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3章 第63章(1 / 2)

作品:科学发展观|作者:青律|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5-23|字数:9212字

虞璁再次深呼吸了一刻, 才终于定下神来。

陆炳坐在他的身侧,侧眸看了眼烛火的摇曳, 突然开口道:“陛下。”

“嗯?”

“您有没有觉得,”他的语气里没有任何的犹豫, 声音平缓而带着安抚的意味:“您最近,有点乱。”

虞璁怔了下, 他没想到陆炳会突然问这一句。

两人的目光再次交汇,仿佛忽然完成了一次对内心深处的勘破一般。

“怎么……会突然这么说?”

“气息。”陆炳起身, 离他坐的更近了些,抬手握住他的指尖,温度微暖:“习武之人,最忌讳的,就是气息大乱。”????虽然看起来,只是吐气呼气的频率改变了, 但是实际上, 只有心乱了, 气息才会乱。

陆炳在加入执罡军之前, 历经多年勤恳练习体术, 哪怕厮杀的时候再激烈,眼神和气息都没有乱过节奏。

“陛下,我知道,一切都在您的掌握和设局之中, ”他再次开口道:“但是如果气息乱了, 会越来越疲倦, 以至于方寸大乱。”

虞璁只觉得好像突然被道破了什么,不由得反思起来。

最近这十几日里,好像……自己深呼吸的频率,越来越集中了。

有的时候脑子里一团乱麻,却又什么事情都要应付,才格外的力不从心。

“是不是运动少了?”虞璁叹了口气道:“毕竟行军也要消耗体力,恐怕是我精力跟不上吧。”

“微臣的父亲,曾经这样教过一个法子。”陆炳握紧他的手,传递着安抚的意味:“如果一下子什么都想做,就什么都做不好。”

“与其这样,还不如先想清楚,到底什么时候,是休息的时间。”

“休息?”虞璁愣了一下,皱眉道:“在事情繁多的时候,却优先考虑休息的时间?”

“听起来虽然很无稽之谈,”陆炳垂了眸子,认真道:“但是当休息,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可以区分开,比如到了子时,就准点入睡,绝不耽误,反而容易事半功倍。”

皇帝想了半天,感觉好像是这么回事。

他最近天天操心,既要考虑蒙古的事情,又要提防女真那边的动向,还有皇宫里会不会有变故,也一直在自己操心的范围里。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已经睡在榻上,也心慌意乱,浅眠根本不足以补给体力。

“我觉得,我现在应该什么都不要想……先好好的睡一觉。”

虞璁揉了揉额角,再次开口道:“我虽然把这些事都圈在一起了,可总觉得会少了些什么。”

“这正是微臣的意思。”陆炳温和道:“您很久没有好好的休息了。”

虞璁瞥了他一眼,突然就凑过去吧唧了一口:“臣什么臣!叫我什么!”

“熙儿……”

“乖!陪朕睡觉!”

也不知是陆大人的臂弯太暖和了,还是外头黄锦把那些闲杂官员全都驱散掉了。

小皇帝这一觉睡到天亮,愣是一夜无梦,醒来以后神清气爽。

他吩咐让随行的徐阶去处理那些外交方面的问题,自己喝了一杯茶,开始胡乱思索些奇异的想法。

“再拿地图过来。”

当今亚洲的北部,整个俄罗斯的地盘,都是蒙古的。

而东北部,则是女真三部——

等等!

虞璁神情一僵,终于反应了过来,自己到底遗漏了什么。

第一,这蒙古族虽然被杀了俺答汗,但是现在还在混乱之中,没有开始新一轮的内斗和分裂。

第二,蒙古族是马上的民族,移动速度极快。

第三,西西伯利亚那一带不仅处处烈风寒霜,大雪纷飞,能喂饱马的草野都很难找。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进攻蒙古,会有什么后果?

——他们会逃跑到山野处处的女真三部,然后在这个时间点里躲藏隐蔽。

这件事情看似合理,但是背后的危机,简直太恐怖了。

就如同鱼刺藏进了腹腔之中的重要血管附近,一旦时间成熟,这些隐匿逃难的蒙古军队极有可能作乱东三省,甚至直接通过修好的道路顺着南下,一路打到北京城!

绝对,绝对不能让蒙古人逃到女真那边去!要把他们赶到欧洲,正如当年抵御匈奴一般!

