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一十八章 跨越时空的再见(2 / 2)

作品:走进不科学|作者:新手钓鱼人|分类:科幻灵异|更新:6个月前|字数:2705字

当然了。

关于那张邀请函徐云还有一些微操,此处暂且不表。

总而言之。

随着黑洞熵和黑洞辐射的推导出炉,有关黑洞观测的立项在理由上就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小徐。”

接着杨振宁想了想,对徐云问道:

“按照你的预期,【红岸】基地黑洞项目的具体检测设备大概有哪些?”

说来也巧。

徐云虽然不是天理物理方面的从业者,但他的好基友张和光....也就是科大星系宇宙学实验室的那位在读博士、徐云原计划安排神王星的对象,曾经和他介绍过很多关于黑洞研究的信息。

因此他没怎么费劲,就很快检索出了那部分记忆:

“首先肯定就是射电望远镜了,从X-ray到Gamma-ray多波段进行观测,这也是黑洞观测理论上的主力军。”

“其次则是引力波探测器的协助工作,另外还有无线电波、事件视界望远镜等等。”

上辈子是黑洞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黑洞这玩意儿本身是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因为它的引力非常强大,甚至连光线都无法逃脱,因此它本身是不发光的。

但是根据黑洞的引力作用和周围物质的运动情况,物理学家却可以通过观察黑洞周围的物质和现象来推断黑洞的存在和性质。

比如说可以观测星系中的恒星轨道,黑洞的强引力会影响恒星的运动轨道,因此可以通过观测恒星的轨道来推断黑洞的存在和质量。

再比如说测星系中的物质吸积盘——物质被黑洞吸引进入后,会形成一个围绕黑洞旋转的物质吸积盘。

这个吸积盘会发出强烈的电磁辐射,可以通过观测这些辐射来推断黑洞的存在和性质。

另外就是引力透镜效应和引力波之类的方法,除此以外的手段就属于短期内没啥实现可能的臆想了。

杨振宁在心中简单分析了一遍徐云的这些方案,微微颔首的同时又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即将关闭,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我们的APP即将更换版本,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请下载本站最新APP,点击图片即可下载,如果无法下载请截图后识别二维码O(∩_∩)O

<a href=><img src=https://img.erpweb.eu.org/imgs/2023/01/381397e29ce249a0.png onerror=this.onerror=null;this.src=https://img.woaitushu.com/qrcode.jpg style=width:80%/></a>

请下载本站最新APP,点击图片即可下载,如果无法下载请截图后识别二维码^.^

本站即将关闭,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我们的APP即将更换版本,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本站即将关闭,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我们的APP即将更换版本,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请下载本站最新APP,点击图片即可下载,如果无法下载请截图后识别二维码O(∩_∩)O

<a href=><img src=https://img.erpweb.eu.org/imgs/2023/01/381397e29ce249a0.png onerror=this.onerror=null;this.src=https://img.woaitushu.com/qrcode.jpg style=width:80%/></a>

请下载本站最新APP,点击图片即可下载,如果无法下载请截图后识别二维码^.^

本站即将关闭,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我们的APP即将更换版本,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