有四千余轻骑掐住各个路口,和数十支斥候分散各地,一有风吹草动,就可以收网!”

尉迟良辅惊喜之后,苦笑道:“这位靖安王真是神机妙算啊!原来快雪山庄成了一座鱼塘,只等大鱼上钩,就会给拖到岸上。”

老管事感慨道:“如此看来朝廷那边对这次选举武林盟主,并不是听之任之,可能我们都低估了朝廷要让李火黎成为江湖发号施令者的决心。谢灵箴和李懿白说不定都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掩人耳目而已,不过是让朝廷染指武林的吃相更好看一点。庄主,有一句话我还是得说,福祸相依,快雪山庄要想否极泰来,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赶紧选择靖安王府这座毗邻靠山了。毕竟这位春秋以后第一位世袭罔替的新藩王,在京城那边颇为得宠。”

尉迟良辅挥手让那名后至管家退下,犹豫不决道:“我再想想。”

老管事焦急道:“庄主,需知时不待我啊!”

尉迟良辅浮现怒容,口不择言道:“难道真要让读泉给那个始终对母妃念念不忘的年轻藩王做妾?!这样靠卖女得来的荣华富贵,尉迟良辅做不出来!”

老管事噤若寒蝉,喟叹一声,“出此下策,虽说保全了山庄,确是苦了小姐。”

尉迟良辅拍了拍老人肩膀,歉意道:“老刘,知道你对庄子忠心耿耿,可我就读泉这么一个闺女,她又是随她那早逝娘亲的执拗性子,我这当爹的,怎么都要让她幸福些,嫁个真心喜欢她的穷小子,也好过嫁入万事不由己的将相侯门。女子做浮萍,有几个能开开心心过日子的?”

老管事点点头。

尉迟良辅狠狠揉了揉脸颊,沉声道:“再等等!”

外廊这边,相比尉迟良辅和老管事的深陷泥潭,明面上就要轻松许多。尉迟读泉毛遂自荐,说是撑舟就可以到达她的住处,可当她走近栏杆一敲,立马傻眼,当时兴匆匆登岸,忘了系上那条江南水乡的乌篷小舟,大概是湖风吹拂,这会儿哪里有小舟的踪迹。这让弄巧成拙的尉迟读泉俏脸涨红,不敢跟徐凤年、林红猿两人对视。就在此时,雾霭中一抹乌黑影迹缓缓穿过雾气,出现在众人视野,一名年轻俊逸的道人玉树临风站在船头,腰系一根精致竹笛,有几分缥缈出尘的仙人丰姿。天下道统以祖庭龙虎山为尊,天下道士自然以披紫戴黄的龙虎山天师为贵,眼前年轻道人虽未穿着象征天师府真人高贵身份的黄紫道袍,可那份气度,即便只着龙虎山寻常道人的洁净装束,也能让人一眼忘俗。

林红猿微微眯起眼,以便遮掩她的幸灾乐祸。

正主来了。

而且这位在朝廷上平步青云在江湖上名声大震的年轻道士,开口就没有让林红猿失望,相反,一语道破天机,“贫道龙虎山赵凝神见过小林宫主,见过尉迟小姐。还有这位公子,袖中左手被一剑穿掌,是否容贫道多此一举,厚颜赠送一瓶山上秘制金疮药?”

徐凤年没有任何动静,一直双手插袖站在栏杆旁边。

赵凝神温醇笑道:“贫道除了还船给尉迟小姐,还有一份还礼,记得当初大雪坪上有人口出恶言,欠剑不还。”

徐凤年的答话简直是让尉迟读泉心神摇曳。

她当然不在乎什么龙虎山道士大雪坪欠剑,这傻姑娘的屁股是一直坚定不移歪向身边那家伙的。

只听他出声问道:“你找死?”

林红猿的眼力见儿不用多说,不管这娘们儿如何想要看一场大戏,仍是赶紧拉起尉迟读泉离开外廊,直奔后者闺楼。

湖上赵凝神,廊下徐凤年,默然相对而立,看似云淡风轻,却不知道两人恩怨从父辈就开始结下,徐骁马踏江湖末尾,差一点就按下龙虎头。徐凤年凝视眼前年轻道人,嘴角冷笑,双手在胸交错,十指爬满红绳。都说这位小天师曾拦下邓太阿登山一剑,起先还有人以为是龙虎山的自夸之词,后来赵凝神阻截西域疯和尚,并肩数十里路程才停脚,终于没人怀疑,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将其视为指玄高手。站在船头的赵凝神笑脸温煦,“小道算到了世子殿下今日会来快雪山庄赏雪,算到了要去春神湖见王东厢,再去见陆费墀,唯独没有算到殿下竟然会连杀雁堡李火黎和草堂谢灵箴,就不怕一旦泄露,尚未世袭封王,就已沦为江湖公敌吗?”

