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6章 羞辱(1 / 2)

作品:世家|作者:尤四姐|分类:其他类型|更新:2022-03-19|字数:9992字

她带着人去王府换牌匾的时候,府里管事的迎出来打千儿,说:“佟大人辛苦了,这大冷的天儿……”慌忙叫人接手,又打探着,“听说我们爷当皇上了?”

颂银淡淡嗯了声,示意他看匾,“瞧见没有,往后这儿就是宫了,不做赏赐之用。”

管事太监向天参拜不迭,“哎呀我的娘,我是伺候过万岁爷的人了,我们家祖坟上长蒿子啦,我得回家上香去。”又两手合什对颂银拜了拜,“多谢小佟大人了,您请进吧,奴才给您敬茶。”

颂银笑了笑,进门抬眼看,亲王府第,原本覆绿琉璃瓦,眼下要抬高规格,照紫禁城内宫殿形制来,换黄琉璃瓦,刷红墙。她负手说:“我今儿是先来瞧瞧的,眼下宫里大年是过不成了,得等大行皇帝梓宫先运上景山。出了正月吧,等天放晴,这儿的门墩儿瓦片全要换。你收拾出围房,该筹备的东西先筹备起来,工匠别问,由掌关防处派遣,另置一个地方做伙房,预备伙食就成。”

管事的点头不迭,引她上里边去,才到檐下就听两个打扫的丫头窃窃私语,“主子爷当皇上了,咱们府里两位侧福晋怎么册封?谁当皇后?谁当贵妃?”

另一个说:“也没定规的,谁说当了皇上就得马上册封皇后呀?那两位侧福晋主子都不喜欢,迎进了府一回都没留宿。我看东边福晋已经着人收拾了,只等着爷颁旨就进宫当娘娘呢。依着我,反而是两位格格更像那么回事儿,没准都封妃也不一定。”

“主子爷喜欢谁?外头不是还有一位女官呢吗,就是上回进来主持堂会那位。”

“那位的出身,就咱们来看天一样高,可要当皇后……”

那两个丫头是背对着殿门说话的,也没料到她会来,私底下议论本不触犯什么,可是遇上了就不好了。管事的大声咳嗽警示,那两个丫头回身一看,吓得脸色都变了,忙蹲安道吉祥,嗫嚅着:“奴才们……”

颂银没往心里去,负手四下看看道:“嘴上留神,要是主子命你们进宫,自有尚仪的姑姑教授你们。今时不同往日了,你们是主子潜龙邸伺候的人,出了差池罪更重。”迈进门想起什么来,又补充,“立后是关乎社稷的大事,非内阁、军机重臣不得妄议。有个罪名叫妄揣圣意,要拔舌头、杖毙的。下回再想多嘴时想想我今天的话,命只有一条,别用错了地方,死到临头才知罪就来不及了。”

那两个宫女跪下只顾筛糠,哆哆嗦嗦说:“谢谢佟大人提点,奴才们谨记在心,下回再不敢了。”

她一摆手把人打发了,仰脖看房梁上的格局,和如意馆的画师商议藻井应该怎么加,好描下工笔小样来,呈御前请圣躬御览。正计较是用双井套叠还是大莲花,听见身后有花盆底的笃笃声,回头看,一位素装美人摇曳而来,颂银认得她,是热河总管尚琇的闺女。虽然宫里正治丧,因豫亲王龙飞御极,豫王府的喜自然大过悲。侧福晋的孝不那么重,穿月白的琵琶襟坎肩,摘了耳坠子和首饰,鬓边垂下一缕头发,拿白绒线裹着,到了她跟前上下打量她,就那么端着,等她行礼。

颂银欠身纳了个福,“给董福晋请安。”

她大概对她极度不满,几乎是拿鼻子眼儿瞪人的,声音听上去也怪得很,“小佟总管,我们爷在宫里三天了,这会子怎么样了?”

颂银道:“主子爷才登极,这程子事忙,等忙过了,自会接福晋们进宫的。”

董福晋哼笑一声,“那这两天又得多承小佟总管照应了,您可真勤勉呀,伺候主子伺候得滴水不漏,想必这回也是得心应手吧?”