皇帝猛地起身,寒声道:“黄锦。”

“老奴在。”

“备驾,准备回宫,把麻禄给朕叫过来——”

现在在外交状态上,完全可以通过“皇帝的安全为首”的核心原则,让自己回避与蒙古部族的接触。

——在他们没有真正决出谁来担任可汗之位时,都不用在这方面有任何的多事。

蒙古群龙无首的时间不会很长,而这个中心时间段里,如果能开启和建州三卫的合作项目,可以借机入驻更多国防力量,来推进未来的东部防守。

麻禄已经年过五十,双目炯炯有神,走路都带着风。

他走进帐中,向皇上行了一礼:“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

虞璁思忖了一刻,把情况合盘托出。

“眼下,河套需要重建秩序,但并不急着建立防守体系。”

只要驻军在这里,蒙军就不可能进犯——他们的内部问题都没有解决,哪里有功夫来怼已经被收复失地的河套,以及看似牢不可破的明军。

“陛下,您是想要提前回京,去管理建州三卫的情况吗?”麻禄抬眼看向年轻的皇帝,加重语气道:“臣以为,这次您回去,可以带上陆统领。”

“为什么?”虞璁倒是真没想到这一出。

他虽然心里舍不得陆炳,可是不管怎么说,国事为先。

“陛下如果不放心河套一带的防守,大可以让合心意的人留下带领执罡军,只是会京之后,这若是与建州三卫的首领会晤,他们势必会带兵过来。”

带着陆炳,可以让他跟随调度两万禁军的防守,给兵部回血指挥力量。

“那这样。”虞璁思忖道:“让曾铣接替唐顺之的位置,让唐顺之顶替陆炳——你们替朕在这里让河套休养生息,朕尽量半年内再回来。”

“臣遵旨。”

徐阶原本跟随行军,是因为他国子监祭酒出身,本身是个非常优秀的文官。

一路上需要的各种协调和礼节,都是由他代为出力整合的。

这次杀了俺答,几个将军去和他们交涉搅混水,徐阶则第一时间去辅助军情军功的登记入册,确保来回都有证可查。

但是眼下,徐阶也要带回去。

之所以虞璁不敢不带着他,就是因为历史中的那一出。

所谓庚戍之变,就是嘉靖二十九年,俺答带着大军兵临京前,君臣几度想要弃城南逃,要不是徐阶站了出来,用文书之论让蒙古人耽于尺牍,根本没有挽回的余地。

他虽然不会兵法,也不懂军事方面的制度建立,可是在外交方面,可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等小分队一集结,清点完该带回去的人马和臣子之后,皇帝把最高级将领们叫在一起,语重心长的开了个会,把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一通。

“第一,无论蒙古人来探听我在,还是不在,都不要明着回答,而是训斥他们的别有用心。”

“第二,如果他们有任何入侵行为,都不要顾忌什么,放手打,怎么狠怎么来——出了事朕给你们担着!”

“第三,朕回去,是为了稳固大明江山,是为了让你们能够在日后能夺下蒙古——正因如此,谁胆敢在朕不再督军的日子里扰乱人心,九族都等着掉脑袋!”

皇上现在业务熟练,训起人来也一套一套的。

十几个四五六十岁的将领低着头任他训话,心里相当服气。

像他们这样沉稳的老将,绝不敢如此设计,立高塔而百步穿杨擒敌首。

正因如此,在俺答真的如愿倒下之后,陛下的威严与胆识反而令人心悦诚服。

虞璁望着这草原上的浩瀚军队,看着无数的牛羊军马,还有当空飘扬的大明龙旗,定了定心神,决然的反身上车,启程返京。

虞鹤醒来的时候,正午的阳光照耀在他的脸上,有些灼烫。

他揉了揉眼睛,意识到自己在东殿里睡着了,又开始看书起来。

远处突然传来谁的急切脚步声,没过多久就蹿进来了个小太监,慌慌张张道:“虞大人!”

“规矩呢?”虞鹤冷然道:“什么事情!”

“皇上——万岁爷回来了!”

虞鹤眸子一缩,忙不迭站了起来,滚落到地上的毛笔都顾不上,就急匆匆的赶了出去。

远处,熟悉的架辇正缓缓驶来,窗口还露着一张熟悉的脸庞。

皇上在西北风吹雨打了许久,如今褪掉了那副贵家子的柔弱感,眼神更显出几分坚韧来。

陆炳得了恩典,可以骑在马上与皇上齐头并进,此刻看见跌跌撞撞跑过来的虞鹤,也忍不住面露微笑。

“陛下!”虞鹤四五个月没有见到他,此刻当真心情百感交集,在架辇前直接跪了下来。

虞璁噙着笑缓缓下车,示意左右屏退,把他扶了起来,慢悠悠道:“怎么着,想抱抱我啊?”