徐凤年走近两步,靠近栏杆,“李火黎有赵勾护驾,有朝廷撑腰,还有谢灵箴的春帖草堂替他造势,武林盟主的座椅非他莫属,还需要你们龙虎山锦上添花?记起来了,你们龙虎山也就只会做这些给帝王续命写青词的勾当,一脉相承。传闻你是龙虎山初代祖师爷转世,你可曾开窍?想必没有,否则龙池早就满池怒放气运莲了,以你们天师府的德行,恨不得把死人都挖出棺材知会他们一声这等好事。独乐乐,好事独占,众乐乐,却只是让人知晓了你们的喜事壮举,反正两不误。”

赵凝神摇头笑道:“世子殿下对龙虎山成见太深。道不同不相为谋。”

徐凤年交缠十指才略微错开寸许,就听赵凝神说道:“且慢。”

赵凝神笑道:“小道这次造访快雪山庄,本就没有要掺和武林盟主一事,春帖草堂和雁堡的动荡,也不在小道眼中,更不在心上。此次仅是想见世子殿下一面,既然见过了,乘兴而来乘兴而归。大雪坪欠剑,龙虎山的还礼,便是无须北凉偿还。只希望北凉不与龙虎山为难,井水不犯河水。”

徐凤年笑道:“怎么,你竟然算到了我在返回北凉之前,要杀光所有你们胆敢离开龙虎山一步的道士?算到了我要悬赏江湖杀天师府一人黄金百两秘笈一本,北凉承诺为其遮风挡雨,以此让你们往日不可一世的龙虎山道士人人自危?所以你就用快雪山庄血案一事要挟,大家各退一步,和和气气过大年?”

赵凝神眼神清澈,平静道:“殿下愿为中原百姓镇守西北,小道亦是心诚敬佩,若小道是闲云野鹤,定当为之浮一大白。可惜在其位谋其事,小道既然生来姓赵,就不得不做些违背清净本心的事,还希望殿下体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龙虎山对北凉都无裨益。当初龙虎山不许大郡主登山烧香,是天师府的不是,故而洪掌教一剑摧败气运莲整整九朵,天师府始终不发一语。老祖宗赵宣素出关下山,东海武帝城外有意为难殿下,最终也是因果循环,身死道消,苦苦修道双杖朝,足足一百四十年,到头来仍是不得证长生,一报还一报,龙虎山更是无话可说。”

徐凤年朝双手十指赤色游蛇点了点下巴,“以你的见识,肯定瞧出门道了,是人猫韩貂寺遗落在神武城外的活器,本来斩落之后,人猫一死,也就迅速凋零,可韩生宣忘了我身边阴物的能耐,他那颗头颅,可是天底下罕见的好东西,教会了我不少玩意儿。韩生宣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人敬我一尺我定会敬人一丈,人欺我一时,我恨不得欺人生生世世。北凉跟龙虎山的恩怨,是怨徐骁还是怨老皇帝,你我心知肚明。龙虎山之后的羽衣卿相和青词宰相是怎么来的,还不是得知老王八赵黄巢不小心养出了恶龙,祸及地肺山,镇压不住,才临时改变主意,对你们这个还有些用处的龙虎山由弹压变成了安抚?赵黄巢神游万里去京城,跟那个都该喊他一声三爷爷的老皇帝要来了那份旨意,最后一路八百里加急,交到他手上,这才有了仙人手托圣旨入龙虎的传说。大雪坪借剑,飞剑镇龙虎,你们敢放个屁试试看?怎么,到了我这里,觉着不过是个沽名钓誉的藩王世子,就可以尽显高人风范地坐而论道,跟我好好论道论道了?”

赵凝神微笑道:“以前听白莲先生说世子殿下擅长做买卖谈生意,今日一见,才知所言非虚。试问世子殿下,湖底始终游弋于三十丈外的阴物可曾蓄势妥当?难道真要以死相搏,世子殿下的命,似乎比起小道要值钱太多了。万一,小道是说万一玉石俱焚,这笔买卖,精于谋划的殿下说是美玉亏了,还是石子亏了?”

徐凤年脸色平常,答复道:“倒也不一定要拼命,真想杀你也未必能杀得掉,毕竟先前谢灵箴的境界实在是空中楼阁。儒生纸上谈兵,也就只能嘴上切磋切磋,到底跟死人堆里站起来的武夫差了太多,空有境界修为,动起手来就露馅了。再者谢灵箴一开始就误以为我仅是凭仗着金刚体魄就跟他胡搅蛮缠,死得憋屈。龙虎山对我早就提防,差不多算是洞若观火,估计得硬碰硬,好好领教一下道人一步入指玄。终归要打得你笑不出来为止,怎么都要你半死才行。”

赵凝神笑问道:“世子殿下铁了心要与小道过不去?”

