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5章 城门变故(1 / 2)

作品:三国霸侯|作者:蛤蟆吞地|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10-24|字数:3479字

房内烟雾缭绕,一大一小躺在巨大木盆里,大的头上敷了个湿热巾,正闭目享受着难得的轻松舒畅,小的则躺在大的肚子上,抱着小脚丫把玩,也不知道小脚丫有啥好玩的,已经被他玩了一刻钟,还翻过来调过去的玩弄……

“格。”

房门轻响,小屁孩抬头看向房门处,正见周嗣忠推门走入,又仔细将房门关了严实,这才拿着封信件走到何辅身边。

“少主,英雄楼送来了消息。”

“什么消息?”

何辅依然躺在木盆里,连脸上的湿巾都未取下。

“临洮董卓去了张让府上,说……”

周嗣忠把董卓面见中常侍张让,以及司徒袁隗、侍御使王允面见董卓的事情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少主,董卓说了那些话语后,内廷恐怕不再作壁上观,很可能直接下场阻止西园幼军。”

“哗……”

何辅一手怀揽着刘辩,腰腹稍微用力坐起,低眉片刻后,这才拿过信件……

“少主,是不是让人警告一下那董卓?”

“警告?”

何辅一脸愕然看向低头的周嗣忠,有些意外他会说了这句话语。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有些事情……想阻止也没法子阻止,正如先生所言,一个蝼蚁是很难抵挡命运车轮碾压的。”

“什么是命运?什么又是天数?”

何辅摇了摇头,叹气一声。

“有些事情没法子阻止,先生在邙山立寨建邬,在雒阳城内建起英雄楼,不仅仅是为了些许钱财,更多的还是为将来考虑,是大变故下的一把保险栓。”

“村寨邬堡、英雄楼也好,西园幼军也罢,都是一般无二的保险栓,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由暗转明!”

何辅又摇头轻叹。

“那董卓说的没错,姑父或是辩弟,若真的手握统兵大权,成了霸王一般的帝王,自也不再需要宦官这条咬人的狗。”

“当然了,我并不认为姑父有那个雄心壮志,辩弟的性子怯懦、绵柔,也成不了汉武大帝那般帝王,有无幼军都影响不到内廷半分!可对于内廷来说,幼军也确实是一种威胁!”

何辅抱着什么都不懂的刘辩站起,周嗣忠忙拿了条厚实浴巾,很是将刘辩包裹了个严实,唯恐冻到了事关所有人富贵的皇长子。

一边为小表弟擦拭着头上湿漉,何辅一边开口。

“即便没有袁隗、王允、董卓,历经数次生死险境的内廷,他们也能想到这些,只是没人开口明说罢了。”

周嗣忠小心抱着刘辩,很是点头认同。

“少主说的是,可如此一来,西园幼军恐怕是要作废了。”

“作废不作废,对于咱们来说并无多大影响,即便姑父真的坚持建立幼军,留在雒阳屯田的幼军,也不会是咱们的嫡系,兵卒只能自流民中招募,与屯田百姓并无不同。”

周嗣忠顿时有些茫然不解,只见何辅再次开口。

“在雒阳立新军,在姑父、内外廷眼皮子底下立新军,若真的配备最好的兵甲,若真的训练出来一支强军,你我必被所有人打压!”

“幼军……幼军……要的是名头,是编制!”

周嗣忠陡然一惊,终于知道了何辅想要做什么。

西园幼军是五个营的万卒编制,五部十曲为一营,“五部”就是五个校尉,五个营就是二十五个校尉。

雒阳禁军中,只有北军“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即便幼军二十五个校尉只是寻常校尉,跑到地方后,也是执掌一郡兵马的统兵将领,战时很容易用幼军名义扩军数万。

嘴里这么说着,却无人能知何辅心下的叹息,轮椅老人时常叹息“天下要乱了”话语,老人活着时候,他总是觉得有些事情不是他应该担忧、思虑的,可当老人不在了,当自己一个人面对一切时,才真正察觉到老人为何如此担忧。

积弊太多,民怨积累的太多,世家豪门霸占了太多土地,内外廷争斗的太过激烈,皇帝姑父太过混账……

一切的一切,如同无穷无尽的绝望,即便何辅想要阻拦,想培养一个干干净净的强军阻拦,当他看到周嗣忠送来的信件,看到董卓与张让的对话,看到袁隗、王允的算计后,他就知道自己太过天真了。

没人支持他。

一心想做大将军的何进,越骑校尉何苗,皇帝身上蔓藤的内廷宦官,一向看不起屠家子的外廷文武……

没人支持,即便那个抠门的姑父,心下又何尝没有算计?又何尝是真心的支持?

“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躺在老人最喜爱的躺椅里,仰望着深邃星空,脑中一遍又一遍想着老人的感慨……

何辅放弃了。

老人是对的,西园幼军只是水中月、雾中花……

何辅在梧桐树下躺了一夜,直至什么都不懂的刘辩拍打他脸颊,这才发觉已是日上三竿。

“不过日子了!”

“小痴哥哥请客!”

“吃大餐!吃大龙虾!”

何辅三下两下洗漱后,随意与孙氏编了个瞎话,哥俩带着百十骑纵马奔向雒阳。

何辅练习骑射时,老人都是为战马配备双马镫的,他也一直以为大汉朝的战马就是这个样子,直至来了雒阳后,直至跟着老人游历求学后,他才知道,这个时代是没有马镫的。

老人活着的时候,他不止一次问出自己的疑惑,每一次老人都是敲他脑袋,不仅没有给出个解释,更是把所有人的马镫都没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