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四十六章:教育(1 / 2)

作品:大明军侯|作者:话凄凉|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0-12-28|字数:2034字

安顿好了父女二人,陈涛的目光又转向了刘闯,问他道:“你之前说你是童生,在哪里读书啊?”

“回大人!学生是自学的!”刘闯回答道。

这倒是让陈涛很是惊讶了,一个年纪轻轻的孩子,居然还是自学?他摇摇头道:“你父亲连读书都不肯花钱吗?”

刘闯盯着陈涛看,陈涛点点头,自己也觉得是问了句蠢话。就以他爹那种视财如命的性子,怎么肯在教育上付出呢?

他想了想,说道:“我大明自来重视教育,敬重读书人,各府、州、县皆立社学,以开启民智,教诲蒙童。但如今看来,却是白白浪费了工夫,在辽东,更是没人重视。今日既然遇到这个事情,我就设立一个规矩!自即日起,筹办崇文学社,此事,由……耿荣祥,由你的政治科派员督促、选派蒙师。务必做到,两年之内,险山辖下,所有年满八岁的孩童都必须入学读书,两年期满,方准毕业。”

耿荣祥当即答应道:“是,卑职遵命。”

陈涛继续说道:“我知道,在外百姓,你们之中有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以为自己的孩子穷苦出身,就不应该读书,而应该早早的种地、学徒。此言大谬!往大了说,不读书则不知礼!往小了说,对于穷苦人家而言,读书 ,是孩子改变穷苦生活的唯一途径!你种了一辈子地,你爹、你爷爷,都种了一辈子地。吃了几辈子的苦,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因为读书而改变命运吗?我还知道!你们担心,浪费工夫,更担心,学费昂贵。我告诉你们,这都不是问题!”

听陈涛这么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陈涛满意地笑了笑,继续说道:“我设立崇文学社,师资力量,都是我幕僚室第二处的政治科下设教育股来出,经费,也由此处拨款。凡适龄孩童入学,学费、书本费、杂费,一律不收。中午,还提供一餐免费的午饭,为期两年。毕业之时,进行统一考核。我将在每个军堡,设立一所崇文学馆,凡考核成绩可以达到地区前三的孩子,还可以享受三费全免的待遇。排名前十但未入前三者,这些费用由学馆补贴一半。但不要以为一次考试就可以决定命运,崇文学馆学制四年,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调整免费、补贴的人选,对于优异者,还有各式的奖励金可以领取。崇文学馆毕业之后,进行统一考试,成绩优异者,可以入险山崇文学堂。险山崇文学堂,一应待遇,全部仿效险山讲武学堂。毕业后,安排在军中任文职。这就相当于是跳出了农宅,当上官儿了!各位,考科举,可没有这么容易啊!”

百姓们交头接耳,频频点头,显然,对于陈涛所说的事情,是极为感兴趣的。

当然,陈涛刚刚是扔了一颗红枣出去,他们尝到了甜头,自然觉得好。但光是甜头,却未免让人觉得力度不够。

所以,等他们议论得差不多了,陈涛才又说道:“当然了,我对你们好,你们也得让我对你们好才行!我纸袋哦,有一些人,即便我磨破嘴皮子,还是认死理。没关系,荣祥啊,以后,照我说的办。凡查到适龄孩子未能按时入学的,每月上门提醒一次!第一次,好言相劝;第二次,阻挠孩子上学者,重打十军棍。若再一再二还不听劝,从第三次开始,每次加收其两钱银子,没有银子,拿东西抵债!没有东西,拿住的房子抵债!实在是什么都没有,就直接抓人入狱!误我教育大事者,其罪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