颂银抬眼看她,明白她是在捻酸,因为豫亲王大婚当夜一夜未归,后来又传出在她那里过夜,所以又是滴水不漏又是得心应手,绵里藏针,想尽法子刺痛她。

她有时候不懂,为什么有些女人这么凉薄,不知进退。也许新婚丈夫流连在外是对她们的羞辱,但不问青红皂白发作,实在是失德。当初福晋的人选是她提议的,好歹算半个大媒,如今出息了吆五喝六,三句不对立起眼睛就骂人,所以有的人是不能帮的,没有感恩的心,计较的永远是自己的得失。

她缓缓叹口气,告诉自己要忍耐,这天下已经是他们的天下,她不能得罪的人不过换了一拨,她还得这么卑躬屈膝着。

她垂手道:“伺候主子是我份内,不敢在福晋跟前邀功……”

董福晋轻轻一笑,“邀功?您邀的哪门子功呢!您不是一直在观望吗,主子爷如今即位了,您再不使把劲儿,可就要落于人后了。我曾听说过您和容大人的事儿,您究竟爱哪个呀?天下爷们儿可以三妻四妾,可惜女人不能够。要不就冲这霸揽的手段,两个都留下才好呢,是吧,小佟总管?”

颂银气不打一处来,这么阴阳怪气的声口真叫人恶心。有些气受得,有些气受不得,她蹙眉扫了她一眼,“董福晋这话太难听了,您往后是宫妃,得顾全皇家的脸面。我爱谁不劳您费心,您只要博得万岁爷欢心,改天给您晋个高位就成了。我记得当初万岁爷问我,说你瞧谁适合当福晋呀,我可举荐了您,要不您这会子还在贵太妃跟前当女史呢!至于您说的使把劲儿,我没有攀龙附凤的念头,您可别激我。万一激得我真动了心思,到时候挡了您的道儿,那多不好意思的。”

董福晋勃然大怒,“你给我做大媒,我谢谢您了!您挡我的道儿?您不是一直挡着呢吗,敢情您自己不知道?”

她一脸无辜,“我还真不知道,您瞧您现在马上就要当皇妃了,还这么烈的气性儿,在宫里可不是件好事。我劝您一句,看开些,往后万岁爷的后宫且要扩充呢。一个皇帝身后几十个妃嫔是常事,您这么计较,日子还过不过了?”

“我知道皇上要人充后宫,这事儿也不和你相干,轮得着你来劝诫我?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身份!”

颂银最讨厌别人开口闭口身份,况且佟家如今已经抬了籍,早就不是包衣了。董福晋这几句触了逆鳞,她冷笑道:“怎么不和我相干,我手里抓着内务府,开春二月选秀的时候又到了,我不光给您保大媒,我还给别人保呢。您还是煞煞性儿吧,佟家是内务府,您阿玛在行宫当总管,认真论,是内务府旗下人。您和我谈身份,谈不上!”

每个人都有短处不愿被人提起,提起了是羞辱,会恼羞成怒,会热血冲头不管不顾。董福晋出身原本就不算高,阿玛初秩五品,后来改为四品,到现在不过和颂银平级,她来呲达颂银,是自取其辱。可即便如此犹不自知,仗着豫亲王登极,觉得自己要飞上枝头了,斗大的胆儿上来要动手。扬起一巴掌被格开了,颂银自小学布库,女人的花拳绣腿还能应付。她又抬腿踢她,自己穿着花盆底,青砖上又滑,一个没站稳,四仰八叉倒地,倒下就不喘气儿了。

另一位姗姗来迟的富察福晋见状失声尖叫,一个府第里的女人,总有人心智足,有人缺根弦儿,董福晋属于后者,富察氏属于前者。董氏明刀明枪上阵,里头也有她的功劳,天天在耳边上念秧儿,挑唆得她怒火烧心,等颂银送上门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想寻衅出口恶气。结果没打着人,把自己先弄趴了,有意晚到的富察氏因此渔翁得利了,见董氏倒地,她大喊起来,“了不得了,出人命了!”

