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3章 到底是几进院(1 / 2)

作品:死也不离老本行|作者:西南边陲|分类:网络情缘|更新:2021-10-31|字数:2107字

自己所在的讨论小组,每个人都非常顺利地买到了景区开放第一天就直接进入土楼参观的门票,倪千金面对着数量有限的首日住宿票,压根来不及多想,直接就出于本能判断,同样认定方形的土楼应该会比圆形的土楼更加坚固,因此直接就在住宿这个环节,选择了前者。

“你也同样认为方形的土楼在防御力上应该会更胜一筹吗?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刚才预定住宿的时候也是想都没想,直接就选了方的这一种。”

黑色棉花糖作为讨论小组当中为数不多抢到了首日住宿权的人,是在官网刚刚一更新的时候就选择了从头拉到尾,大致浏览一下页面内容,然后再回到一开始的地方仔细查看文字的那一种。

因此,很早就浏览到了有关于住宿以及防御攻击的活动内容,黑色棉花糖此时才一边和讨论小组里的朋友们交流,一边仔细阅览更新公告上图文并茂的内容。

更新公告最上方虽然是一方一圆两座土楼的手绘图,但是,整个景区的介绍却不可能从它们俩开始。

为了能够让游客们浏览到更多的信息以便决定自己到底要不要付费,从而决定当天是否留在土楼内部住宿,计家的官网这一次放出了数量相当多的先导内容。

除开最开始的相关历史介绍以外,紧接着的内容,就是土楼到底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徽派建筑、水乡民居以及典型的北方四合院,虽然这些民居模式都被否定了,但是,土楼的建造者毕竟不能够凭空创造出一种完全颠覆族群常识的建筑,因此,土楼这种民居模式归根结底还是托生于四合院。

五凤楼,这是由北方的四合院最早加工改善而来的土楼。而既然讲到了四合院的问题,那么,几进院这个最为基本的常识自然也就同样需要被提到了。

东南西北四面各一间屋子,四间屋子合围在一起,共同圈出房屋中间一个小小的天井,这就是四合院之所以被称之为四合院的理由。而一整座宅院到底是几进院,只需要看看这座院子在中轴线上到底拥有几个天井,自然就很清楚了。

从俯视图上来看,“口”字为一进院,“日”字为二进院,“目”字为三进院,依次类推,有几个天井就是几进院。而想要在一座院落当中尽可能地容纳更多的居民,只是拥有一进院那是明显不够的。因此,建造土楼最少也得从二进院开始。

与北京的标准四合院不同,南方的许多民居,尤其是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这些名居的大门并没有被开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反而位于整座院落的中轴线上,居中开门。而土楼,其被作为基底的院子,也同样是把大门开在了正中间的那一款。

将原本从左到右完全贯通的倒座房使用大门分隔成为左右两段,这样的做法有效提高了倒座房的采光条件。而这种在正中央开大门的民居,也把原本设置在东南角用于遮挡外人视线的影壁,同样挪到了院落的中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