虞鹤神情略有些窘迫,只用袖子擦了下眼睛。

这传信也不方便,也不知道他们安不安全,几个月里就没有睡的踏实过。

“好啦,”虞璁帮他拍了拍宫袍上的灰土,浅笑道:“你不抱我,我可就抱抱你了。”

他张开怀抱把这愈显挺拔的少年郎抱在怀里,轻轻拍了拍他的背:“如今刚七月初,我估计明年二月再走。”

“好,”虞鹤把泪意愣是憋了回去,强作沉稳道:“陛下不在的时间里,微臣把上下都照顾好了。”

就连向来不吃水果的二公主,如今都乖乖的每天啃半个梨子了。

“走的时候,春天都还没有到,现在夏天都要来了。”

虞璁松开了他,和陆炳相视一笑,再度关切道:“三位监国可还好?”

“都身体很好,太医们也在每日请平安脉。”虞鹤忙不迭道:“但是杨首辅的牙疼还没好——锦衣卫说他还在偷偷往枕头下面藏糖吃!”

“这老先生真的是,”虞璁噗嗤一笑,拍拍他肩膀道:“去吧,把智囊团的人请来。”

本来这个时代没有即时通讯工具,哪怕皇上坐十二挂马车回京,可能到了晚上都有人不知道陛下又回来了。

七部因为早就被布置了一堆任务,忙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哪里有闲工夫八卦。

而几位阁老和首辅听见消息,也是当场愣了下,心想皇上真是说走就走,说回来就回来,根本不带打个招呼的啊。

今天回来,乾清殿里依旧干净如旧,所有的布置和点缀都没有变动,仿佛自己只是昨天出去了一趟。

不过那架青律……怎么感觉像换了一套?

虞璁终于回到五星级宾馆级别的紫禁城里,颇有种我扛麻袋捡破烂回来了的放松感。

在这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想洗澡都可以叫十来个小姐姐帮忙梳头发抹精油,别提有多享受了。

黄锦跟皇上苦日子好日子都过惯了,如今见着他这样放松的样子,自然相当自觉地取了点心水果切盘,还有上好的茗茶过来。

放松的功夫里,几位大臣陆续抵达乾清殿,只有李尚书眼眶微红,想来是有所触动。

毕竟,河套已经夺回的消息,是陛下的圣驾带回来的。

要知道,河套已经丢了百年,如今居然只花了几个月就抢了回来,当真令人唏嘘不已。

虞璁知道李承勋就差老泪纵横了,也只上前拍拍肩安抚了几句,让老人家情绪能平静一点。

河套本身是被大明放弃的一带,如今明军神威展现,草原一族陷入内乱,某种程度上……也确实是抢这个词。

皇上回到高处坐好之后,看着这几位老臣,认认真真的把事情都交代了一遍。

鞑靼目前的情况,明军现在的提升和装备的又一次强化,都已经做了清晰的论述。

“朕以为,当务之急在于,派大使去请三位建州卫首领来京,”虞璁深呼吸道:“此事,此时,此地,当下是最完美的契合之机。”

徐阶跟着去了趟西北,虽然确实一路上骑马骑到腿肚子都磨破了,也长进了不少,眼神步态都沉稳了许多。

王守仁此刻想起了他说的经济特区之事,开口道:“陛下以为,等之后与蒙古开打了,还有办法与建州三卫继续贸易往来吗?”

他担心的,就是蒙军发现这其中巨大的油水,直接从草原东部侧翼杀过来,一路抢掠。

“有办法的。”虞璁坚定道:“这些都是军防之事,暂时可以不急,但是眼前在最需要明确的,就是如何和他们谈。”

按照虞璁的主意,还是老办法再来一次——送礼。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甭管这礼物的实际价格如何,以及女真人到底识不识货,但只要能让他们放松警惕,愿意好好讨论经济特区的想法,就足够了。

听到这个想法时,王守仁和杨一清露出为难的表情,一致摇头道:“不妥。”

“哈?”皇帝愣了下:“那应该怎么办?”

“臣以为,不光不可以送,还要给的少。”

徐阶开口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商贾之人,最开始的出价极高,就是为了一点点的被人压价,才能互赢。”

买的人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卖的人又得了钱。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

“你的意思难道是——”虞璁愣了下,意识到了他在说什么:“我们想要给的那些优惠政策,不光不能给,还要引诱他们来讨要?”

这个东西,如果用当代心理学来看,就是降低期望值,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那么,如果他们要带护卫军队一同入京,怎么办?”李承勋又开口问道。

“每军最多三千人。”虞璁不假思索道:“这个很好办。”

“陛下,京城禁军统共两万余人,如果女真三卫带了万余人马来,那会构成更大的威胁——其余军队可全去了河套,就算要找附近的藩王领地引兵,也不一定来得及!”

“不,李尚书,”皇帝抬起头来,眼睛里一抹精光划过。

“要的,就是他们把兵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