徐凤年一句话揭穿老底,冷笑道:“难道等到让龙虎山毕其功于一役,助你开窍?”

赵凝神闭上眼睛凝神屏气,以便竭力隐藏眼中隐约浮现出的一丝怒气。

徐凤年嘲讽道:“泥塑像都生出火气了?”

赵凝神睁开眼睛,不言语,只是向前摊出一手。

既然说我找死,那你便来杀。

这份底气,不是什么赵家老祖宗转世,而是这位经常走神迷路的年轻道士,初出茅庐便实实在在地挡下了邓太阿的剑,不久前更是挡过亦佛亦魔的刘松涛。

徐凤年一手撑在栏杆上,身形跃起,作势要一鼓作气扑杀这位承担龙虎山莫大期望的挂笛道人。

只是以徐凤年假借阴物修为的境界,本该一气呵成掠向赵凝神,可后者明显感知到徐凤年在手撑栏杆时,身形出现一瞬凝滞,这让暂时未曾尽得未卜先知意旨的赵凝神也跟随一顿,小舟原先需要后滑一丈,他才有完全的把握卸掉徐凤年一击之势,此时略显生硬地截断一半距离,在半丈外静止。徐凤年毫无征兆一静之后骤然一动,急掠向前,松开栏杆后,身后栏杆成片碎裂。赵凝神皱了皱眉头,身形纹丝不动,小舟无风后滑一丈半,在徐凤年探臂推来时,赵凝神一手负后,一手在胸前拂过。洪钟未尝有声,一扣才撞雷。看似轻轻一拂,竟是自有云雷绕膝生,紫气萦绕,衬托得赵凝神更像神仙中人。

徐凤年没有杀李火黎杀谢灵箴时那样凭恃假借外力铸造而出的金刚体魄,一味蛮横前冲,双手眼花缭乱地撕去赵凝神布局的紫气云雷。赵凝神轻轻抬脚,踢中徐凤年腹部,徐凤年也一掌按在赵凝神额头,几乎同时猛然发力,小舟如一根箭矢后撤入雾,徐凤年迅速飘回外廊,双脚屈膝踏在外壁上,再度奔雷前飞,墙壁被一踏倒塌。身处雾霭中的赵凝神摘下那根乌青竹笛,双指一旋,竹笛如同一根竹蜻蜓搅乱湖上大雾,一起泼水似的砸向徐凤年。

徐凤年五指成钩试图捏碎那根青苦竹笛,但仍是小觑了笛子蕴藏的磅礴气机,触碰之下就松手,身体被弹飞到侧面湖水上,双脚溅起水花无数,才在湖上落脚。赵凝神轻喝一声,“起!”小舟拔水而起数丈,堪堪躲过了一袭朱红大袍的水底偷袭,后者一闪而逝。徐凤年在乌篷小船下坠时,脚尖一点,一记手刀朝赵凝神当空劈下,身后刺来的苦竹青笛宛如一头困兽,被飞剑雷池剑阵针锋相对地绞杀,变成同是徒手而战的赵凝神一脚猛踩船头,身形千斤坠入湖水,整条船在水面上翻转,反过来砸向徐凤年。

徐凤年手刀转为仙人抚大顶,当场将小舟拍得稀巴烂,手心向下压顶趋势丝毫不减。半截身躯还在湖中的赵凝神竟然不躲不避,任由徐凤年一掌拍在头顶。

湖水剧烈晃荡,掀起巨浪,拍击外廊,不知有几千斤湖水涌入两人身后那座院落。

徐凤年缓缓飘落在一块小舟碎裂后的湖面木板上,那一掌其实根本没有碰到赵凝神头颅,这年轻道人气机鼎盛,出乎意料。

赵凝神浮出水面,终于见到徐凤年身后那头阴物的真面目,朱袍五臂,面容悲悯。

赵凝神沉声道:“秽物自古出世即祸乱太平,小道容得殿下跋扈,却容不得阴物逞凶,小道今日就算拼去一身修为,也要替天行道!”

这一次轮到脸色阴鸷的徐凤年伸出一掌,眼中恨意滔天,示意赵凝神尽管放心替天行道。

好一个替天行道。

匡庐山巅,有天人出窍神游,有天王张须怒目,口吐紫气。

说的便是要替天行道。

赵凝神不敢分心深思,重重吐纳,由手心覆左手背,面朝东面道教祖庭龙虎山,“请!”