众人都慌,乱哄哄找太医,把人抬进了殿里,那位富察福晋一面叫妹妹,一面回头对颂银道:“董福晋年轻,说话有得罪之处,佟大人看在万岁爷面上应当海涵。她是有位分的人,您怎么能这么对她呢!”

颂银起先也心慌意乱,毕竟出了事,大家脸上都不光彩。可听富察氏这么一说,反倒冷静下来,这就是女人们的心机,一个豫亲王府,目下不过两位福晋就这么闹法儿,一座皇宫几十的嫔妃,要是进去了,又是怎样的勾心斗角?她不愿意平白受这个冤屈的,只是暂时得先瞧董福晋的情况,这时候死了,不管怎么样都没她的好处。幸亏府里太医善诊治,拿银针在人中和虎口上扎了几下,她猛地一颤,倒上气来了,众人说好了,醒过来就好了。

然而醒过来,一睁眼睛骂不动,那眼神恨不得插她几个窟窿。颂银放下袖子拂了拂衣裳,转头对王府管事的和如意馆笔帖式道:“你们预备着,回头万岁爷恐怕要传,把刚才的来龙去脉一字不减、一字不添地回禀上去。董福晋是有身份的人,先前这样真吓我一跳。我有罪过,我去找皇上请罪,两位福晋筹备着吧,随时会有册封的旨意过来的。”

她不愿意再逗留,这事够她恶心个三天三夜了。她和新君算不得有瓜葛,莫名其妙被他的福晋羞辱了半天,最后她还得认错,为这事负荆请罪,究竟是为了什么!

她自己坐在轿子里,转不过弯来,掖着帕子不停擦泪。进了东华门先回内务府,她阿玛一看她蔫茄子的样儿,手上筹备的登基大典撂下了,先来看她,驱身问:“闺女,怎么了?”

她哽咽着说:“我今儿造了口舌业,险些害了一条性命。”

述明目瞪口呆,“就出去半天,怎么闯祸了?你骂街了?造什么口舌业?”

她把豫王府发生的事和阿玛说了,抽抽搭搭道:“找我撒气,犯不上,我又不和她们抢男人。有本事看好爷们儿,别来祸害我才好。幸亏活过来了,要不我罪过可大了。”

述明对插着袖子感慨,“瞧瞧,低人一等就得被压死。人家是侧福晋,再坏也是个嫔,除非你当皇后,要不她们就能整治你。”

她站起来挺腰,“我苛扣她们的用度,我得报复她们。”

述明看着闺女摇头,一向厉害在嘴上,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这会子厉害,真到了那时候又自己劝自己,说算了,过去就过去了吧,永远学不会怎么挤兑人。

“什么都不说了,你差点儿害死人家的福晋,登门请罪吧。自己伏法比被人揭发好。”

她磨磨蹭蹭往门上走,“我……有点儿怕,不想见他。”

述明说:“要不怎么办呢,我陪着一块儿去吧。”

她一听高兴了,“还是我阿玛疼我。”

述明兜天翻个白眼,“您往后别拿我那淡巴菰随便送人,我就谢谢您了。”

原来他还记挂着如意馆孙太监送的那瓶鼻烟,因为给了容实,他当时不说什么,小心眼儿其实一直没忘记。颂银叹了口气,“回头我给您淘换一瓶赔您。容实也不爱鼻烟,就是我送的,他特别爱惜罢了。”

说起容实她就满脸的柔情,自己没察觉,她阿玛全看在眼里。背着手长长呼出一口云雾来,“那小子,九成有点儿傻。那天遇见我问好,问老太太好、太太好、叔婶好、桐卿福格一众兄弟姊妹好,连咱们家的画眉鸟儿都问着了,可太周到了。”说着又发笑,“真是个实心眼儿。”

娶媳妇的时候低声下气都是应该的,颂银想起他的样子,心里就柔软起来。抬头见军机处到了,忙敛神站定,请太监进去通禀。没隔多久就见有人出来,却不是传话的太监,是今上本人。

父女两个肃容行礼,“给万岁爷请安。”

他点了点头,“起喀吧,有事儿?”

