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百一十七章 功德圆满(2 / 2)

作品:大明第一臣|作者:青史尽成灰|分类:历史军事|更新:9个月前|字数:2359字

鬼知道冠军侯用了什么手段,居然能把奥斯曼变成大明的盟友。

甚至在这段时间里,朱棣在天竺高歌猛进,收拢了许多土邦,从南线包围了帖木儿帝国。

这事情就很有趣了。

天竺作为一个地名,在孔雀王朝之后,长期陷入四分五裂之中,邦国林立。

朱棣在进军天竺之后,快速获得了一大批天竺人的支持。

一向名声很臭的朱棣,这一次竟然备受尊重,哪怕他四处抢掠,搜刮了那么多民脂民膏,依旧被一些天竺人死命支持。

这事情怎么都透着诡异。

但是仔细了解之后,又会觉得顺理成章,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朱棣的手段也很简单,因为要经营海外,光靠着大明这点人,那是不行的。倒不是说大明人少,而是向海外移民,成本太高,而且还要熟悉当地文化,了解风土人情,没有十年之功,根本做不到。

所以朱棣大胆启用了一批天竺人。

而且朱棣挑选的还是刹帝利和吠舍种姓……天竺种姓,把人分成了四个大的种姓,在四大种姓之下,还有多达千余个亚种姓。

甚至在某地买菜的是一个种姓,卖茶水的又是另一个种姓……极致的细分,让天竺—地鸡毛的同时,又格外稳定,任何外来力量,都难以撼动。

朱棣就利用这个特点,收编了一批刹帝利和吠舍。

想提升待遇不?想跻身上层不?

只要跟着大明干,听我的安排,保证你们身份越来越高,权势越来越大……虽说天竺人没有冲破种姓制度的勇气,但是向上爬,成为人上人的冲动,还是有的,而且很强烈。

就这样,朱棣获得了一批天竺人的坚定支持。

怎么形容呢,朱棣就是一个空降的大少爷,而这帮人都是朱棣的管家,替朱棣管理地方,统领兵马,治理民众。

面对此情此景,朱棣都无话可说了。

怎么早没有发现啊,这个天竺,简直就是天生的奴仆!

他们这套种姓制度,简直太适合外来势力拿捏掌控了。

统治起来成本也非常低,甚至不需要安排多少兵马,只要利用不同地区,不同种姓,让他们彼此牵制,也就足够了。

带嘤统治印度的时候,也就靠着九千名公务员罢了。

作为跟张希孟大缺大德的继承人,朱棣很快就给朝廷写了一份上百页的奏疏。针对天竺的状况,朱棣建议,以后经略各地,尤其是印度洋周围这一圈,全都采用大明为主,天竺为仆的模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即将关闭,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我们的APP即将更换版本,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请下载本站最新APP,点击图片即可下载,如果无法下载请截图后识别二维码O(∩_∩)O

<a href=><img src=https://img.erpweb.eu.org/imgs/2023/01/381397e29ce249a0.png onerror=this.onerror=null;this.src=https://img.woaitushu.com/qrcode.jpg style=width:80%/></a>

请下载本站最新APP,点击图片即可下载,如果无法下载请截图后识别二维码^.^

本站即将关闭,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

我们的APP即将更换版本,请下载我们的最新版本APP,截图二维码识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