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14章 翠叶玉花(1 / 2)

作品:庆春归|作者:糖拌饭|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1-12-28|字数:3492字

有神水这个逆天神器,救活兰花那是预料中的事情,悠然根本就不在意,唯有那春歌儿,对家里的兰花是越来越上心,一有空闲都是盯着兰花瞧。

而接下来十几天,悠然仍是天晴出茶摊,下雨了就在家里摆弄着花草,自从悠然接手春歌儿的一院子花木后,那花木的长势便是一日一重天,而在春歌儿的大力宣传下,悠然的花艺便已传得花庄人尽皆知。

渐渐的,一些人家花木出了问题便也会求到悠然头上,在这点上,悠然基本上是有求必应,毕竟这种牵涉到技术的问题,不太会惹人怀疑,真要说起来,那只能归于天份,羡慕不来的。

而每夜梦回,悠然也会回想清水的一切,其实她现在还真是一个富婆了,占元的十三香已经卖到了庸城,卖的相当红火,于是,悠然空闲之余一想着自己还有一大笔钱存在占元那里,便心满意足。

至于唐值,悠然现在想起来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只是每每看到小石头的脸蛋,又不由的会想起唐值,于是这时,她便有一种自作孽不可活的感觉。

这天一大早,悠然仍早早的起床,其实,开茶摊的不需起大早,一般来说,茶摊都要快中午时才摆,毕竟,大清早的,喝茶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只是做母亲的,要给孩子做个榜样,而这时代,讲究的是鸡鸣起身,若是睡懒觉,呵呵,一个懒妇的恶名怕是少不掉。

此时,悠然正在厨房里烧水熬粥,却听院子里的春歌儿又在咋咋呼呼。

“悠然姐,快来看,这一株兰花不一样啊。”这位姐儿又是一大早对着院中的兰花。

悠然出来,走到她种兰花的那块地前,顺着春歌儿的手指,发现确实,那株兰花看着跟别的不同,叶似乎更绿更透,中间已抽出一根花苞,通体也是绿得透亮,唯有那花苞边上透着如羊脂玉般的白洁,看着让人移不开视线。

“悠然姐,要不,等下我把它移到一个花盆里,养个几日后,再拿到品鉴店去品鉴看看。”春歌儿对着那株兰花道。

“行,你看着办吧,我不管。”悠然回道。

“哦。”春歌儿应了声,就飞快的转身回屋里,拿出一个珍藏的紫砂花盆,以及一个木花架。然后就小心的挖起那株兰来,那小心益益的样子如同挖珍宝一般。

悠然自也不管她,转身回屋里,把小石头叫起床,小石头今年五岁了,经过几番的变故后,如今却是越来越懂事了,前几天,拜了四休先生做启蒙老师,这几天,读书的劲头正足,拿着四休先生送他的那本三字劲当宝,连晚上睡觉都捧着那本三字经。

“娘亲,你怎么才叫我,唉呀,要迟了,先生会生气的。”小石头一起床,揉着眼睛,看着外面有些亮的天,便在那里跺着脚。

“没迟呢,娘看着时辰的。”悠然道,帮着小石头穿好衣服。

“哦。”听到娘亲的保证,小石头才放了心,乖乖的洗漱好,吃过早饭,就扯了悠然往隔壁四休居去。

离开屋时,看到春歌儿还对着那盆兰花发呆,悠然摇摇头,这小姑娘魔障了。

到了隔壁的四休居,母子俩一进门,就看四休先生正在打拳,好象是五禽戏。

“先生,早上好。”悠然同他打了声招呼。一边小石头有样学样,还似模似样的鞠了个躬,然后走到四休先生身后,也跟着他打了起来,四休先生一脸欣慰的点头,随后却转脸对悠然道:“钱小嫂,我夫人她昨晚一晚没睡,心里头不痛快,你要是有空去陪她说会儿话吧。”四休先生的语气里有一恳求。他有些没撤了。

自从得了悠然蜡丸里的信息,他便派人按那信息上的地址去找杜娟,却没想,找到地方,那杜娟已然病逝,跟邻里一打听,只说杜娟有一子,自杜娟去逝后就不知去向了。这一下消息又全断了。

这几天,自家娘子就把自己一个人闷在屋里,谁都不理,他怕她闷出病来,想起前段时间,自家娘子赞这位小嫂的茶煮的好,似乎对这位小嫂感观不错,这一时兴起,便让悠然去陪伴看看。

实在是自家娘子这脾气,以前也就跟曹紫苏合的来,而如今却是一个体已人都没有。让人担心。

“好的,今儿一早上,天气闷热热的,怕是要下雨,我正有空呢,嗯,夫人一晚没睡着,想来这会儿应该饿了,我熬碗粥给她送过去。”悠然在一边道。

“嗯,那再好不过了,你上回熬的粥,她就吃了赞不绝口。”四休先生松了口气,有些感激道。

悠然便叮嘱了小石头听先生的话,然后进了四休居的厨房,先煮了一壶茶送出来,四休先生喜欢喝早茶的,然后又回厨房,又用糯米粉,做了点汤圆,放在一边台子上,等到要吃的时候,再煮就是,等汤圆做好,一边炉子上的粥也熬好了,悠然舀了一碗,用托盘托着,朝屋里走去。

门虚掩着,悠然敲了下,没人应声,便轻轻的推开,就看屋里那四休夫人穿着宽袖女袍,站在窗前,人影拖的老长,没了平日的锋锐,倒显得有些寂寥。

“夫人,我熬了碗粥,夫人可愿尝尝?”悠然问。

这时那四休夫人才回过脸,看到悠然,微皱了一下眉头,想说什么终归没说,而此时,她也确实有些饿了,便转身走到桌前坐下,拿起悠然备好的勺子,一口一口的吃了起来,动作快慢适度,一举一动都透着悠雅的感觉。

“夫人,今天这粥可合味口。”悠然在边上带着笑意的问。

“你这位小嫂,敢情等在边上是要讨句好话。”那四休夫人挑了眉道。

“这大凡做食的人,总是希望得到吃食人的夸奖,这样下回做起来才有劲啊。”悠然老实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