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922章 冀州谋士的背叛(下)(1 / 2)

作品:三国之西凉兵王|作者:蛤蟆吞地|分类:历史军事|更新:9个月前|字数:2264字

邺城一旦被围,魏郡境内的兵马根本没有办法救援,有能力救援的只能是河间国、清河郡境内的二十万兵马,然而最近的清河郡直线距离超过四百里,若是春夏之时轻装急进则需要二十日时间,但此时正值寒冬,积雪会极大的迟缓步卒行军速度,而且大军团不同于三五千人的急行,三五千人需要的辎重物资较少,可以在沿线的任何一城获得补给,可一旦超过十万人,军队就必须携带沉重难行的粮食辎重。

汉朝的人丁较少,即便是人丁众多的中原平原带,超过十万人的大县也是很少的,而十万人的大县并不是指县城内居住十万人,而是一个县方圆百里所有人丁的总和,县城内最多也就居住几万人,这样的城池就算可以为过路的十万兵马提供三五日粮食,也绝对无法提供十万大军所需的避寒屋舍,所以军队必须携带众多野外帐篷。

当然了,十万大军也可以分批次递进式进行增援,以此来缓解沿途县城的压力,可凉州军有三万精锐骑,冀州军只有聚起五万精锐步卒才能与之进行对抗,是对抗而不是击败,一个疏忽,五万步卒就可能会被三万精锐骑全歼。递进式向前,为了避免各县城的压力,分开的数个兵团必须间隔一到两日的路程,因为县城与县城之间的距离大多都是百里范围,也就是一两日的路程,若是寒冬之时,一两日的路程就需要三四日行走,也就意味着各个军团会在冬日脱节三四日时间,而这对于冀州军援军来说,他们就会面临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只要分兵,只要脱节一两日时间,任何冀州军援军都会在野外遭遇到重大危险,最保险的做法就是十万大军一同移动,以兵力优势来与到处乱跑的三万铁骑进行对抗,如此一来,十万大军必须携带无数粮食辎重,原本的二十日的行军时间就会变成四十日、五十日,这些还是骑军没有沿途骚扰拖延救援时间情况下。

冰天雪地中行军超过一个月,而且还是紧绷神经无法休息的那种行军,等他们杀到邺城下时还能剩下多少士气?又将如何面对蓄精养锐的十七万凉州军?

仅这些难题就完了吗?袁谭自清河郡救援,清河郡一旦空了,就会面临徐荣、李傕的侵入,难道袁家不想要了清河郡?同理,若袁熙自河间国回军救援,河间国境内的兵马就会不足,公孙瓒会同意袁熙带着兵马离开吗?若公孙瓒见到邺城被围,在感受到凉州军的杀意后,会不会为了增强实力而宰了袁熙,吞了河间国境内的冀州军?

这是可能的,而且可能性很大!

审配、郭图、逢纪不知道凉州军会调动多少兵马围攻邺城,他们只能根据边界探子的异动而感受到了凉州军在大规模调兵,但他们很清楚,董虎不打没有把握的战争,一旦开战势必是泰山压顶,在这种情况下,许攸、田丰、沮授背叛了,私下里还会有多少人会选择临阵投降?

没人能知道,正因不知道,三人心下才没由来的恐慌不安,才会默认了许攸、田丰、沮授的临阵叛逃,才会为他们打掩护……

“冀州完了。”

郭图与许攸一样是小人,可他不是傻瓜,知道冀州军这次恐怕真的是在劫难逃,若是《三国》曹操来攻,他们即便明知道会败也会拼死抵抗,原因很简单,曹操嗜杀成性,不仅在徐州屠杀了几十万人,更是在官渡之战就屠杀了将近十万降卒,曹操杀俘杀了十余年……

一次性坑杀了冀州将近十万降卒,杀了将近十万冀州儿郎,而冀州军的大小将领基本上都是冀州本土家族的儿郎,袁绍在跑去渤海郡,入主冀州时,他并未从家乡汝南郡征募自己的嫡系兵马,曹操多多少少还从家乡征募了数千嫡系,曹军的上下将领可以由家乡儿郎充任,袁绍的冀州军各级将领只能是冀州本土家族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