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72章 就不惯着康熙(1 / 2)

作品:骗了康熙|作者:大司空|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2-04-01|字数:3220字

康熙坐进南书房后,包括吴琠在内的重臣们,都要出去站着,等候皇帝的召唤。

客观的说,康熙是既重视汉臣,又瞧不起他们,经常有些折辱的小动作。

吴琠是老狐狸了, 他看了眼一直低着头,默默站着的玉柱,不由无声的一笑。

康熙被马齐挤兑了,玉柱却没有主动替皇上分忧,特意来南书房撒气了。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吴琠很欣赏玉柱的铮铮傲骨。

为人臣子者, 一味的谗媚顺从皇帝, 只会让皇帝看得很轻贱!

玉柱虽然成了南书房的储相, 还得了一等男的爵位。但是,他不仅丢了武卫营的兵权,还失去了崇文门的直接掌控权。

尽管,孙承运是妥妥的自己人。然而,康熙的这种安排,令玉柱很不爽。

更重要的是, 玉柱被调离了带刀一等虾的岗位,这就透露出康熙的不信任了。

既然不信老子, 你缺钱花了, 老子难道不会装聋作哑么?

玉柱才不怕康熙生气呢!

因为康熙自己的极度膨胀, 导致的昏了头,在一废太子之后,朝堂上的政局,也格外的动荡不安。

玉柱早就考虑清楚了,在公推老八为太子之前, 他只管敷衍着康熙。

等康熙面临四面楚歌的窘境之时,玉柱再去拉他一把, 可以捞着的好处, 肯定比现在大N倍。

例子也是明摆着的,张廷玉就是靠着政治投机,从此飞黄腾达的。

南书房的诸位臣子,一一被皇帝叫进去问话,老皇帝唯独没叫玉柱。

不叫就不叫,现在离远点,反而更好一些!

玉柱的心态异常之平和,很安静的站在台阶下。

一直在南书房门边伺候着的魏珠,站不住了,他快步凑到玉柱的跟前,哈着腰,小声说:“小中堂,您就别抻着万岁爷了,您二位继续绷下去,要闹出大乱子的。”

玉柱看了眼魏珠,很是奇怪的问他:“魏大人,您说的这种话,我怎么听不懂呢?”

魏珠比谁都明白,康熙和玉柱,这爷儿俩,硬顶着杠上了。

自古以来,都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小中堂,您是小辈,就服个软吧。不然的话,倒霉的还是我们这些贱坯秧子。”魏珠的这话,就很有点意思了。

玉柱心如明镜,梁九功是潜伏着的四爷党。魏珠呢,名为八爷党,实则还是四爷党。

梁九功和魏珠,之所以起了外心,就是从康熙一废太子之后,才开始的。

在此之前,不管是梁九功,还是魏珠,都是忠心耿耿的帝党。

伴君如伴虎,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

老四为啥能够笑到最后?

最核心的两点,老四不仅伪装得极好,而且,利用提前布好的暗棋,彻底的掌握了康熙的一举一动。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周润发对周杰伦说:朕不给,你不能抢!

这句话,绝对是所有皇帝的心声!

老八为啥会输得那么惨?

说白了,根源就是庞大的满洲亲贵集团,急于捞到拥立从龙之功,充当了猪队友的角色。

满洲亲贵们怂恿着老八往前拱,却把老八的夺位野心,早早的暴露于康熙眼前。

如此庞大的八爷党,居然是万众一心,可把康熙吓坏了。

历史上,最早下场逐鹿的英雄,几无一人有好下场的!

陈胜杀了吴广,最终兵败身死,让刘季笑到了最后。

张角、张宝的黄巾起义,成了曹魏篡汉的垫脚石。

王仙芝和黄巢起义,成就了朱温篡唐。

韩山童和刘福通的红巾军,造就了朱重八。

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教训异常之深刻!

康熙的晚年,尤其是一废太子之后,既缺安全感,又缺银子花。

这两样,玉柱都可以给他。

但是,玉柱不想被康熙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那也太贱了!

这一次轻易的松了口,下次呢?下下次呢?

难道说,就这么由着康熙随意的摆布了么?

太子的废而复立,立而复废,失望的老八带着庞大的八爷党,假装支持老十四谋取皇位。

嗨,未来的十几年里,康熙面临的局面,可谓是步步惊心!

哼,政局越是动荡不安,康熙就越需要玉柱的支持,而不是相反。

所以,魏珠的善意劝说,玉柱半个字都没听进去。

“魏大人,南书房乃是重地,未奉旨意,谁敢擅动?”玉柱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魏珠堵得哑口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