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4章 想长居居士身边(1 / 1)

作品:论万人迷如何拯救世界|作者:凤黎九惜|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12-21|字数:3210字

“我见旁边住着的人,也不是这副模样。为何到了此处,他们便………”白胥华平静道:“我们从宫中出来,先遇过的是北城,那儿住着的,都是达官贵人。”“你方才见到的坊市,左右二处,分别是东市与西市。那儿的百姓虽然只算得平民,但家中大多也有一些族人,是为贵人。”“便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家底也是算得殷实的。燕都的房价一寸千金,若是家中没有些积蓄,又怎么能生活在这里?”“至于这里………”“燕都之中的卖艺人,流浪的乞儿,自然也得有些地方住。”“他们聚集在此处,慢慢地,这儿便也就成了三教九流之人齐聚的地方。”流浪乞丐,江湖骗子,以及一些家境实在不好,流落到了此处的人,便成了燕都南城。“我本以为燕都之中,该是一个可怜人都没有的。”小太子低声喃喃,很有些失魂落魄。他自小在蜜糖之中长大,从来未曾想到,竟然有人,还会为了没有一件衣服而发愁。“他们看着这般瘦,难道是吃不上饭吗?”“这便要看运气了。”白胥华微微揭开一些帘子,外边的异样味道便飘了进来,小太子有些受不了地偏开头去,但犹豫了一二,便又捂着鼻子凑了回来。白胥华露出一点笑来,他道:“卖艺人与乞儿,也是有些不同的。”他指向一个衣衫褴褛的,道:“你看一看,觉得他是乞者,还是卖艺人呢?”小太子凑过去看上一眼,见到白胥华所指的那人,竟是个苍苍白发的老者。他依靠着一只拐杖,刺此刻靠在破烂的门前,疲惫地合着眼。他满头都是花白头发,胡须似乎是许久没有整理过了,乱糟糟地团成一片。他身上的衣物看着,像是在这里也是最差的一等了,虽然用针线勉强缝合,却还是开了许多口子,露出他干瘦的皮骨来。“他——”小太子道:“他看着年纪这般大,该是个乞者。”“错了。”白胥华道:“他是个卖艺的老人家。”小太子呆住了,他看了一眼白胥华,又不解地回去看那老者,喃喃道:“这——他怎么可能是个卖艺的呢?”那老人家看着,像是连走路都走不动的模样了。在小太子眼里,卖艺者,都是那种耍杂活的壮汉,一个老人家,又怎么做的来那种力气活呢?白胥华低低笑了一声,顿时叫小太子烧得耳朵都红了,他道:“你怕是没有看见,他背后还背着什么。”“………可那不只是个布包么?”“可那一块布,却是上好的绸布,连一点破损都未曾有。”“他虽看着落魄,发须衣服,却都是干净的。”——乞儿可是做不到这一点的。那怕是个流浪落魄的卖艺人。白胥华只指着外边来往的人,叫小太子辨认,小太子看了许多人,猜对的次数却寥寥无几。他实在想不通,为何有些人看着是个好人,实际上做的却是恶事。有些人看着凶神恶煞,却会提醒他们不要再往里面走。白胥华道:“这道理,我若只是说。你听或不听,都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我也就不说了,只带你来看一看。待到你回去,再自己想一想。”小太子只点着头应了,他道:“那我们还要往里面走吗?”白胥华道:“自然是要走的。”他们坐的马车,看似普通不起眼,但若是眼神尖一点的人,便能看出来其中的不凡。马车留下的痕迹极深,便是马车里坐上两个几百斤的胖子,也不可能将马车的横印压的这么深。那便只有马车本身的原因了。南城里边住着的,可不仅仅是些可怜人,许多地痞流氓,都聚集在此处,纠集一些乞儿,做些叫人唾弃的买卖。这儿甚至是有窑.子的。——那里边的姑娘,大多是被强关在这儿,甚至就算是乞丐,多积攒上些钱,也能在里面快活一天。做这些事情的人,胆子要大,眼神也要好,马车上的玄机,怕是一早便被他们看在眼里了。白胥华与小太子此刻,便像是一只肥羊,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狼群里面。所幸他们不是真正的肥羊,因此,也便不用惧怕了。那些可能发生的事情,正好还可以为小太子长长见识。然而今日,却是叫白胥华出乎意料了。他们一路走到了南城最深处,两边的人虽然虎视眈眈,但却竟是没有真正动手。这便叫他很感到了几分有趣。