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三十三章:不同(1 / 2)

作品:大明军侯|作者:话凄凉|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0-12-28|字数:2038字

杜宪光不是讲武学堂出身。

他也是险山镇的老班底,但却是世职军官出身,没有经过讲武堂,而是按部就班的跟着部队的扩编往上升。

因为不是讲武学堂出身,没有一毕业就在一线作战部队这样的待遇。他这么多年来,始终都在类似于巡防部队之类,没有什么机会打仗的地方混日子。本身又不算优秀,没有什么调岗的机会。

所以,这么多年,居然也能够蒙混过关,始终没有被剔除出去。

俞泰当初要调人补充这个统领位置的时候,自然是最优先考虑了他的。只不过,在看到他毫无花样儿可言的履历之后,就不禁大摇其头。

这样的人,只能当太平兵!做不了大事!

也正因为如此,曹文诏才获得了机会。他们团长阵亡,他正好递补,代理团长,也获得了被遴选的机会。因为是讲武学堂出身,而本身履历丰富,战绩、风评也都还不错,所以才最终得以越级上位。

两个人自然是有矛盾的,而且,这矛盾还不算小。

曹文诏听了杜宪光的话,笑了一声,转回身来,对杜宪光说道:“杜参谋长,俞将军指名要我来担任这个南路巡防部队统领,我总不能让俞将军后悔自己的决定吧?我这才刚刚走马上任,还什么都没有做呢!这就要向俞将军求救,那怎么能行啊?”

杜宪光争辩道:“难道在曹统领你的眼中,我南路巡防部队这么多的弟兄的性命,都还不如你和俞将军两人的颜面重要吗?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能做好就是能,不能做好就是不能。爵爷三令五申,要我们谨慎行事,你难道连爵爷的教诲都忘记了吗?”

杜宪光知道,曹文诏这样的讲武学堂的学兵,从来都是眼高过顶。

他们对自己这样的老派军人,是很瞧不起的。自认为在学堂里面学了一遭,就与老派军人泾渭分明,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杜宪光知道他其实心里头瞧不起自己,这才把陈涛搬出来压他。

曹文诏在听杜宪光提起陈涛的时候,就下意识地立正,站直了身子。虽然没有陈涛本人在面前,却也是一副恭聆教诲的模样。

杜宪光看得不禁眼神中带着鄙夷,心道这些学兵就是会装模作样。他就不相信,谁会对一个不在面前的人表现得如此恭敬!离着八竿子远还拍马屁,真是不成体统!也不知道上头怎么想的,居然就喜欢用这些虚头巴脑的学兵。

曹文诏静静听着杜宪光把话说完,这才说道:“爵爷的教诲,做学生的自然是片刻不敢忘却。想当年,山西闹饥荒,我全家丧命,只剩下我带着年幼的侄子逃到辽东来讨生活。多亏了当时讲武学堂正在招募第二期学兵,靠着学堂的补贴,还有当初爵爷给的荣军政策,我和我那年幼的侄子才得以活下来。如今,我得以学成,正该报效爵爷当年的活命之恩。我的小侄今年虽然刚满十五,我也叫他从了军。杜参谋长,我说这些,不是向你炫耀什么。也不是要说,我曹文诏对辽东军,对爵爷,有多么的忠诚。我只是想要告诉你!我曹文诏这条命,是爵爷给的。对旁人,我尚可存着私心。可是,对爵爷,对辽东军,我是绝无私心的!我不会为了一己私利,占着位置。更不会为了贪功,而白白葬送辽东军的任何一名士卒!”

杜宪光听了他的话,心中不以为然。

什么不为一己私利?什么不贪功?

当官儿的哪有不贪名利的?偏就你曹文诏是圣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