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17章 尘埃落定(1 / 2)

作品:这太子不当也罢|作者:扬镳|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10-20|字数:4100字

“你也可以选择房遗爱啊。”李牧不遗余力地推荐自己的爱将:“昨天他可谓是语惊四座,国子监的学生们,都把他当成是偶像呢。”

“他?”高阳公主想了想,还是摇头,道:“那个莽夫长得那么高,那么壮,我要是嫁给了他,还不得被他欺负死了。上次在文学馆,他把我抗回了宫里,痛也痛死我了,一点怜香惜玉的心都没有,和他过日子,肯定是不成的。”

“而且……”高阳公主有些担忧道:“听闻他的母亲裴氏,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人物,我若是嫁过去了,万一被欺负了怎么办?”

李牧一听这话,心里暗道有门儿。要是压根没考虑过房遗爱,她怎么会想这么多?

“你想多啦。”李牧宽慰道:“那裴氏再怎么跋扈,也分面对的是谁。你可是皇室公主,她胆子再大,敢惹你么?你若嫁到了房家,上上下下的都得供着你,谁敢惹你啊?”

“是么?”高阳公主有些不信,道:“可是母后说,要相夫教子——”

“那是母后管教你呢,不一定非得都听话的。”李牧再加一把劲儿,道:“你想想这几个人,难不成你要选长孙冲啊?”

“那是肯定不行的。”高阳公主赶紧摆手:“长孙冲……哈,他绝对不行。”

“所以么,还是房遗爱。”李牧循循善诱,道:“房遗爱再怎么说,还有你哥管着呢,有我在一天,他都不敢惹你一点儿。”

“嗯……”高阳公主还在犹豫,但是态度已经没有那么坚定了。其实她也知道,自己的婚姻,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她也没想多抗争,只是想选一个合心意的也就罢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房遗爱么,感情谈不上,爱情更谈不上。但是如果说夫家的地位等等这些外部条件,好像确实也还可以。

拿长孙冲来对比,夫家的权势。长孙无忌是要胜过房玄龄一线,但是房玄龄身为大唐的实质宰相,实权不比长孙无忌弱。而且有的时候,长孙无忌因为避嫌的关系,很多事情还不敢涉及,在这方面不偏不倚的说,两家算是打了个平手。

再说未来的生活方面,虽然都是驸马。但是长孙家可是外戚,长孙无忌是她的舅父,这可就不那么好了。正常来讲,公主是享有特权的,也就是说,虽然长孙无忌应该给公主行礼,但是因为他是国舅,是长辈,这个礼是不能行了。反过来高阳公主还要给长孙无忌行礼。而到了房家则不然,按照规矩,房家上下一定会对这位公主礼遇有加。唯一烦恼的是那个裴氏,但李牧也说了,她再跋扈,也不敢对公主跋扈。

而到了长孙家,她就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媳妇儿,如此看来,高下立判。这一局,是房家胜出了。

还有一个不得不关注的点,就是李牧这位未来储君的态度。

房遗爱是他的爱将,他三番五次的提及,如果未来李牧登基了,房遗爱会被重用是肯定的事情。而长孙无忌支持魏王李泰的事情,就连久居深宫的高阳公主都听说了,如果未来李牧登基了,长孙氏势必会遭到打压,到了那个时候,作为长孙氏长子长媳妇的高阳公主,日子不会太好过。

兄妹之情,抵不过君王无情。身在帝王家的高阳公主,可不会相信当上皇帝的李牧,会顾忌什么亲情。

除非,未来的皇帝不是李牧而是李泰。但这种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相比李牧展现出来的本事,小胖子李泰显得像个孩童。

正说着话,宾客都到齐了。

李牧作为太子,这种常何,自然是不用他亲自主持的,自有宫人来安排,很多参加‘party’的王公子第,都没有资格近身。能有资格敬一杯酒的,至少也得是六部尚书之子的级别的。

大家都非常熟悉,因为在崇文馆的时候,多数都是同学,没什么隔阂,规矩也没那么多。

酒过三巡,到了决定命运的时候了。李牧看了高阳公主一眼,道:“诸位,酒且先停,莫要忘了今日的正事儿。”

李牧笑呵呵站起来,道:“近日来轰轰烈烈的选婿,今日就要决出个胜负了。四位进入最终决选的才俊,也都在现场。今日的命题人,正是孤的妹妹高阳公主,问题只有一个,你们各自写下对高阳公主的心迹,简单来说,就是一封求爱信。谁写的好坏,并不重要,高阳看得上眼,才最重要。毕竟感情之事,讲究一个缘分。”

“故此,今日无论最终花落谁家,也没有输家。能走到这一步的,都是大唐的俊彦。父皇说了,必有赏赐,各位可听明白了?”

长孙冲第一个说道:“殿下,我听明白了。”

房遗爱与众人也道:“我等明白了。”

“好!”李牧说了一个好字,拍了拍手,自有宫女为众人送上文房四宝。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自有文字的那一刻起,求爱的语句就从来也不缺乏。能走到今天的四个人,没有一个文盲,就算是房遗爱,基本上的文笔也是有的,写一封信,不在话下。

刷刷点点,不到一炷香,四个人的求爱信都写完了。装入信封,呈了上来。自始至终,高阳公主都没有避讳躲开,在唐朝,男女之防没有后世那么夸张。高阳贵为公主,自然落落大方。

当着众人的面,高阳把求爱信看了。旋即拿起朱笔,在一封信上面点了一下,随后交给李牧,人已转过屏风,回自己寝宫去了。

今日选出了人,也不代表会马上结婚。公主结婚,繁琐至极,从开始定下来到最终成婚,没三个月下不来。

李牧接过信封,嘴角微微翘起,他展示给众人看,道:“最终得高阳公主青睐者,乃是房相次子房俊房遗爱。待孤禀明父皇,不日自有礼部官吏跟进此事。”说罢,他举起酒杯,道:“诸位,请一杯,恭喜恭喜。”

“恭喜房公子。”

“贺喜房将军。”

最终的结果,并没有非常出乎意料。除了长孙冲略微有些失落之外,另外两个入围者甚至满面笑容。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没什么可能,反而是对李世民给的封赏非常感兴趣。

毕竟一路走来并不容易,若能凭此得个一官半职,那也算是值得了。