一字有三请。

请龙虎山恩准。

请天人下天庭。

请祖师爷降世。

天师府上一幅初代祖师爷画像跌落在地。

一道粗如廊柱的紫雷从云霄直直轰下。

眨眼过后,赵凝神面容模糊不清,浑身紫金。

龙虎山祭厅太师壁悬有历代祖师爷挂像,初代老祖宗的挂像无风而坠,一位原本有些瞌睡的守厅道童吓得面无人色,也不敢擅作主张去拾起那卷画轴,匆忙跟天师府禀告状况。总领天下道教事务的羽衣卿相赵丹霞快步而行,步入祭厅,惊喜交加,但心底仍有一抹忧虑,双膝跪地在太师壁下,小心翼翼捧起卷轴。天师府上的外姓人白煜缓缓跨过门槛,自比书蠹的白莲先生读书伤了眼睛,走路行事都慢人一拍,蹲在一身黄紫的赵丹霞身边,出神思考。离阳道首赵丹霞轻声问道:“福祸相依是必然,不过在白莲先生看来,福祸各占几成?”

白煜摇头道:“卦象乱如麻,不过凝神既然能请下龙虎山初代祖师爷,比起百年前请出三位近代祖师,以万里天雷钉杀魔教刘松涛,有过之而无不及。凝神的性子大可放心,既然是替天行道,多半是用大福气消弭祸事,白煜实在想不出世间还有谁能力压初代祖师爷一头,王仙芝寥寥数人可以一战,可在春神湖上,凝神应该必胜无疑。经此一役,对龙虎山而言是莫大好事。”

赵丹霞毕恭毕敬将祖师爷图像挂在太师壁正中间,挂好之后又跪地行叩拜礼,站起身后撤几步,望着这面挂满历朝历代仙人的太师壁,便是他这般修身养性的真人,也有些意气风发。这些大多得道飞升的祖师爷才是龙虎山最大的护身符,整整近千年屹立不倒,离阳王朝才两百年国祚而已。若非道教第一福地地肺山出了一条恶龙,与龙虎山有牵连,导致龙池气运莲受到影响,这里原本几乎自成一根可与天门齐平的气运柱,那就可可保证下一个五百年滔天福泽。赵丹霞压下心头阵阵阴霾,想起天师府嫡系子孙赵凝神因为挡下邓太阿登山问礼一剑,从而一鸣惊人,心情无疑就要舒畅几分,捻须笑道:“有凝神这根好苗子,如此之快便请下老祖宗,比我们预料要早了二三十年,就不用担心青黄不接,再有白莲先生倾心倾力辅佐,龙虎山无忧了。”

白煜突然使劲揉了揉眼睛,凝视太师壁上数十幅挂像,面露惊骇,白莲先生视线疲弱,心眼却灵透,模模糊糊察觉到异象横生。赵丹霞道行高深,只比白煜慢了一步就发现挂像异样,竟出现竖壁挂像以后从未遇到的气竭景象!几乎所有祖师爷挂像都出现气数溃散的迹象,仅仅是形似神似齐仙侠那一幅得以逃过一劫,其余无一幸免!白煜失神呢喃道:“不可能,不可能的。”

这位羽衣卿相心神不定,扑通一声重重下跪,亦是右手手心覆盖左手手背,泣不成声,“不肖子孙赵丹霞跪请各位祖师爷开恩!”

夜幕中,龙虎山看似安详,实则暗流汹涌。而武当山在封山一年后,大多道观都重新迎纳八方香客,只是竖立有一尊真武大帝雕像的主观仍是闭门谢客。包括陈繇、宋知命在内几位辈分最高的年迈道士深居简出,仅是在这座主观内偶有进出,好在武当山习惯了这些慈祥老真人的神龙见首不见尾,不像其他道教名山洞天福地,略微有些辈分的道人都要忙于应酬达官显贵,哪里有一刻清闲光景去潜心修道。武当山在老掌教王重楼之后,连出了两位年轻的新掌教,只是武当山香火非但没有江河日下,反而越加鼎盛,这让山上道人道童都带了几分喜气。不过有前辈真人表率,也从没觉得香火一旺,就该对香客居高临下,便是武当历史上最年轻的掌教李玉斧,也是跟小师叔洪洗象一般,跟寻常道士一致无二,除了每日亲授课业,经常摆摊给寻常香客算卦解签,一些不识字的香客解签之余,还要请他代写家书,李玉斧也是来者不拒,楷书写就,一丝不苟,香客都说寄信以后,家门兴旺了几分,一开始有书香门第的香客劝解百姓,说如此叨扰掌教,会耽误了大真人的修道证长生,不过李玉斧亲口宽慰众人,说修道就是修个平常人,何时修出了平常心,修不成仙人亦无妨,吃也修道睡也修道读书修道写字也修道,大事小事皆修道,也就等于是时时刻刻修道了。江湖上都开始流传一句箴言:“世人修道修长生,武当修道修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