颂银看了述明一眼,支吾着不知怎么说才好,述明想了想道:“臣教女无方,颂银今早奉命上王府筹措建宫事宜,遇上了府里侧福晋,两句话不对起了冲突。侧福晋动手打颂银,是颂银的不是,没有挺腰子挨打,侧福晋打空,脚下不稳摔倒,险些没酿成大祸。臣到如今都后怕,等她回宫,即带她来给主子爷请罪,请主子爷责罚。”

述明说着,颂银已经跪下了,叩首道:“奴才有罪,甘愿引咎辞官,以赎前罪。”

述明那一串话基本都是在给闺女开脱,颂银呢,到最后借题发挥,想趁机辞官回家等着嫁人。皇帝瞥了她一眼,他穿着龙袍,肩挑日月,难道依旧收不住她的心吗?天色凄迷,他心烦意乱,转头对述明道:“她虽在你手底下,却早已经独当一面,到朕跟前请罪,还要你跟着?你回去,朕有话要和她私下说。”

述明应个嗻,呵着腰两手低垂,马蹄袖掩住了双手,却行退到一旁。偷偷掀起眼皮看,见他伸手拉颂银,那不知死活的丫头往后缩了缩,躲过他的接触自己站了起来。述明闭上了眼,心头鼓声大作,暗暗哀叹,这不开窍的,别得罪了圣躬,回头全家遭殃。

好在皇帝并不生气,收回手负在身后,转头往南书房去了。军机处人多眼杂,不是谈感情的地方,这回应该郑重和她商量商量以后的事了。

正大光明殿里乌压压的守灵人跪着,从乾清门上望过去一清二楚。他迈进门槛驻足看了会儿,回头又瞧她,她低眉顺眼跟在身后,他突然兴起一种希望来,要是一直让她绕着他转,其实也很好。

他脚下慢慢蹉着,她亦步亦趋跟随,他低声问:“和你起冲突的是哪位侧福晋?”

颂银说:“是董福晋,富察福晋其后赶来,没有公道话,净忙着敲缸沿了。”

她的语气怨怼,有种告状诉苦的味道。他喜欢她这样的语气,仿佛他们的心贴着,她愿意像对待容实那样,发发牢骚,说说她心里的苦闷。

他嗯了声,“你管她们做什么,都是无关紧要的人。”

颂银有些意外,抬眼看他,他负手前行,肩上披领镶紫貂,昂然舒展着,像张翅的海东青。正不知怎么回话的时候又听他说:“你这人嘴上不爱让人,究竟说了什么,惹得人家要打你?”

她红了脸,“是奴才口舌造业了,那些话……不提也罢。”

他牵唇笑了笑,其实是什么,她不提他也知道。只是想听她多说几句话,便装不知情罢了。他迈进南书房,把里头侍立的人打发出去了,站在一个外人看不见的位置上替她打帘,让她进来。

颂银躬腰说不敢,自己接了帘子闪身进门,听他又道:“你不对朕说清前因后果,叫朕怎么判?过两天侧福晋就要宣进宫,回头封赏,指派寝宫,碍于面子,必定要向着她们的。你早早儿告诉朕,朕才好主持公道。”

她嗫嚅了下道:“也没什么,还是因为您大婚当夜去向不明了,福晋们对我有不满。再者……说我霸揽得宽,要不是女人不能三妻四妾,我把两个都收了房多好……”

她说到最后冷汗淋漓,他却扑哧一笑,“这位侧福晋有意思得紧,真敢说话啊!你呢?又说了什么,叫人忍不住动手。”

她咽了口唾沫,“我说……您该操心怎么让皇上给您晋高位,还有她阿玛的官职和我一样是四品,她还让我瞧瞧自己的身份。我不服气,觉得这话不当她说,就呲达她了……臣有罪,您惩治我吧!”

她什么都说了,只有那句别激她,万一动了心思,到时候真打算挡人道儿的话,她始终绕开不提,叫他有些失望。

他坐在案后点头,“朕心里有数了,这事儿到此为止,既然没出人命官司,就没什么要紧。你来见朕,就只为这事?”

她歪着脑袋琢磨了下,“还有给万岁爷道新禧,明儿就是大年初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