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262章 将相不和(2 / 2)

作品:明左|作者:鹤城风月|分类:历史军事|更新:6个月前|字数:2108字

杨嗣昌愕然看完,当场大哭。

别人只以为他感激涕零,只有他自己明白,自己是真的没救了。

如今平乱都难如登天,还要顾及民生?

要是真的顾及民生,你皇帝可以不乱来吗?

杨嗣昌失魂落魄离开京师,一路南下来到襄阳。

被革职的熊文灿、太监刘文斌、巡抚方孔炤、左良玉、陈洪范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众人相见,心思各自不同。但有一点却别无二致,那就是全都颓废不已。

熊文灿一心将功赎罪,期待地问道:“督师远道而来,秉承圣意,平乱之策该从何处下手,还请明示。”

杨嗣昌满脑门官司,理清了目前的敌情之后,盯着众人灼灼的目光,硬着头皮开始部署。

“如今贼寇势大,必须要集中兵力,一改往日进止不一之象。左总戎,本督已请得圣命,赐你平贼将军印。从今以后,驱兵进剿,均由你一体总揽。”

众人大吃一惊,浑然没有想到杨嗣昌居然如此信重左良玉。

按理说,左良玉把自己的关防大印都给丢了,即便不掉脑袋,也必须重罪惩处。结果不但没有受罚,还得了“平贼将军”印,还总揽军权。

这不降反升,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左良玉却已经惊喜的发懵了。

他满以为杨嗣昌来了之后,应该会追究自己战败的责任。他早已偷偷备好了大量的金银,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买好杨嗣昌,以为自己开罪。

结果金银还没有拿出来,就万事大吉,还官升一级。

这大明的官场,实在是太令人惊喜了。

左良玉恭恭敬敬地接了印信,一时间将杨嗣昌当成了再生父母。

不管杨嗣昌说什么,他都打算戮力而行,不负督师的厚望。

可左良玉高兴的太早了。

他根本就不知道,在换相如换灯的崇祯朝,杨嗣昌能够多年而受崇祯信重,究竟是因为什么?

只因为……

杨嗣昌的秉性和崇祯是一模一样的。

他拜左良玉为主将,根本不是想玩什么将相和,而是要找一个背锅侠。

杨嗣昌和崇祯最相似的地方就在于,找人背锅就背锅,偏偏还喜欢指手画脚。

“吾观历年贼势,非豫即秦,非秦即豫。现如今我天军泰山压顶,贼寇势必无法立足,必舍豫而赴秦。左总戎,你当率大军驻兴安(今安康)、平利,只需遣三千偏师赴川便可。”

左良玉头皮发麻,立刻道:“末将遵命。”

等离开了帅帐,亲自主持兵事时,左良玉马上就变脸了。

他当天率军出发后,根本就没有去陕西,而是直接由鱼渡溪进入四川。

杨嗣昌原本洋洋得意,觉得收服了一员虎将,又能给自己背锅。不管剿贼剿成什么样,自己的罪责也必将大大减弱。

幕僚惊恐万分地冲了进来。

“相爷,宁南伯……宁南伯舍了陕西,他……他去四川啦。”

哗啦……

杨嗣昌手里的茶杯当即摔落,眼前阵阵发黑。

“混账,他岂敢……岂敢欺瞒本官?”

一股郁气萦绕心头,杨嗣昌片刻也等待不得。

“来人,立刻给宁南伯传信,让他务必赶赴陕西。再有延误,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