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百六十四章 朝堂风波(一)(1 / 2)

作品:大明军侯|作者:话凄凉|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0-12-28|字数:2030字

眼看着山西境内渐渐归于平静,起义军或被剿灭,或被收编。

也有部分被辽东军南下第二军的精锐部队冲散,或聚成小股部队,继续想尽办法起义闹事,或干脆就地接受了辽东军的新政管制,变匪为民。

当然,起义军中也包括部分依旧充满战力的部队,比如闯王王承胤部,也比如八大王张献忠部,早早的缩回陕西避难,抑或逃窜入川省,以避免遭遇辽东军。

总而言之,一句话,京城之危,就这么迎刃而解了。

一向对陈涛即为不满,时时刻刻想着卸磨杀驴的崇祯皇帝就此跳脱起来。卸磨杀驴的政策,眼看就要实行。

朝野上下那些只会放唾沫的文官,大多数额手相庆。他们对于京城之围被解当然开心,但更多的,还是觉得陈涛即将覆灭,更令他们快乐。毕竟,他们都是一群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尤其是见不得和他们政见相左的人过得好。

当然,文臣之中也有比较理智的人。而其中最为理智的一个,大概就是孙承宗了。

他很清楚眼前的形势,表面上看的确是重归平静,眼看着的和平来得很容易。可实际上,这其中跟朝廷没有任何的关系,一切仰仗的都是辽东军不俗的兵力。

陈涛兵精将广,朝廷的兵力却始终捉襟见肘,没钱养兵,更加找不到合适的将领统帅。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一旦得罪了陈涛,后果极为严重。

最好的结果大概是大家一拍两散,陈涛率部返回辽东,将打下来的山西拱手让给朝廷。可这样的结果之下,别说以朝廷的能力,根本治理不要山西,无论派谁去,都极有可能会再一次触发民变,导致起义军去而复来,山西再次沦丧。就单说那些被陈涛逼回陕西,逼去四川,就地打散的原本的那些起义军,也绝对会趁着陈涛的离去而卷土重来。

如果说这样,都是最好的结果。那么,不好一些的结果,就是朝廷完全无法承受的了。

众所周知,陈涛早有反叛的心思,也有反叛的能力。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差的仅仅是一口气而已。如果让他找到合理的反叛理由,他必然立时反叛。朝廷如此羸弱,连在陈涛面前不堪一击的起义军,朝廷都根本不可能战胜,只能任由其肆虐在京师枕侧。可想而知,如果陈涛真的反叛,那个时候,对于朝廷来说,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