许是有什么事,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既然遇到了意外情况,白胥华便也更不急着回去了。他派了一个人下去,询问里边的人,近日城中可是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却不料这儿的人对着那宫人时,竟显得十分警惕。饶是那宫人亮出几锭银两引诱,对方也没有上钩。等到那宫人铩羽而归之后,白胥华却反倒更觉得有意思了。那被打听消息的人,他之前是一直看着的。那人的穿着不怎么好,可见生活十分窘迫,他脸上甚至还有些青紫,看着是挨打没几日的模样。之前宫人亮出银锭的时候,他的眼睛都要粘到上面去了。可直到最后,却也是没有真正说出些什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才能叫这儿的人,在面对利益引诱时,连一句简单的口风都不愿意透露呢?白胥华倒也未曾下马车,他只在旁边平静等待,中途还叫人出去,买了一份饭食送来,喂着小太子吃了。小太子性子是颇急躁的,所幸此刻不是他一个人在马车里,还有一个白胥华在旁边镇着。他看着喜欢的老师,便也不觉得这么静坐着难熬了。等到夜色落下来的时候,白胥华终于等到了人。那人远远走来时,身边还拥簇着许多人,若是白胥华没有记错,那个方向,应该是从城外来的。他越发感到其中有趣,只安静的等着人走近了,方才道:“这位大师,可能进来一叙?”——那人一身僧衣,烦恼丝都尽了,顶上点着九点戒疤。正是一片悲天悯人的僧侣模样。他听见了白胥华的声音,便微微抬起眼来,笑着道:“那边要劳烦居士了。”他身边的人本想要阻拦他,却被僧人拒绝了,他温声对身边人道:“小僧今日起来,便觉得今日是有好事要生的,如今时间已经要过去,这位居士,便该是我要等的好事了。”他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因为离得近,却也叫立着耳朵的小太子听见了,他看一眼自己的仙人老师,道:“他倒也真有几分本事,能有这样的运气,遇到老师您。”——在小太子看来,他乃是当今燕国太子,而自己的老师更是贵为国师,寻常百姓碰见他们,本就是一件极难得,也极幸运的事情。白胥华却微微摇头。僧人打发了身边人,便上来了马车里。马车算不得小,此刻里边已经点了蜡,再上来一个僧人,却也不显得拥挤。小太子本是缩在一边,准备看着白胥华与这人交涉的,却不料他们二人见面的第一眼,就已经互相行礼,以示尊重。他便也赶忙站了起来,鼓着脸颊,像模像样地行了晚辈礼。僧人也是生得极好看的。他双目明亮,眼神清澈,眉目都是极清晰好看的,此刻在烛火的照耀下,更显得温暖无害,直像是救世的佛。他说话时总是带着笑,此刻也是微笑着的,道:“本就觉得居士不凡,如今见着了您,果真是未曾感觉错的。”白胥华道:“大师过誉了。”他微微垂下眼来,道:“不知大师,是从哪里来?”僧人道:“无名之辈罢了,我不过是山野中长大的僧侣,此刻觉得眼界限小了,便下了山来,想要看看凡世中的繁华盛景。”——果真不错了。白胥华道:“大师本要在此处,留上几日?”僧人道:“本是预备再过几日,便往西走的,可今日见了居士,便觉得不必西行了。”他眼里依旧含着笑,只是被他这么看着,便能叫人生出无限的温暖之感来。他这般模样,简直就好像是真正的圣人一般。所幸白胥华早就看过他的真面目,完全不被他此刻表露出来的,温暖的一面所迷惑。只道:“大师要在燕都长居么?”“小僧想在居士身边长居。”僧人简直像是在说什么情话。他含着笑看向白胥华,道:“小僧上明下台,不知居士名讳如何?”白胥华微微张口,他正要说些什么,却被小太子先打断了。——莫名感觉到,这僧人说话的模样,与他父皇的妃子哄他父皇的语调迷之相似的小太子,紧紧地皱着眉头,他抱住了自己心爱的仙人老师的腰肢,一边回过头去,瞪着僧人道:“你这和尚——我老师的名讳,可不是什么人都说得的!”他人虽然小,脑子却是极灵活的。知晓这人能叫白胥华如此对待,怕也是有几分不凡的。因此,他不等两个大人说些什么,便一口气也不喘,急急对着白胥华道:“这和尚说的话,简直像是父——父亲那些侍妾,对着父亲讨巧时说的一般!都是想要留住父亲,叫父亲在她那儿过夜的——”白胥华:“………………”他说话实在太快,白胥华便只得捞起他,捂住了小孩儿的嘴,叫他再说不出话来。转而对着邀.宠的侍妾明台致歉道:“弟子年幼,不懂事理,还请大师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