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九百二十八章:真凶(一)(1 / 2)

作品:大明军侯|作者:话凄凉|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0-12-28|字数:2021字

陈涛送出来的话,当然不会食言,资金很快就到位了,由国防军派部队亲自押送过来。

到了双方的边境之后,就交给了从皇宫里面派出来的禁卫军组成的押运队。

这么大批量的钱财全都是真金白银,贴着封条。接收的时候,才让对方把封条打开,一箱一箱的检验过去,然后双方在接收的凭据上面签字画押,才算是总算完成了交接任务。

其实,北边的朝廷已经很少再使用这种真金白银了,在民间流通的更多的是纸质的银票。真金白银往往都作为国家储备,而不在市面上流通了。

更何况,真金白银带在身上,不仅显眼,而且很难携带。花销的时候也会很不容易,日常需要买的东西没有需要那么多真金白银的,需要买大批量的东西,也不能一块金子一块银子去查,到底是真的假的,实在是很不方便。

所以说,日常生活之中,还是带着银票比较方便。不仅是小额的银票,还有大额的银票。如果是涉及到很大批量的东西,需要进行交易,还可以直接到国家银行设立在各地的分行,直接进行转账存储就可以了,不用担心自己收到假币,不会有任何的财产损失。

这些银票对于百姓的生活是有很大的便利的,不过,如何防伪,如何发行,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大明朝早期的时候,也曾经想要发行纸币,只不过,刚刚才过去了,没有几十年的时间,纸币就已经贬值到一文不值了。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要求民间必须用纸币进行交易,但是,谁愿意每天拿着一堆废纸出去跟人家交易呢?平白的给自己添麻烦不说,对方还不一定愿意要。这么一来二去之间,最后也只能是朝廷进行妥协,废弃了纸币的制度。

由于是记得以前的那些惨痛经历的,所以,南方的朝廷虽然看到北方一直都在推行纸币,也看到了纸币的诸多优势,但是他们却非常的抵制纸币,认为民间喜欢用什么就去用什么好了,干嘛要去限制人家呢?

这么一来二去之下,由于双方关系的缓和,互相之间交流增多,交流的增多也就意味着交易的增多,北方根本就没有用什么样的技术,也没有进行任何的政府扶持,纸币就已经流通到了南方的范围之内,而且越流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